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制管道焊接技术在煤制甲醇项目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的纵环焊缝 直径大于 200mm的纵焊缝和直径大于 700mm的纵环焊缝 直径大于 700mm的环焊缝,管轴线垂直位置 任意直径的纵环焊缝 直径大于 100mm的环焊缝 直径大于100mm的环焊缝 备注 需清根 不需清根且速度快 不需清根且速度快但有气孔 背面成形不均匀 易产 生根部缺陷 垫板易烧化 双面焊焊接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常规双面焊技术特点及应用 常规双面施焊工艺是最早使用的一种双面焊工艺。 通常适用于焊接薄板的拼缝或直径大于 700mm 的管道筒节的纵环焊缝。 一般根据板的厚度选择开坡口双面焊或不开坡口双面焊。 板厚不大于 5mm的焊缝通常不开坡口,而板厚大于 5mm的焊缝通常需要开坡口,一般为“ V”型坡口。 17 图 1 常规双面焊焊缝外部成形 图 2 常规双面焊焊缝内部成形 因铝合金的导热性能比较好,采用常规双面焊方法施焊铝合金焊缝 时,厚度不大于 14mm 可不需预热,而厚度大于 14mm 时则需预热,预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5℃,( 100~150℃为宜)。 为了清除根部缺陷,采用常规双面焊方法施焊铝合金焊缝封底焊道时,一般需要采用风铲、铣刀进行清根。 常见厚度铝合金焊缝双面焊的焊接规范参数见表 2; 表 2 常见厚度铝合金焊缝双面焊的焊接规范参数 板厚 mm 焊丝直径mm 钨极直径mm 喷嘴直径 mm 氩气流量L/min 预热温度℃ 焊接电流A 焊接层次正反 焊缝形式 4 4 3~4 10~12 8~12 —— 100~140 1/1 Ⅰ 5 4 4 12~14 10~12 —— 140~170 1/1 Ⅰ 6 4 4~5 12~14 10~12 —— 180~200 1/1或 2/1 Ⅰ 8 5 5 12~14 12~14 —— 220~250 2/1 Ⅰ或Ⅴ 10 5~6 6 12~14 12~14 —— 260~300 2/1或 3/1 Ⅴ 12 6 6 14~16 12~14 —— 260~300 2/2或 3/1 Ⅴ 14 6 6~7 14~16 14~16 150 280~320 2~3/1~2 Ⅴ 16 6 6~7 16~18 16~18 150 280~360 2~3/1~2 Ⅴ 18 6 6~7 16~18 16~18 150 280~360 3~4/1~2 Ⅴ 20 6 6~7 16~18 16~18 150 320~380 3~4/1~2 Ⅴ 双人双面同时立焊(双面立焊) 方法特点:这种方法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两台焊机(性能相近、最好是同 18 型号、必须同相位),两个焊工采用相近的焊接规范,在立焊位置,同时同步向上焊接(图 3)。 一般采用一个人加焊丝一个人不加焊丝的方法;有时也可以采用双面加焊丝的方法施焊。 图 3 双面立焊示意图 图 4 环焊缝双面立焊 为了保证同步,焊工必须彼此看清对方的电弧的移动。 另外为了加强电弧的清洁作用和加强气泡与氧化铝的上浮逸出,往往采用比较大的间隙,一般采用≥5mm。 特殊情况下(如塔卧装时,为保证塔板水平),也采用无间隙的双面立焊,这就需要两个焊工配合更加默契。 这种焊接方法通常用于施焊直径不小于 700mm 筒节纵环焊缝(保证内部施焊焊工有充分的操作焊把和观察电弧的空间),对于直径小于 700mm 且长度不大于 1500mm 的筒节,采取专用的工装和措施也可以采用双面立 焊施焊。 比如,采用增加焊接平台,加强内部焊把、中间起焊、颠倒焊接的方法等。 图 5 双面立焊焊缝外部成形 图 6 双人面立焊展示 双面立焊的优点: 1)、生产率高,壁厚≤ 12mm 的可不开坡口,一次焊成,并且不用清根; 2)、由于对称焊接,工件变相小; 3)、熔池表面积大,又处在立焊位置,有利于气泡逸出、氧化物夹杂等的上浮,因此对焊前的清理要求可适当 19 降低; 4)、双面电弧不仅使电弧清洁作用加强,而且相当于双面气体保护; 5)、热利用率高,焊接热输入少,有利于保证焊缝金属的结晶组织; 6)、 焊缝内部质量好,成形较好,拍片合格率高。 由于具备上述一系列优点,因此广泛用于铝制管道及容器的制作。 适用范围: 1)、平板对接或管径≥ 200mm,而长度不大于 1500mm 的管道焊缝(对于直径小于 700mm 且长度不大于 1500mm 筒节,必须采取专用的工装和工艺措施)。 2)、大口径管道(φ≥ 700mm)或容器的纵焊缝。 3)、管道焊缝,其中一短节长度不大于 400mm。 直径不大于 200mm(如果直径增加,则短节长也可允许再加长)。 上述三点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只要焊工可操作(指正反两面),可见性好,环焊缝就应优先采用双面立焊(图 4)。 双面立焊焊接规范参数。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焊工采用相同的焊接规范。 有时为了某种需要或正面加焊丝的原因,也采用正面焊接 电流略大于背面的操作方法。 双面立焊的焊接规范参数见表 3,常用接头形式见图 7。 表 3 双面立焊的焊接规范参数 板厚mm 焊丝直径 mm 钨极直径 mm 喷嘴直径 mm 氩气流量 L/min 焊接电流 A(正反) 钝边mm 间隙mm 焊缝形式 备注 4 4 4~5 10~12 10~12 75~85/60~70 4 3~4 Ⅰ 见图 31 5 4 4~5 10~12 10~12 80~90/60~70 5 4 Ⅰ 6 4~5 4~5 10~12 10~12 90~100/80~90 6 4 Ⅰ 8 5 5 12~14 12~14 130~150/110~130 8 4~5 Ⅰ 10 5~6 6 12~14 12~14 150~170/130~150 10 5~6 Ⅰ 见图 32 12 5~6 6 12~14 12~14 170~190/150~170 12 6 Ⅰ 14 5/6 6 14~16 14~16 190~210/170~190 260~320(盖面 ) 8~10 6~7 Ⅴ TIG 双立打底 手工 TIG或 MIG盖面(见图 33) 16 5/6 6~7 16~18 16~18 210~230/190~210 260~320(盖面 ) 10~12 6~7 Ⅴ 18 5/6 6~7 16~18 16~18 220~240/200~220 300~340(盖面 ) 10~12 6~7 Ⅴ 20 5/6 6~7 16~18 16~18 240~260/220~240 10~12 6~7 Ⅴ 20 320~380(盖面 ) 图 7 双面立焊常用坡口形式 双面立焊可能产生的缺陷,问题及防止途径。 除 TIG 焊共性缺陷外,双面立焊的特有缺陷及防止途径见表 4。 表 4 双面立焊的特有缺陷及防止途径 问题、缺陷 类型及位置 产生原因 防止途径 单台焊接工作正常,两台焊接配合发现电弧不稳,其中一台引不起电弧或氩气保护不良。 焊机相位不对 可将其中一台焊接变压器的原极接线对调一下,使其相位一致 间断气孔(原定位焊部位) 焊枪引弧时间不够长 在定位焊缝位置操作不良 引弧应在引弧板施焊一段时间; 焊到高位焊缝 10mm左右距离,焊枪向上移动,将定位焊缝金属熔下来,焊枪下移、加丝、向上再熔下来、焊枪下移、再加丝 … ; 焊前作 100~150℃预热。 未焊透(焊缝中间部位) 焊接电流小; 焊接速度快; 焊枪角度不正确; 接头清理不良 梁焊工配合不佳,不同步,或不加焊丝,焊工向上移动过快 采用合适的焊接规范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焊工培训练习,使配合默契。 21 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