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雷支架现浇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Φ 630 钢管做砂漏(箱)柱帽,用来调整标高和落架。 每排砂漏顶面用 2根Ⅰ 45 工字钢做分配梁;分配梁上布设 7组贝雷梁 15排,每两排贝雷梁连成一组, 中心组为 3 排贝雷片, 采用标准支撑架进行连接,组中心距分别为 、 、 、 、 、 ;贝雷梁上部布设 12工字钢做垫梁,其上部再安装模板。 模板采用定型大型钢模 板,模板及其模板桁架采用 25t 吊车吊装, 模板拆除采用 25t 吊车分节吊装移孔,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 12m3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两台混凝土泵车 对称均匀布料 , 振捣设备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动器,浇筑时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附着式振动器固定在腹板模板外侧 ; 梁体 灌注顺序为 从两端向中间, 水平分层,斜向分段 浇筑, 先 底 板 、再 腹 板、最后顶板 ; 钢绞线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 , 张拉 时 张拉应力和伸长量 作为 控制指标 ,张拉 控制 应力为主, 钢绞线 伸长 值作为校核。 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 6 时、 14 时及 21 时室外气温 的平均值)连续 3 天低于 5℃或最低气温低于 3℃时,即进入冬季施工。 对砼原材料、砼的搅拌、运输及入模采取升温保温措施 ,箱梁四周 包裹 阻燃棉篷布保温,内部采用火炉、桑拿炉升温, 使混凝土 入模温度达到规范要求 的 5176。 C。 4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技术准备 施工 前, 应熟悉相关图纸资料, 进行 每道施工程序的 技术交底; 对 已施工完成桥墩 的 中线位置、标高和测量资料进行核对,现场依照施工图定出地基处理范围。 通过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对 地基管桩 承载力 及支架结构进行 力学 验算, 确保支架安全可靠。 根据支架 预压后的测量结 果, 计算 确定梁体预拱度。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3 现场准备 根据技术交底要求,分别确定施工场地范围并进行场地平整、 钢筋、混凝土等 各种原材料准备和验收、 吊车等大型 机械设备准备和检查,支架、模板等材料的准备, 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和配电盘 架 设安装到位情况等。 工艺流程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4 支架法现浇梁施工 工艺 流程图 预拱度计算与设置 拌制混凝土 钢筋加工 及运输 钢筋加工及运输 场地平整、 预应力管桩插打及条形基础浇筑 搭设钢管柱 ,吊装贝雷梁、安装支座、铺设底模 底模调整 绑扎底腹板钢筋 浇筑混凝土 初张拉 支架预压 放松内模 侧模安装 预埋件及波纹管安装 内模安装 绑扎顶板钢筋 拆除内模及其侧模 终张拉及其灌浆 拆除模板及其支架 养生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5 32m简支箱梁桥跨采用钢管贝雷梁支架,纵向设计 5排钢管支撑柱,每排 4根,钢管柱中心纵向排间距 m、600cm、620cm、690cm,横向每排柱间距。 每孔梁 中部三排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处理地基 ,靠近墩身两侧的钢管直接安装在承台上并 用法兰盘 连接固定,中间三排每根钢管柱正下方布置4根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呈正方形布置,中心间距90cm。 4. 地基处理 混凝土预应力管桩选用 PHC A 型, 根据 对 管桩地基承载力试验及计算 ( 桩 基承载力计算书见附件 1), 3根φ 400mm、 14m长管桩和 4根φ 300mm、 12m长管桩两种方案均符合承载力要求,满足 32m 贝雷架 简支箱梁 贝雷架 施工。 方案一 :每跨梁需要φ 400mm、 14m 管桩 36根, 共 504m。 所需管桩数量少,施工进度较快,但管桩 综合单价较高。 方案二:每跨梁需要 φ 300mm、 12m管桩 48根 ,共 576m。 所需管桩数量相对方案一多 72m,施工进度较慢,但管桩综合单价较低。 本工程管桩施工 开始时间较早,综合考虑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资源 、造价 等情况, 方案二的工期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每跨梁管桩施工造价相对方案一低 15%左右,因此选择方案二。 φ 300mm管桩及钢管立柱平面布置图如下: 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加固, 管桩长度 12m,直径 300mm,桩身混凝土标号 C80,打桩前 需清除表层软土及淤泥 ,场地碾压平整,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 预应力管 桩施工 方法如下 :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6 ( 1) 桩 位 放样 :测量队使用全站仪进行桩基中心点的 放 样 ,用钢筋 标出 桩位中心, 并用 石灰 做出 管桩外径的圆形标记。 ( 2)桩机就位: 打桩机采用柴油打桩机, 桩机就位时保持稳定,不发生倾斜、位移,压桩前使桩机水平仪气泡居中,在沉桩期间定期校核检查,以保持机身垂直度。 ( 3)起吊 打 桩: 利用桩架上的滑轮组将首节桩吊起、管桩离地 ~ ;调整吊索,缓缓落下桩锤和桩身,在锤重和桩身自重的作用下, 使桩外壁对准所画的桩位图形标记。 打桩过程中 ,应 使用线坠和水平尺调整管桩垂直度, 要求 垂直度 偏差不大于 1%,符合要求后方可 沉 桩,每根桩要求连续一次打完 ;在打桩过程中,管桩顶面高程需严格进行控制,保证同基础内的四根管桩顶面高程一致; 详细记录打桩过程中各种参数 , 包括作业时间、每打入 ~ 的锤击数、桩位偏斜、最后 10 击的平均贯入度和最后 的锤击数等 参数 ;桩位偏差需满足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桩位(纵横向) 中 间桩 d/2 且不大于 250mm 边缘桩 d/4 2 桩身垂直度 1% 注: d 为桩身直径。 ( 5)条形基础施工 预应力 管桩施工完成后,在管桩顶部浇筑 C30混凝土 条形基础 , 基础尺寸为 12 2, 采用 φ 16 螺纹钢,间距 20cm。 基础顶面对应钢管柱位置预埋 80cm*80cm* 的钢板,使用 L 型Φ 28地脚螺栓连接并预埋至混凝土里, 其平面 布置 示意 图如下: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7 条形基础钢筋布置示意图 单位( )立面图平面图 搭 设支架 立柱采用Φ 580 螺旋钢管,壁厚为 10mm,根据 梁底 高程及 条形基础 高程推算立柱高度,立柱高度用标准管节为 12m、 6m,然后用 2m、 、 1m 管节 作 为调节进行加长,采用 25T汽车吊对钢管立柱进行吊装施工, 施工过程中使用线坠和水平尺调整钢管垂直度, 钢管与 基础采用预埋 的 φ 28 地脚螺栓相连,双螺母加固。 立柱钢管横向之间设置 80*80*6mm 角钢斜撑 作 为连接件。 下层横向连接角钢距 基础 顶面为 50cm,然后采用 Z 字进行布设, 每道 Z字 连接高 273cm,连接 斜撑按 45176。 进行布设, 角钢与钢管柱之间使用 20*20* 钢板连接,钢板与钢管柱双面焊 20cm 连接 ,角钢与钢板之间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8 焊接两道,焊缝长度不小于 10cm。 每排钢管柱两侧搭设 一 排脚手架, 作为支撑焊接施工平台。 每排脚手架设置剪刀撑 间距不小于 3m。 其连接示意图见下图。 钢管横向支撑布置图AA 落梁砂漏采用Φ 630 和Φ 580,壁厚为 10mm 螺旋钢管加工而成,高。 装砂后可调整为 ,安装在立柱顶面,采用法兰 盘 进行连接,砂漏内采用干燥砂子,拆除底模时采用高压水枪对砂漏四周漏砂孔冲水 卸 砂。 砂漏调整完成后,沿横向砂漏顶部安 设 2 根Ⅰ 45 工字钢分配 梁 ( 45工字钢要求进行整体焊接,焊缝距离为 1m,焊缝长度为 10cm),长为 12m。 分配梁主要起着将上部荷载分配到钢管立柱上同时受力的作用。 下横梁分配梁固定采用在砂漏顶面焊接钢板档块方式。 砂漏 贝雷梁由单层贝雷片组成,共布设 7 组, 15 排,每两排贝雷片连成一组, 中心组采用 3排贝雷片, 组中心距分别为 、 、 、 、 、 ,每组贝雷片对应端头采用标准支撑架进行连接, 在其 I45 工字 钢分配梁正上方 竖向 增加 10双槽钢作为加强竖杆, 为了保证贝雷梁稳定,贝雷安装完成后采用 10槽钢 对每片贝雷片上下端进行两层 横向连接, 每层水平间距 3m, 其连接 示意图如下: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9 贝雷梁上部 根据箱梁模板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设置 分配梁。 ( 1) 箱梁底模加强贝肋为纵桥向时,在贝雷梁上部与模板之间增加 12工字钢作为分配梁,每道长 12m, 梁 端 范围内间距 30cm 设置一道,其余 范围按间距 60cm 设 置一道。 工字钢与贝雷梁用铁丝绑扎连接牢固,以防滑动(见上图)。 ( 2) 箱梁底模加强贝肋为横桥向时,因贝肋与分配梁同桥向, 模板贝肋采用 12槽钢,间距 30cm, 不额外增设分配梁。 (见下图) 槽钢 支架预压 支 架 预压目的 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铺好后,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目的如下: 一是检验支 架及基础承载力是否满足受力要求;二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 三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 度的依据之一,同时测出地基沉降,为采用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提供经验数据。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10 支 架 预压目的 预压重量为浇筑混凝土重量的 130%。 加载时按照设计荷载的 0、 30%、 60%、 100%、 130%分四级加载,测出各测点加载前后的高程。 加载 13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 毫米(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再分别按加载级别的反顺序卸载,并分别测出每级荷载下各测点的高程值。 现浇箱梁每片梁钢筋混凝土自重为 ,模板重量约 , 由于端头 范围内 梁体混凝土直接作用于墩顶上,所以端头 范围内 (除翼缘)不计入预压重量之内。 钢管立柱承担的全部荷载为 +10+=。 用 吨袋填装石粉 模拟混凝土箱梁重量分布, 32 米 梁 分别为 0t, , , , 1074t,对支架分级加载预压,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测点测出各处标高值。 算出支架总下沉值,计算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 支 架 预压方法 加载材料使用 石粉 、用吊车吊至支架 ,分层码放 ,均匀加载。 加载中由技术人员现场控制加载重量和位置, 避免出现大的误差。 具体预压方案如下: ( 1)箱梁底模板 铺设 铺设好箱梁底模板,将底模板顶面标高尽量调整到箱梁底设计标高,同时加强对模板下各层支架的检查 ,确保支架底传递荷载的支架与支架之间、支架与贝雷之间、支架与模板之间各相邻面接触紧密,无明显缝隙。 ( 2)测量标高点 布置 纵桥向有五个断面:跨端 2米、 1/4 跨、 1/2 跨、 3/4 跨和跨端 2米,从小里程到大里程方向,为 I、 II、 III、 IV、 V 断面;每个断面有五个点,分别为翼缘底、腹板底、底板中间相对应下分配梁位置,顺着线路前进方向,从左往右,为 1~ 5 号点。 共 25 个点。 具体点位布置如下图所示: 沉降观测点纵向布置图 Ⅰ Ⅱ Ⅲ Ⅳ Ⅴ跨端2 m 1/4 1/2 1/4 跨端2 m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11 沉降观测点横向布置 贝雷梁上共设测点 25 个,观测贝雷梁变形,并在 20 根钢管立柱下面设置 20 个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时由测量队进行测量,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测设。 ( 3)加载方法 采用 吨袋填装石粉 加载的方法进行预压,预压数量及其种类见下图。 堆载顺序为:由 两侧 向 中间 , 由两端向 跨中 依次分层 进行预压摆放。 ( 4)沉降观测 观测采 用高精度水准测量仪和毫米塔尺 , 为减小人为观测误差,应定人、定仪器观测,观测时间避免在强光或光线不足时进行。 每级荷载加载完毕后,进行沉降观测 1 次,观测完毕后再进行下一级荷载加载。 再加载到 100%时,要测量 2 次,刚加载完毕后进行测量 1次,等沉降 3小时后,再进行观测一次。 观测完毕后加载 130%的荷载,等 130%的加载完毕后,沉降观测最少要 24 小时,且结合沉降观测记录进行分析。 如果 24小时内,沉降差值小于 2mm,即可进行卸载,如果沉降差值超过2mm,继续进行观测,直至沉降值小于 2mm 为止。 观测频率每 3 小时测量 1次。 沉降观测关键五步:第一步预压前,对贝雷梁 及基础 进行高程测量; 第二步底板模拟加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三标段黄河南特大桥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12 载,测量贝雷梁 及 基础 高程 ;第三步腹板模拟加载,测量贝雷梁 及基础 高程;第四步顶板、翼缘模拟加载,测量贝雷梁 及 基础 高程 ;第五步卸载后对贝雷梁 及基础。贝雷支架现浇梁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于 FIRR,即独立方案,用这两个指标评价是等同的。 C、 对于独立方案, FIRR大于 IC,则 FNPV大于 0。 反之亦然 D、 对于独立方案, FIRR等于 IC,则 FNPV等于 0。 反之亦然 E、 对于独立方案, FIRR小于 IC,则 FNPV小于 0。 反之亦然 F、 对于互斥方案,甲 FNPV大于乙 FNPV,则甲 FIRR不一定大于乙 FIRR。 为不确定性关系 G、
虎豹男装营运手册 (初稿 ) 2020/7/6 初稿编写 图表 1 店铺各级员工职责 职级 事项 店长 /副店长 店主管 组长 店务员 职责 以身作则,推动下属。 有效地运用资源,如人力、 货品、店铺陈设、宣传用品。 协助店长安排各项工作 树立良好榜样给营 业员效法。 一般店务 员工作。 人事管理 保持员工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处事公正,令下属信服。 评核员工表现,加以鼓励,辅 导及在职培训。
小,上一页,下一页,上微调页面,下微调页面(就是向上向下拉页面,不是整页的翻,而是微调),全屏以及全屏下的放大,缩小,上一页,下一页,上微调页面,下微调页面等。 二、 如何提取文档链接 1,将浏览模式设为“提取”,接下来会出现网主页如下所示 2,在网主页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找到特定用户的所有文档,一种方法是直接在豆丁网上登录自己的账号,然后在“我的书房-〉我上传的文档”下,将每页显示设为 100
进步鼓励奖 4 20 元团队基金 4 等奖奖品 500 经验值 /人 团队考核分增长第 710 名 备注: 团长奖励为实物奖励,根据奖品等级不同,奖品价值也不同,具体奖品将在公布获奖名单时公布。 团队基金可累积,基金数量将在讨论区发帖公示,作为团队的活动经费。 团长可利用手中基金举办团队活动,将活动方案提交到官方,官方审批通过,进
should choos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make good use of internal advantage and exterior opportunity, satisfy the customer39。 s demand with lower cost and excellent quality, and th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