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组织开展各族党员干部群众互学语言和融情结对活动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同民族群众创办的社会团体、临街商铺之间等结成民族团结对子,促使每一个社会细胞都能把民族团结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在交流交往中增进理解、加深感情,实现思想、感情的深度交融。 各族群众结对争当“好兄弟”。 以开展“结亲认对子”活动中确定的党员干部与不同民族的基层群众结亲对子为主体,组织开展“好兄弟”评选工作。 青年学生结对争当“好朋友”。 坚持从“小”抓起,以在校学生和“ 80、 90” 后青年为主体,开展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青年与少数民族青年“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推进各 族青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对方礼仪,从小懂得尊重各民族之间的习俗,促进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行为养成。 选树评选一批“五好”模范。 年底前由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系统内部自行组织,分领域评选一批“好搭档”、“好同事”、“好邻居”、“好兄弟”、“好朋友”。 同时,要积极深化评选成果,开展“民族团结一条街”、“民族团结美食节”、“民 族团结邻里节”、“民族团结文化大院”等活动,提升整体活动水平。 三、责任分工 根据县委“民族团结进步年”实施方案重点工作部署要求,开展各族党员干部群众互学语言和融情结对活动,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统战部(民委)、宣传部(文广局)及其他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各司其职,各乡(镇)场、村队(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要狠抓落实。 县委组织部(人社局): 牵头负责互学语言和融情结对活动开展,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重点是: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学习政策计划,组织好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指导全县各单位组织发动党 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好互学语言活动;结合精准扶贫帮扶,指导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辽宁援疆干部与本地干部群众之间,深入开展“结亲认对子”活动,每年共照一张全家福;以“五好”班子创建为载体,在各级党政班子成员之间、村队(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访惠聚”工作队之间开展好争当“好搭档”活动;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组织公职人员以身作则争做民族团结模范,通过结对子全覆盖,积极争当“好同事”,抓实重点负责工作的方案制定、安排部署、推进检查、评选表彰等具体工作,做好舆论引导、选树典型和宣传报道工作。 县委 统战部(民委):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强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职能,巩固提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成果。 重点是: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风俗习惯,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以各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倡导各族群众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一个民族节日;发动基层深挖民族团结老故事,编印民族团结故事小册子,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组织实施“细胞工程”,开展系列民族团结模范、民族团结单位(村队、社区)、民族团结街道、民族团结教育 基地的打造、评选和表彰活动;抓实重点负责工作的方案制定、安排部署、推进检查、评选表彰等具体工作,做好舆论引导、选树典型和宣传报道工作。 县委宣传部(文广局): 主要负责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宣传方案,发动宣传引导,开展各类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