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20xx519汇编内容摘要:

基槽 (坑 )底土的结构在施工时遭到破坏后,其强度就会显著降低,以致在建 12 筑物荷重的作用下,将产生很大的附加沉降。 因此,基槽 (坑 )开挖后应及时 回填,不应暴露过久或浸水,并防止践踏 基槽 (坑 )底。 ○ 9 垫层施工质量须分层检验,应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铺上层填料,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 基槽 (坑 )回填。 ○10 要求基础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 500mm。 质量检验 垫层质量检验包括 :分层施工质量检查和工程质量验收。 分层施工的质量和质量标准应使垫层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检验方法主要有 :环刀法和贯入法 (可用钢叉或钢筋贯入代替 )两种。 ⑴ 环刀法 :用容积不小于 200 的环刀压入垫 层中的每层 2/3的深度处取样,测定其干密度,干密度应不小于该砂石料在中密状态的干密度值。 ⑵ 贯入测定法 :先将砂垫层表面 3cm 左右厚的砂刮去,然后用贯入仪、钢钗或钢筋以贯入度的大小来定性地检验砂垫层质量,以不大于通过相关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钢筋贯入法所用的钢筋为¢ 20mm,长 的平头钢筋,垂直举离砂垫层表面 70cm 时自由下落,测其贯入深度。 钢叉贯入法所用的钢叉如 (有四齿,齿的间距、长,木柄长,重 40N),它于 50cm高处自由落下,测其贯入深度。 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的检测、试验方法有 : ⑴ 静载荷 试验 根据垫层静载荷实测资料,确定垫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⑵ 静力触探试验 13 根据现场静力触探试验的比贯入阻力 曲线资料,确定垫层的承载力及其密实状态。 ⑶ 的标准贯入试验 由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锤击数,换算出垫层的承载力及其密实状态。 ⑷ 轻便触探试验 利用轻便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确定垫层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垫层的密实度。 ⑸ 中型或重型以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根据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确定垫层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垫层的密实度。 ⑹ 现场取样做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检验垫层竣工后的密实度,估算垫层的承载力及压缩模 量。 上述试验、检测项目,对于中小型工程不需全部采用,对于大型或重点工程项目应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本工程根据检测所要求选取其中一种执行,得出所需要的结果及能满足设计要求。 其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 点。 1000 ㎡ 上工程,每 100 ㎡ 至少应有 1 点。 3000 ㎡ 以上的工程,每 300 ㎡ 至少应有 1 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 1 点,基槽每 10~20m 应有 1 点。 常见问题 的预防和处理办法 机械开挖基坑时,出现超挖现象,使垫层的下卧土层发生扰动,降低了基底软土的强度。 预防的办法是 :机械开挖基坑时,预留 20~50cm 的土层由人工清理。 14 处理的办法是 :如实际中出现了超挖的现象或基坑底的土受到扰动,如标高允许的话,适当调整垫层的标高,由人工清理掉基坑底的扰动软土,再进行垫层施工。 进厂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 常见的材质方面的问题有 :进厂的砂石材料级配不合理,含泥量过大。 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有机质含量过高 等。 灰土拌合不均匀。 土料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土料没过筛就使用,土料含有机质、杂质过多。 如此种种。 预防和处理办法,要针对不同的质量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起来说,就是要严把材料近料关,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甚至对 每批进厂材料均要抽样检查,严禁不合格的填料用于垫层工程中。 三分层填筑密实度不均匀或密度值太小。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时分层厚度太大,导致分层铺筑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填土的含水量远大于或小于其最优含水量以及压实遍数不够均会导致垫层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另外,密实度不均匀也是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 预防和处理的办法为 :改进施工方法,采用恰当的分层厚度、压实遍数,严格控制施工时填料的含水 量接近其最优含水量。 对于砂石垫层、干渣垫层,一般要保持洒水饱和 进行施工。 另外在垫层搭接部位要严格控制,避免发生密实度不均匀,适当增加质量抽检数量和次数,防止这种现象出现。 基 槽( 坑 ) 底已存在的古穴、古井、空洞等未及时发现,也会导致垫层施工后密实度不均匀,所以在验槽 (坑) 时,对这些问题要详细勘查、排除。 检查方法 15 1 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 结合 规范要求对 沉降控制的需要,应对土质地基和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地基进行原位测试检测,检查下承层地基土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目的是充分掌握下承层地基的土质特性,足够准确地评价地基和路基土工结构物的变形状态,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 应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优化调整地基换填处理措施。 本项目挡土墙基础设计要求全部进行换填处理。 2 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保护层由人工清理,保护层的厚度宜为20cm~50cm。 基 底为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当底部起伏较大时,可设置台阶 ,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 3 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在每段挡土墙长 15m 抽样检验 1 处 ,总共 79 处。 监理单位 在每 5 段挡土墙长 75m 抽样检验 1 处 ,总共 16 处。 检验方法 :尺量、测量仪器测量。 4 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应挖除干净, 基槽( 坑 ) 底应按设计要求整平。 检验数 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5 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 在每 2 段挡土墙长 30m 抽样检验 1 处 ,总共 39 处。 其中 基础 中间 1 点,两侧距换填边缘 1m 处各 1 点。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的 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 :按《 工程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16 6 换填基 槽( 坑 ) 坡脚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50 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换填基 槽( 坑 ) 纵向及横向各抽样检验 2 处。 检验方法 :经纬仪测量。 模板安装 ( 1) 在基槽 换填 验收合格后 立即封基,将设计图中各段挡墙断面几何尺寸实放于基础顶面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进行隐蔽检查,检查合格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墙身模板支撑工作。 在模板施工前应对所有要用于本工程的模板进行清理、打磨、校正、上油或打脱模剂。 在安装模板时要根据设计标高将所要支撑的模板高度先在两端头做好高程控制桩,同时拉线加密高程控制点以便控制模板顶面标高。 墙身模板安装时预先用墨汁弹出墙身下底宽度线,便于模板安装时使用;弹出底边线后应立即对墙身前后坡面搭设样架坡面线,模板支撑安装时严格按已搭设好的样架坡面线进行拼装; ( 2) 墙身模板采用 1830*915*16 厚复合 模板 , 用 45*90 的木楞做竖向龙骨,间距不大于 200mm,横向龙骨 用 * 焊接 钢管作围楞 , 横楞 间距 , 加固斜支撑 用 * 焊接 钢管进行支撑, 间距不大于, 侧模 与前墙横楞需用扣件联成整体以保证接缝严密、牢固。 墙身内侧用 Φ 18 的钢筋 作顶撑, 横竖设置间距 , 以防前墙模板向内倾倒, 内顶撑的尺寸应比设计墙厚 长 20cm 以上, 每侧弯折 10cm, 两侧模板还需设置Φ 14 高强对拉螺杆, 横向设置 @450,竖向 @600,高强对拉螺杆不取出,拆模后用角磨机切除约低于墙 面,墙面采用 1: 1 水泥砂浆补平。 重力式 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 ( 不含基础 埋深 部分 ) ,一般 4 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 4 米高的可分二次立模, 17 亦可一次立模。 衡重式挡土墙基础埋深部分安装一次模板,以上分二次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时,每侧需要搭设不小于 宽的双排脚手架进行模板安装、校正和 加固 使用。 搭设架体之前应先将地面采用 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混凝土厚度 100mm,宽度超出架体每边 200mm 以上。 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上浮,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挡土墙的正立面、背立面以及侧面预埋Φ 14@600 钢筋,距每次施工完成面倒下 150mm 水平设置,钢筋下料长度为 35d+150mm。 脚手架搭设 图 : 18 模板安装完毕后按设计标高和所固定控制点进行加固模板和校正模板。 模板校正完毕后进行自检,待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对模板进行检查。 预埋件安装 墙体内预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