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锤击内容摘要:
力设备及电源等,防止打桩中途间断施工,确定无误后,即可正式 压 桩。 调 整 桩 机 水 平 , 打 桩 下 沉 约 , 然 后 从 相 互 正 交 的 两个方向对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 调整好桩身的垂直度,方可继续 进 行 沉 桩。 每 根 桩 入 土 后 均 须 做 标 高 记 录 ,为 此 ,施 工 区 附近还应设置不受打桩影响的水准点,一 般要求不少于 2 个。 该水准点应 在 整 个 施 工 过 程 中 予 以 保 护 , 不 受 损 坏。 送桩、对桩顶高程控制与 停止击桩 端 承 摩 擦 桩 要 以 桩 端 进 入 指 定 持 力 层 并 达 到 要 求 深 度 和 极限 承 载 力 控 制 ,由 于 持 力 导 可 能 起 伏 较 大 ,桩 长 会 有 变 化 ,要根据地质报告和施打情况选配合适长度的桩节,以减少截桩浪费,收锤 可 按 以 下 条 件 确 定 : 6 1) 桩 端 沉 入 持 力 层 的 深 度 已 满 足 设 计 要 求 , 贯 入 度 达 到设计规定 值 时 可 以 收 锤。 2)按设 计 要 求 最 后 三 阵 平 均 贯 入 度 为 50mm/10 击; 3)施工中有些桩尖虽未到规深度,而沉入 1 米的锤击数已达 250 击 ,可 停 止 打 桩 ,并 由 设 计 、监 理 、业 主 和 施 工 各 方代表在现 场 会 商 , 确 认 其 单 桩 承 载 力 ; 4) 沉 桩 遇 地 下 障 碍 物 致 身 歪 斜 , 应 立 即 停 压 同 时 报 告 现场业主代 表 与 监 理 , 请 示 处 理 方 案。 焊接接桩的节点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采用电焊接 桩 , 钢 板 宜 用 低 碳 钢 , 焊 条 宜 用 结 422。 b、 预埋铁件 表 面 应 保 持 清 洁。 c、 上下节桩 之 间 的 间 隙 应 用 铁 片 填 实 焊 牢。 d、 焊 接 时 , 应 两 人 对 角 分 段 进 行 , 以 减 少 焊 接 变 形 和 残余应力。 e、 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应 少 于 8 分 钟 ; 严 禁 用 水 冷 却 或 焊 好 却 沉 桩。 遇 到 下 列 情 况 时 ,应 暂 停 加 压 ,并 及 时 与 有 关 单 位 研 究处理: a、 贯入度剧 变 ; b、 桩身突然 发 生 倾 斜 、 移 位 ; c、 桩顶或桩 身 出 现 严 重 裂 缝 或 破 碎。 7 六、质量管理措施 (一 )质量保证体系 下 一 级 对 上 一 级 负 责。 上 一 级 对 下 一 级 实 行 监 督 、 检 查 ;项目负责 对 工 程 质 量 全 面 负 责。 (二)压桩质量标准 《 建 筑 桩 基 技 术 规 范 》 对 静 压 桩 桩 位 及 垂 直 度 偏 差 有 明 确的控制标 准。 桩位偏移 a、单排或 双 排 桩 机 垂直于条 形 桩 基 纵 轴 方 向 : 100mm 平行于条 形 桩 基 纵 轴 方 向 : 150mm b、桩数为 1~3 根 桩 基 中 的 桩 : 100mm c、桩数为 4~16 根 桩 基 中 的 桩 : 133mm d、桩数大 于 16 根 桩 基 中 的 桩 : 最外边的桩 : 133mm 中间桩: 200mm 作业组长 : 作业组长 : 项目负责 : 杨春涛 技术负责 : 质安管理 : 许贵生 8 桩身倾斜 桩的垂直 度 偏 差 不 大 于 %。 (三)桩质量控制措施 桩 基 施 工 测 量 后 ,必 须 进 行 轴 线 对 照 测 量 控 制 基 准 线 、桩位对轴 线 、 桩 位 与 桩 位 之 间 的 校 核 检 查 ; 施工中桩 必 须 准 确 对 位 ; 桩 对 位 准 确 后 ,必 须 待 桩 调 直 后 才 开 始 施 打 ,施 打 一定深度( 1 米 深 度 内 ) 后 再 将 桩 调直。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锤击
相关推荐
理人员,同时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完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乙方必须按规定 办理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按政府部门要求办好相关保险),新工人进场必须经过三级教育方可上岗,服从甲方管理人员的检查指导。 乙方须凭将保险票据到甲方工程部资料室存档。 乙方对甲方或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予以整改,若不及时整改或拒不整改的,甲方有权采取任何措施处罚乙方。
实施。 施工期间发生高压线路、地下管线等被破坏的情况,由乙方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与修复责任。 5. 施工期间,乙方必须认真执行甲方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的管理要求,满足淮安市(涟水)建委对施工管理的要求。 6.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应达到淮安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承担全部安全文明责任和费用。 乙方必须严格执行政府各级部门颁布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
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的技术措施,并控制布桩密度,对于管桩桩基,目前主要采用引孔或应力释放孔等措施消减孔隙水压力或挤土效应。 管桩穿越厚度较大的淤泥等软弱土层、表层土有较厚的液化土层时,应考虑桩的稳定对承载力的影响,主要考虑软弱土层和液化土层对管桩的侧向约束较差。 桩端持力层是影响管桩基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不仅制约桩端阻力而且影响侧阻力的发挥,因此选择较硬土层为桩端持力层至关重要;其次
片式锚具,变形值不得大于 6mm。 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重新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 4)预应力钢绞线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 下表规定: a、滑丝的处理 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在钢绞线上作好醒目的标记,如发现滑丝,解决的措施一般是:采用千斤顶和卸荷座,将卸荷座支承在锚具上,用千斤顶张拉滑丝钢绞线,类别 检查项目 控制数 钢绞线束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 1丝 中铁五局(集
带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时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现场试验单桩水 平承载力不得大于桩身抗剪承载力。 建筑物管桩基础的沉降验算,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考虑特殊场地土对管桩桩基的影响。 抗震设防区的管桩桩基应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软土地区的管桩基础,桩周土因自重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