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2) 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 下有序地进行。 3) 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4) 协助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5) 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 1) 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接到工地重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 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应急救援组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2) 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同时协同现场保护好事故现场。 3) 负责协调指挥调动公司的应急救援力量,包括应急物质资源 17 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全力保障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4) 协助和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 6) 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7) 协同现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在做好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部门复检认可后,努力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 1) 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2) 项目部急救援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 事故发生时,应立即疏散人群,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 截断发生事故的区域或场所处电源,防止事态扩大。 6) 项目部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 作。 7)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事故有关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应急救援装备 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电话、无线对讲机、消防灭火器材、应急药箱、塔吊、铁撬及担架等。 18 外用药品:双氧水、红药水、碘酒、酒精、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药水、眼膏、磺胺结晶、烫伤膏、急救包 等。 内服药品:云南白药 等。 应急救援演练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演习预案,同时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内的设施、机具及消防器材。 演习或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 组织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修订。 二、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模板及支架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给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组长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 具体指挥人安排人员快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现场安全警戒工作。 2) 当发生倒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之外,还应保护好现场。 3) 当发生施工人员被埋、被压或受困的情况下,应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 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人员进行相应的抢救。 4) 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然后送医院进行治疗。 5) 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19 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当发生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员。 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处理后,迅速送往邻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2) 抢救伤员时,应先观察伤 员的受伤情况,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3) 对于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应将其平卧,面部转向一侧,并注意清除其口中的分泌物、呕吐物,防止影响呼吸;让其保持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然后尽快送医院抢救治疗。 4) 对于颅脑外伤的伤员,必须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对于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若发现伤员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或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应该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并且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即就近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5) 对于脊椎 受伤的伤员,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6) 对于手足骨折的伤员,不要盲目搬运。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7) 对于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3. 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时,必须立即对伤者进行救治。 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创伤性出血的处理上。 2) 抢救伤员时,应先观察伤员的受伤情况,如伤员发生休克,应 20 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对于颅脑外伤的伤员,必须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对于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若发现伤员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或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应该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并且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即就近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 对于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处理后,应立即送往邻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5) 对于头部受伤或怀疑骨折的伤员,即使没有明显流血也要送医院治疗。 4.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要立即采取拉闸断电等措施,停止机械运转,然后应立即对伤员采取包扎止血措施。 2) 对于手、脚趾被切断的伤员,立即将被切断部分用干净布包好,与伤员同时送到医院,以便做接驳手术。 3) 对于手脚骨折、重伤休克等伤员的处理方法同上。 进行处理后,应组织车辆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检查治疗。 5. 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火灾时,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并对伤者进行救治;同时拨打“ 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报警后必须始终有人在现场门口等待并 引导救火车入场救火。 2) 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火灾现场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3) 现场的消防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人员将火场附近的可燃物搬 21 走,避免火灾区域扩大;同时指挥、引导无关人员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4) 如有人员受伤,要马上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进行施救,并立即打“ 120”电话求救或用车把伤员送到医院救治。 6.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救。 2) 当触电者位于高处时,应 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3)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5)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时,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 6)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心跳失常,甚至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首先为其通畅气道,然后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方法进行抢救。 附件 600*900梁模板计算书 板模板高支撑架计算书 22 附件 600*900 梁模板(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20)、《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20)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 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 2020(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 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梁段 :L1。 23 一、参数信息 梁截面宽度 B(m): ;梁截面高度 D(m): ; 混凝土板厚度 (mm):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 La(m): ;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a(m): ; 立杆步距 h(m):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Lb(m): ;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 H(m): ;梁两侧立杆间距 (m): ;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1;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Φ483;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 (kN/m3): ;模板自重 (kN/m2): ;钢筋自重(kN/m3):; 24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kN/m2): ;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 (kN/m2): ;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 ; 木材品种:南方松;木材弹性模量 E(N/mm2): ;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fc(N/mm): ;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fv(N/mm2):;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 (mm): ;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2): ;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 (mm): ; 次楞间距 (mm): 400;主楞竖向根数: 2; 穿梁螺栓直径 (mm): M12;穿梁螺栓水平间距 (mm): 400; 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 250mm, 500mm;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 (mm): ;壁厚 (mm): ; 主楞合并根数: 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 (mm): ;高度 (mm): ;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