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面与垂直检测位置。 提出各种指标的检测时间、标准要求、施工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试验前应 根据试验内容编制原始记录表格。 测试仪器、设备等应经过检验,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观测用的所有仪器应于试验工程开始前准备完毕。 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 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合适工作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冲击压路机的数量、型号与操作机手。 落实油料供应,准备维修场地、维修工具,易损件及相应的维修 人员。 落实监测仪器设备,对各种仪器设备事先进行调试校核,确保其可靠性与准确性。 5 原始记录 不合格 不合格 合 格 合 格 常规碾压施工 检测碾压前指标 碾压高程测量 碾压实度检测 碾压作业 检测碾压后指标 碾压高程测量 碾压实度检测 检后平整 数据分析、总结 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定出路堤坡脚、护坡道及边沟等具体位置。 七、 碾压试验施工方法 压路机需要两名操作手负责设备的安全操作与保养,一名机械师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 冲击碾压试验施工流程如图 3 所示。 图 3:碾压试验施工流程图 、常规填筑施工 常规施工,即按 多遍次碾压、压实度检测等正常施工程序作业,压实系数由正常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中确定的指标控制,碾压遍数不低于正常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中确定的遍数,单层压实度检测达标合格。 常规施工连续分层填筑厚度为冲击试验拟定参数层厚后,即可进行下环节作业。 、检测碾压前指标 碾压前指标即为碾后的指标,常规压实度检测 10个点(如图 1),并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并按记录该层各点压实度,包括取点的棚号,详细位置。 初始高程检测,由专业测量队负责测量,在规定的试验段,碾压土面上布置检测 6 网,定点检测。 测量点采用钉子钉红布条标记 ,为了便于冲碾前后比较沉降收敛情况,每断面取点 3 个并按 1~ 3 的顺序作好记录。 由于只需要获得冲碾前后的沉降量数据,因此只进行相对高程的测量,照此对所有点完成初始高程测量后即可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冲击碾压作业 正式碾压试验前,各机械安排布置到位,规划好冲击压路机行驶路线,冲击碾压时应遵从“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首先冲击压路机以 10~ 12km/h的速度碾压 5~ 7 遍左右,然后速度提高至 12~ 15km/h 继续碾压。 由于冲击式压路机作业的特点是牵引式,只能前行,而且所压轮迹中波峰波谷是随着 压实遍数的递增,通过转弯时半径调整交错变化的。 本试验段碾压面宽度经测量平均为 26m,考虑运行安全,有效冲击面边线离路基填筑边界距离为 1 m。 由于有效碾压面宽度为 24 米,满足冲击机械转弯半径,冲击压路机采用回转回旋错轮法施工(如图 4所示)。 即施工过程中,压实机从试验段一端侧边起步,纵向分幅运行到试验段另一端时倒车回头,沿中心线碾压返回至该段起点端完成第 1 个回环,再调转车头至起步时一侧错轮进行第 2 个回环碾压。 错轮时外侧压实轮从第 1 回环圈道的碾压两条轮迹之间通过,依照该种方式压实轮轮迹逐步从填方路基一侧向另一侧推 进,当覆盖完试验段整个冲击面后即为一遍。 然后冲击压路机从终点又向始点返碾压覆盖过去,以同样的方式来回进行第二遍、第三遍 „„ 的冲击碾压,两个相间的车道,交错套压,直到沉降收敛,压实度满足规定要求,碾压过程中做好速度控制和遍数控制。 在进行碾压作业过程中临场总结,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后续碾压施工工艺等。 速度控制:为保证碾压质量,重要一点要严格保证冲击压路机在冲碾过程中的运行速度,速度过慢,则冲击力不足,填筑体难以得到应有的压实效果;速度过快,则可能碾压轮顶点作用于填筑体表面后迅速离开,冲击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向下层传递 ,下层的作用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