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知识总结、很全很实用、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内容摘要:
标志: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 十月革命和苏俄的建立 开端:1917彼得格勒工人起义,目标为冬宫,战舰“阿芙乐尔号” 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内涵: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继承了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中国一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1927年10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1931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有预谋的侵华) 1937—1945 国共合作抗日 抗日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对世界反法联盟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一、 新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 1954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 新时期(1978年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成就 80年代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 三、 新时期的外交 建国初期(50年代) 1954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外交策略的成熟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971年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标志: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 世界多极化趋势、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主流趋势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历史复习提纲 一20090514 23:00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二、古代中国手工业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3.陶瓷业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②宋代:景德镇“瓷都”③清代:粉彩瓷器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城市与“市”的发展(1)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④出现夜市,(2)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原因: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与意义见必修一纲要)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①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②速度更快;③运力更大;④费用更低廉;⑤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报纸:①从维新运动时起,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戊戌变法期间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起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②报刊业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 ②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互联网:中国1993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极其迅猛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高中历史人教版复习知识总结、很全很实用、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相关推荐
酸 的 物 质 的 量 也 是 ( 2) 3 2 3,64 10 8 30C A C2 13 .5 0. 08 0. 08 1 0. 3 0. 70. 30. 10. 1 10 8( A ) 10 0% 30 %30abababab???? ? ? ? ? ? ???????? ? ?设 : 合 金 中 铜 的 物 质 的 量 是 银 的 物 质 的 量 是①u 和 g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适当的措施排除离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只要排除干扰的方法得当,就可 以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①除少数几种阴离子 (如 SO42- 、 Cl- 等 )外,阴离子检验时的干扰一般比较少,有可能进行分别检验,在检验同一试样中共存的阳离子时,相互干扰则比较多,因此,在进行阳离子检验时,必须首先排除干扰,然后才能进行检验. ②由于各种阴离子之间往往会发生相互反应,因此
完全等效 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资源频道 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各种“气”汇集 (一 )无机的:爆鸣气 (H2 与 O2); 水煤气或煤气 (CO 与 H2);碳酸气 (CO2) (二 )有机的:天然气 (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 CH4) 液化石油气 (以丙烷、丁烷为主 ) 裂解气 (以 CH2=CH2 为主 ) 焦炉气 (H CH4 等 ) 电石气 (CH≡CH,常含有 H2S、 PH3
底纹 :“格式” —— “边框和底纹” —— “底纹”,应用范围:段落 将光标放于第一段段首,选“编辑” —— “替换”,输入需替换的文字和替换后 的文字后点击“全部替换” 页面设置:“文件” —— “页面设置” —— “页边距” —— “纸型” 添加页眉 :视图 —— 页眉和页脚,在页眉处输入标题 10 . 自动保存文档 单击“工具” →“选项”→“保存”选项卡;选中“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复选框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案 教科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案 教科版必修 、暴力网站不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 术学案 教科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案 教科版必修 赵军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为了使自己成为 “ 霸主 ” ,苦心研究出一个可以窃取其它网友 “ 游戏武器 ” 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