dbj13-xx-20xx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福建标准内容摘要:
组合时,作用于任一单桩的水平力。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桩基,当满足 《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l第 条和 规定 条件 时 ,可不进行 管桩基础抗震承载力计算。 非液化土中桩基的抗震验算及存在液化土层的桩基抗震 验算,应按《建 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有关 规定执行。 单桩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1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ak RQ () 2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公式 ()外,尚应满 足下式要求: aik RQ () 3 水平荷载作用下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Haik RH () 式中 aR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maxikQ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最大竖向力; HaR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4 当缺少单桩水平荷载试验资料时 ,可按变形控制采用 ()式估算管桩基础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oaxcHa xV IER3 () 式中 cE —— 管桩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I —— 管桩横截面惯性矩; oax —— 管桩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xV —— 管桩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按表 ; —— 管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5 0IEmbc 式中 m —— 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可按表 ; 0b —— 管桩桩身计算宽度( m) , )( db d —— 管桩外直径。 表 管桩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xV 桩顶约束情况 桩的换算深度( )l xV 铰接 固接 表 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值 序号 地基土类别 m 值( MN/ )2m 相应桩顶面处的水平位移( mm) 1 淤泥,淤泥质土 ~ 10 2 流塑( )1LI ,软塑( ) LI 状 ~ 10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粘性土,松散粉土,松散粉细砂,松散或稍密填土。 3 可塑( ) LI 状粘性土,稍密粉土,中密填土,稍密细砂。 ~10 10 4 硬塑( ) LI ,坚硬( )0LI状粘性土,中密或密实粉土,中密中粗砂,密实老填土。 10~22 10 注: 当桩顶位移大于 10mm, m 值宜适当降低;反之,可直适当提高。 当水平荷载为长期荷载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 后采用。 需要进行地震作用效应设计的桩基 计算 应 符合下列表达式 : 1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ak RQ () 2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公式 (5. 2. 5— 1)外,尚应满 足下式要求: aik RQ () 3 水平荷载 作用下: Haik RH () 单桩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管桩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得少于桩总数的 1%,且不得少于 3 根;对桩总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得少于 2根。 单 桩的荷载试验,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附录 Q进行 2 在初步设计时和对管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按下式估算: isiapppaa lqUAqR ( ) 式中 aR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paq ——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siaq —— 桩第 i层土 (岩 )的侧阻力特征值; pA —— 桩底端横截面 面积 ( 桩 尖水平投影面积);当采用开口型桩 尖时 ,按封型口桩尖计算水平投影面积 pU —— 桩身外周边长度; il —— 桩穿越第 i层土 (岩 )的厚度;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决于桩的材料强度、截面刚度、 入土深度、土质条件、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应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 必要时可进行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管桩基础设计等级为甲、 乙级的建筑物, 应 通过现场单 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20 第 5 章 关于单桩 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的规定; 2 在初步设计时和对管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可按下式估算: 1)单桩或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pkisiaipta GlqUR () 式中 taR —— 单桩 抗拔 承载力特征值: i — — 抗拔系数 ,按表。 siaq —— 桩第 i层土 (岩 )的侧阻力特征值 ,按本地区实测值取值 ; pU —— 桩身外周边长度; il —— 桩穿越第 i层土 (岩 )的厚度; pkG — 单桩自重标准值,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浮力。 2)承受拔力的管桩基础,应按下式验算单桩抗拔承载力: taRQtk () 式中: tkQ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时的单桩竖向抗拔力; taR—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3)当群桩整体破坏时,假定群桩沿外围周边破坏: pkisiailta GlqUnR ,1 () 式中 lU —— 群桩外周边长度; pkG, —— 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标准值除以桩数,地下水位应扣除水浮力; n —— 群桩中的桩数 表 抗拔系数表 土 (岩 )的类别 抗拔系数 ^。 值 粘性土、粉土 ~ 砂土 ~ 强风化岩、花岗岩残积土 ~ 桩身结构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 1 桩轴心受压时 pccc AAfQ ( 1) 式中 cQ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A —— 桩身横截面积; cf —— 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在复核地震作用时,桩的承载力在轴心受压时可提高 25%,在偏心受压时可另外再提高20%。 即偏心受压的桩,其允许承载力可增加 50%。 2 桩轴心受拉时,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单桩竖向 抗拔 承载力设计值 ctQ 应取式()或 () 计算和 ()计算的较小值。 1)对于严格不出现裂缝的桩基: AQ pcct () 对于一般不出现裂缝的桩基: AfQ tpcct )( () 式中 ctQ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单桩竖向 抗拔 承载力设计值 pc —— 桩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A —— 桩 身横截面积;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tf —— 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2)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管桩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 对于其它一般的建筑:管桩接头可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wtewct fhlQ () 式中 ctQ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wl —— 焊缝长度, 2/)( 21 ddlw ,( 1 d 为焊缝外径,通常取 21 dd ,2d 为焊缝内径,通常取 1222 dd , d 为管桩外径); eh —— 焊缝计算厚度, She ( S 为焊缝坡口根部至焊缝表面的最短距离,通常取 12mm) wtf —— 焊缝抗拉强度设计值,取 170Mpa。 3)当管桩不用桩身预应力钢棒做抗拔筋而用内孔填芯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抗拔桩的受力钢筋时,应按( )式验算填芯混凝土的长度和( )式计算填芯混凝土处的抗拔受力钢筋。 mnctUfQLa ( ) ycts fQA ( ) 式中 aL —— 填芯混凝土的长度,不应少于 ,且采 用微膨胀混凝土; nf —— 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宜由现场试验确定,当 缺乏试验资料时, C30的微膨胀混凝土nf 可取 ; mU —— 管桩内孔圆周长度; sA —— 管桩内孔受拉钢筋面积; yf —— 拉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3 桩身受弯作用时: mRM ( ) 式中 M —— 相应于荷载效应 基本 组合 时,作用于单桩的弯矩设计值; mR —— 桩身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当桩身不允许裂缝 出现时,可按桩身抗裂弯矩除以 1. 2确定;当桩身允许裂缝出现时,可按桩身极限弯矩除以。 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基础应进行沉降验算: l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2 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桩基; 3 摩擦型桩基。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条形基础下不超过两排桩的桩基、吊车工作级别 A5及 A5以下的单层工业厂房桩基(桩端下为密实土层),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当有可靠地区经验时,对地质条件不复杂、荷载均匀、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端承型桩基也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桩基的计算最终沉降量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并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第。 管桩基础设计时,可结合地区经验考虑桩、土、承台的 共同工作。 5. 3 构造要 求 管桩顶的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对承压桩,灌注深度不得 小于 2倍的桩径,且不得小于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房商 网 海量房地 产资 料下 载 ; 对抗拔 桩,灌注深度应按 (式 )计算且 不应小于 ; 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 C30, 且应在填芯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 管桩与承台连接时,桩顶嵌入承台深度应不小于 50mm, 伸入承台内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对于承压桩,可利用桩的纵向钢筋或另加插筋锚入承台 内。 当采用桩的纵向预应力钢筋直接与承台锚固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50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500mm。 当采用插筋时,插筋数量 应根据桩径选取,一般可取 4 146 25; 钢筋插入管桩 顶 填芯 混凝土长度,不宜少于 ,锚入承台内长度不 应 小于 钢筋直径( 级钢)的 30倍和 钢筋直径( 级钢和 级钢) 35 倍 ; 2 对于抗拔桩,当采用插筋时,其数量 应按 ( )式 计算确定, 且钢筋沿桩周围均匀布置,钢筋伸入管桩内的长度应同填芯混凝土灌注深度,且不宜少于 米;锚入承台内长度不应小于 40倍钢筋直径。 当采用桩的纵向预应力钢筋直接与承台锚固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150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1500mm。 当地下水或土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时,采用 PHC类管桩,壁厚不应小于 125mm,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 当地下水或土对混凝土腐蚀性等级为中等腐蚀时 ,桩孔中应灌满强度等级不低于 C35的微膨胀混凝土,且桩表面应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保证桩基的耐久性。 当地下水或土对钢材有弱 腐蚀时,可按年腐蚀速率 考虑接桩焊缝厚度和端头板厚度,焊接时应将端板周围的 U 型焊缝接口焊满,焊缝内应无焊渣且表面光滑。 腐蚀性等级为中等腐蚀时,不应采用焊接接桩。 管桩的接长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 3个 ; 2 桩的接头抗弯性能不得低于桩身的极限弯矩值; 3 管桩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 ,否则应进行 强度和刚度验算。 桩尖的选用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桩尖 一般 分为开口型 钢桩尖和闭口型钢桩尖,其构造和材料详见设计或福建省标准设计图集。 6 管桩基础 施工 6. 1 一般规定 管桩基础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l 拟建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资料; 2 拟建场地周边环境的有关资料; 3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4 现场或其他可供参考的试桩资料 或 附近类似桩基工程的经验资料; 5 管桩的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 管桩基础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图纸,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2 场地完成三通一平、排水畅通,并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 3 处理场内影响管桩施工的高空及地下障碍物;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或 管桩施工专项方案; 5 设置高程控制点和轴线定位点。 6 选定进场的打桩设备,其性能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 7 对桩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 及 安全交底。dbj13-xx-20xx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福建标准
相关推荐
D T1 LD 1 LD 2 O N B Z1Batt eryJ6 J1 J2 J3 J5J4RL1RL2RL3 12 选择跳线 NSL 系列控制器有 3 组功能不同的跳线,跳线功能明细参考如下: 跳线 JP1(下图粗线部分) 跳线 JP1 为存储器电池跳线,通常要短接。 若将跳线拔去,则无法在失电情况下保存控制器内的信息。 BATJP1RS485RS232O V 5V C K 2 D T2
范围和使用性质存放、堆卸建筑材料和机具设备,并设置高于 1m 的围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5 临建设施 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分开设置,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保持安全距离;办公区、生活区的选址应符合安全性要求。 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禁止设置员工宿舍。 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仓库、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建设施。
S)教案 1集散控制系统( DCS)自 编 教 材 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2020年 7月 16 日目 录第一 章:概论 81. 3分散弄砾翰谋斤免母扫热虚五官搏负讲迪磁其琐划拭矾撩肩拖姆宣轨禹赢址循塔黔锁泪缔雌脓夺咸棚琐水甸羊杯肚磨律媳察愁串佯喉沙拘烃玛际遵秤漱 一、 按能源类型: DCS教案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集散控制系统( DCS)教案 1集散控制系统( DCS)自 编 教
17 紧 急 报警 装置 收 取 、 存 放 现 金 、 有 价 票 证 、 财 务 室 、 金 库 等 场 所 部位 应设 18 生 产 、 存 放 、 经 营 金 、 银 、 珠 宝 和 重 要 物 品 的 库 ( 房 ) 场所 宜设 19 出 入 口 管 理 系统 单位出入口、 主 要通道 (含自 动 扶梯口、 各 楼层电梯口 )、内 部 礼 堂 、 在 用 地 下 空 间 、 汽 车 (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41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