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抽查 自检 材料代用核定单 材料合格证 焊接试验记录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准备工作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熟悉图纸和技术资料 技术交底 书面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下 料 制 作 办理隐蔽部位签证 焊接试件试验 制作拼装模架或大样拼装 出厂合格证明 施工记录 质量评定 资料整理 执行验评标准 不合格的处理(返工) 办理出厂合格证明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18 ( 3)制作检测内容 ① 放样、号料、切割 允许偏差按下表;操作者切割完毕后对每块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填写《下料三检记录》;由接收者复核,检验员抽检认可后转入边缘加工。 放样和样板(样杆)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177。 对角线差 宽度、长度 177。 孔距 177。 加工样板的角度 177。 20’ 号料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外形尺寸 177。 孔距 177。 气割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② 边缘加工 有否按工艺规定的方法 加工。 坡口加工(重点):用样板(按坡口角度、钝边用彩板剪切而成)检查坡度、钝边。 加工完毕后检验铣边质量,填写《边缘加工三检记录》,由接收者复核,检验员认可后转入组装工序。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19 边线与号料线 的允许偏差( mm) 边线的弯曲矢高 ( mm) 粗糙度( mm) 缺口( mm) 渣 坡度 177。 L /3000,且≤ 清除 177。 ③ 组装 组装前操作者应对零件进行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组装并将钢板矫正至不平度允许范围(当 t14mm 时,不平度为 ,当 t≥ 14 mm 时,不平度为 )内。 检验员在巡检中检查制作者是否按工艺顺序组装;合格后在《装配三检记录》上签字后转入下道工序。 组装的允许偏差见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图 例 对接接头底板错位 t≤ 16 对接接头间隙偏差 手工电弧焊 + ~0 埋弧自动焊 气体保护焊 + ~0 对接接头直线度偏差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0 根部开口间隙偏差 (背部加衬板 ) 177。 △△ 加劲板与梁翼缘的错位量 t1≥ t2且 t1≤20 t2/2 t1≥ t2且 t1>20 t1< t2且 t1≤20 t1/4 t1< t2且 t1>20 焊接组装构件端部偏差 加劲 板倾斜偏差 连接板、加劲板间距或位置偏差 翼缘板倾斜度 b≤ 400 b> 400 接合部位 B/100且不大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1 腹板中心线偏移 接合部位 其它部分 ( 4)焊接 ◇所有焊接一级、二级焊 缝焊工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经焊接工程师认可。 ◇焊条、焊剂是否按要求烘焙(焊条在空气外 4 小时后需重新烘焙),检查烘焙记录;瓶内 CO2 气体压力低于 1Mpa 时停用。 ◇焊接开始前焊工对焊接组装坡口进行检查,有不合格时向焊接检验员提出,焊接检验员确认后通知冷作检验员令组装者返工。 ◇引弧板是否按工艺要求装配。 ◇焊接过程中抽检电流、电压等工艺参数,焊接顺序是否符合工艺。 ◇焊缝外观 100%检验 ◇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滑、无折皱、间断和未焊满,并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有裂 纹时应做磁粉探伤。 ◇超声波检查;柱的主焊缝、拼接焊缝均为一级焊缝,其他按施工图要求检查。 ◇《焊接施工三检记录表》由焊接调度负责组织焊工填写,经焊接检验员签字认可后,焊接调度方可实施转道;终检检验员方可认为焊接合格,在入库单上签字。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2 焊缝外观检验的允许偏差或质量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或质量标准 图 例 焊脚尺寸偏差 d≤ 6mm +~ 0 △△ d> 6mm +3mm~ 0 角焊缝 余高 d≤ 6mm +~ 0 d> 6mm +3mm~ 0 焊缝 余高 b< 15mm +3mm~ + 15mm≤ b<20mm +4mm~ + T 型 接头 焊缝 余高 t≤ 40mm a= t/4mm +5mm~ 0 △ t> 40mm a= 10mm +5mm~ 0 焊缝宽 度偏差 在任意 150mm范围内≤ 5mm △△ 焊缝表面 高低差 在任意 25mm 范围内≤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3 咬边 ≤ t/20,≤ 在受拉对接焊缝中,咬边总长度不得大于焊缝长度的 10%;在角焊缝中,咬边总长度不得大于焊缝长度的 20% 气孔 承受拉力或压力且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的焊缝不允许有气孔;角焊缝允许有直径不大于 的气孔,但在任意1000mm 范围内不得大于 3 个;焊缝长度不足 1000mm 的不得大于 2 个。 ( 5)矫正 制作者对柱的柱身挠曲矢高、柱身扭曲进行检验,若超标应矫正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检验员签字认可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 6)端部加工 构件的端部加工必须在矫正检验合格后进行。 端部加工前操作者应检查铣平面与轴线是否垂直。 端面铣完毕后,制作者检查端面铣各项质量,自检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端部铣平面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的构件长度 177。 2mm 铣平面的平直度 端面倾斜度 (正切值 ) ≤ 1/1500mm 表面粗糙度 ( 7)制孔要求 高强度螺栓孔径的允许偏差 名称 允许偏差 (mm) 螺栓 12 16 20 ( 22) 24 ( 27) 30 孔径 17. 22 ( 24 26 ( 30 33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4 5 ) ) 不圆度 (直径差 ) 中心线倾斜 不应大于板厚的 3%,且单层板不得大于 孔间距离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 ≤ 500 5001200 12003000 3000 同一组内相邻两孔间 177。 同一组 内任意两孔间 177。 177。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 177。 177。 177。 177。 四、 钢结构安装 1 钢结构安装准备工作 、钢构件进场、验收和堆放 现场钢结构安装是根据规定的安装流水顺序进行的,钢构件必须按照安装流水顺序的需要供应。 为此,应严密制定出构件进场及安装周、月计划,构件进场按周计划,明确到各构件的编号及安装区域。 每天进场的构件要满足日安装计划并配套。 制作厂应严格按照现场安装进度所需的构件进场计划,按时将构件运至现场指定地点。 按照安装流水顺序将配套好运入现场的钢构件 ,钢构件堆放应安全,防止构件受压变形损坏。 钢构件进场后,按货运单检查所到构件的数量及编号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在回单上说明,反馈制作厂,以便更换补齐构件。 按设计图纸、规范及制作厂质检报告单,对构件的质量进行验收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为使不合格构件能在厂内及时修改,确保施工进度,也可直接进厂检查。 主要检查构件外形尺寸,螺孔大小和间距等。 检查用计量器具和标准应事先统一。 、柱基检查 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工效与柱基的定位轴线、基础标高直接有关,必须对定位轴线的间距、柱基面标高和地脚螺栓预埋位置进行检查、测量 ,并经过监理及相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5 关部门复测合格后才可进行首节钢柱的安装。 、安装机具选择 根据现场情况,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布置及钢结构重量等,钢构件安装选择采用 2 台 QY16( 16t)全液压汽车吊。 其性能参数如下表: QY16 汽车起重机作业状态主要技术参数表 类别 项 目 参 数 主 要 性 能 参 数 最 大 额 定 总 起 重 量 t 16 最 小 额 定 工 作 幅 度 m 3 转 台 尾 部 回 转 半 径 m ≤ 最大额定 起重力矩 基 本 臂 kNm 686 最 长 主 臂 kNm 388 最 长 主 臂 +副臂 kNm 254 支腿距离 纵 向 m 横 向 m 起 升 高 度 基 本 臂 m ≥ 最 长 主 臂 m ≥ 最 长 主 臂 +副臂 m 2 钢结构安装方案选定 、安装区段的划分 考虑到本工程厂房面积较大,拟将施工场地划分为两段进行吊装,当第一片区吊装完毕后转入下一片区的吊装时,此时的第一片区则进行测量、校正、高强螺栓初拧、终拧、焊接等工序,待两个片区安装完毕后,对整体再进行测量、 校正。 、安装方案选择 每一个片区的钢结构安装计划采用分件吊装法。 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 分三次开行吊装完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6 全部构件。 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应逐一进行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构件。 其优点是:起重机每开行一次基本上吊装一种或一类构件,起重机可根据构件的重量及安装高度来选择,不同构件选用不同型号起重机,能够充分发挥起重机的工作性能。 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易于熟练,吊 装速度快。 采用这种吊装方法,还能给构件临时固定、校正及最后固定等工序提供充裕的时间。 构件的供应及平面布置比较简单。 、吊装顺序及吊车开行路线 吊装顺序参见附图:柱吊装示意图、吊车梁及屋面梁吊装示意图。 说明:钢柱的安装按照图示箭头方向依次进行,两台起重机从中间向两端行进,先进行第一区段的安装,吊车第一次开行只吊装柱,为了保证柱的稳定性,相邻柱之间及时安装上联系梁,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7 说明:钢吊车梁、屋面梁的安装按照图示箭头方向依次 进行,两台起重机从中间向两端行进,先进行第一区段的安装,吊车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和屋面梁,吊装过程中务必尽快使吊装好的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 3 钢柱安装 、钢柱的吊装 吊装时采用旋转法,即钢柱运到现场,起重机边起钩边回转使柱子绕柱脚旋转而将钢柱吊起,过程主要包括绑扎 → 起吊 → 对位 → 临时固定 → 校正 → 最后固定。 吊装前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进行试吊,吊起一端高度为 100— 200㎜时停吊,检查索具牢固 性 和吊车稳定 性以及钢柱的垂直度 , 然后 指挥吊车缓慢下降, 用两台经纬仪沿中心轴线成 90 度放置,调整位置并调试好,以便矫正柱位置和垂直度,柱底板和预埋板十字中心线位置对准后缓缓下放,同时用经纬仪控制柱垂直度和中心偏移,操作人员在钢柱吊至螺栓上方后,各自站好位置,稳住柱脚将柱脚板上的预留孔对准螺栓,将其插入,在柱子降至调节螺母上时停止落沟,用撬棍撬柱子,使其中线对准基础中线,并拧紧柱脚螺母, 达到安全方可摘除吊钩。 对于单根不稳定结构的立柱,须加风缆临时保护措施。 吊装组在起吊前一定要分工明确,测量、吊装、紧固等器具齐全,吊车、指挥、测量、对位、绑扎和现场施工各质量安全工程师各尽其责,并尽量减少闲杂人 员靠近。 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28 、钢柱的矫正 钢柱矫正方法: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坠检验,当有偏差采。钢结构制作、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9 按球最大螺栓孔螺纹;每种规格取 3 件 每种规格 600 件 焊缝质量 内部缺陷无损探伤检测 GB502052020 JG/T2032020 现场检测 一级焊缝 100%探伤 二级焊缝 20%探伤 焊接球焊缝 探伤检测 GB502052020 每规格 5%不少于 3个 钢结构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测 焊缝外观缺陷检测 GB502052020 及附录 现场检测 10%不少于 10 处
验,有把握完成计划目标的各项任务。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如下页图所示: 项目经理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制作 工长 质量 员 安装工长 安全员 预算员 施工员 材料员 油漆工长 资料员 第 17 页共 116 页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 员的职责 ( 1) 项目经理职责 1) 代表公司履行对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的全部内容,是企业法人授权的项目工程的全权代表,是工程项目的责任人。 2)
检测班组构件验收班组措施搭设班组测量班组焊接班组拼装班组吊装班组商 务 经 理 冬期施工组织机构图 针对所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行之有效的冬季施工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冬季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 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有关规定,并要对冬季施工方案及相关冬季施工措施、技术措施进行交底,要使施工人员对冬季施工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 掌握气象资料,与气象部门定时联系,定时记录天气预报,随时通报
除锈等级》中规定的 Sa21/2 级。 表面涂装 (1) 除锈后,钢材表面尽快涂装底漆。 如在潮湿天气时在 4 小时内涂装完毕;在较好的天气条件下,最长也不超过 小时即开始涂装。 20 (2) 使用涂装的涂料遵守图纸规定,涂装层数,每层厚度,逐层涂装间隔时间,涂料配制方法和涂装注意事项,严格按设计文件或涂料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规定执行。 (3) 最后一遍面漆视工程情况安装结束后进行。
防用品。 =3u R/R 焊接时,焊接和配合人员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2 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加深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 接地线及手把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金属或轨道上,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