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悬臂段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管道平弯,竖弯段定位钢筋应加密。 无因电焊而产生的烧孔。 如发现,应及时用胶带纸补漏。 横向 预应力钢束,钢绞线穿制时不损伤波纹管。 波纹管端头螺旋筋定位准确稳固,锚具处用纸塞实,以防漏浆。 连接器防护罩与栓面的接触缝用水泥砂浆堵实 ,以防漏浆。 钢绞线编束顺直整齐,绑扎牢固且间距不大于 3cm。 九 、 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平面误差控制在177。 5cm。 竖直预埋件必须和梁体周围钢筋进行定位电焊,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 各预埋件埋件外观应完好无损,且满足施工要求。 十 、 混凝土灌注 钢筋、模板、挂篮全部检查合格,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浇注。 节段混凝土浇注顺 序总体至悬臂端从前向后,自上而下的原则,主跨端与边跨端混凝土分布应同步进行 ,两端实际混凝土供应量不能超过 5m。 阶段内混凝土浇注顺序为:中箱底板 — 上游边箱底板 — 下游边箱底板 — 上游边箱 腹板→下游边箱斜腹板→前横隔板→中箱上游侧腹板→中箱下游侧腹板 → 上游边腹板→下游边腹板→ 中箱顶板→上游边箱顶板→下游边箱顶板→上游翼缘顶板→下游翼缘顶板→顶板与已浇段横向接缝。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均匀。 腹板砼必须两侧对称分布。 顶板砼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平板振动器辅助振捣,顶板抹面务必平顺,梁面纵向平整顺直,横向保证 2%坡度。 抹完面后,顶面尽行拉毛处理。 砼浇筑完成结束达到初凝后稍有强度时即需开始养护工作,在春、秋、冬、季气温不高时,均可采用洒水养护;在夏季高温天气,需在箱梁顶面覆盖麻布,同时不间断洒水保湿养护。 十一 、 梁体张拉管道压浆 梁体张拉需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且 龄期要达到 5天。 梁体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控制在 6%以内。 割索时防止飞锚伤人 ,钢绞线外露具夹片不小于 3cm。 压浆前用高压空气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如发现有堵管现象,必须处理后在进行压浆。 压浆密实,出浆口设置止浆阀,应有一定的持压时间,待压力消失后可拆除止浆阀。 压浆水泥将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制。连续梁悬臂段施工技术交底
相关推荐
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 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 混凝土养护时间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 保湿养护时间可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在任意养护时间
翼板 ,故只取内模重量 Q2 约为 4t,作用于底面面积约为 ㎡ ,故 P2=4/103=㎡。 施工荷载 按 ㎡计算, 振捣荷载 按 ㎡计算; 故 P3=㎡ ,所以作用于腹板的 P 预腹 =( P 腹 +P2+P3) =㎡ ,作用于底板的 P 预底 =( P 底 +P2+P3) =㎡ ,作用于翼板的 P 预翼 =( P 翼 +P2+P3) =2t/㎡。 (2)悬臂部分 悬臂部分的混凝土方量约为
第 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的规定。 对 HRB335钢筋尚应符合碳当量不大于 %的规定。 (1) 钢筋外观:无裂纹、重皮、气孔、氧化、铁皮锈、死弯及油污等。 (2) 钢筋应分批(每批不超过 60t)抽样复验,监理分别按 10%的频次进行平行、见证试验。 (3) 钢筋存放在干燥地点,最低点离地面不小于 20cm,按照 批号分堆存放,并挂上标识。 不得沾污油脂、酸、碱、盐等有害物质。 18
工难度大。 0梁段采用墩顶托架现浇施工。 按支架设计的承载能力及施工操作性,将 0段分两次浇注,每次浇注高度为: H1= 米, H2= 米。 外侧模及内侧模均按混凝土浇注高度而逐渐接高,支架亦随之接高。 为防止托架变形等引起新浇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浇注时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混凝土浇注完毕,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 ③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 图 0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④ 作业组织 a. 工艺装备
由于预测控制与实际状态之间误差存在,某种误差对施工目标的影响则在后续施工状态的预测中予以考虑,以此循环,直到施工完成和获得与设计相符合的结构状态。 自适应控制法的基本思路是当结 构的实测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符时,通过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识别算法中去调节计算模型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 经过反复辨识从而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