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使用范围内。 建议在承台的牛腿支撑位置采用高标号砂浆找平,同时在砂浆表面垫一块厚 2cm 相应大小的钢板,以防止承台局部受压开裂。 、 MSS32900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场拼装与调整 、主要部件描述 ( 1)主要结构件组成 MSS 移动模架系统( 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上。 本工程的 32m、 24m 跨箱梁墩高从 ~ 14m 不等,设计方案考虑 32m 跨与 24m 跨箱梁通用。 施工时从 32m 过渡到 24m 时只需作微小变动即可满足 24m跨施工要求。 根据工程情况,其设计方案采用牛腿拆装式移动模架系统, 共设置三对牛腿托梁,施工时只用其中二对牛腿,另一对牛腿在造桥机纵移前预先安装在下一孔桥墩承台上,以缩短施工周期。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牛腿、推进平车、主梁、鼻(导)梁、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 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 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6 ①牛腿:牛腿采用横梁式结构,为横梁、竖向支腿组合而成,通过竖向支腿支撑在承台上。 牛腿共有三对,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主梁,将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承台上。 每个牛腿顶部滑面上安装有推进平车。 并配有两个横向移动液压缸、两个竖向顶升主液压缸 ,一个纵向顶推液压缸。 主梁支撑在推进平车上。 牛腿上表面与推进平车下表面分别镶有不锈钢板和塑料滑板。 推进平车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横桥向、顺桥向及竖向正确就位。 ②主梁:移动模架系统主梁为一对钢箱梁。 根据计算,主梁刚度按最大净挠度≤1/800 施工跨径控制,最大净挠度控制在 41mm 以内。 主梁截面尺寸为 1800mm2800mm,上、下翼缘板厚为 20~ 30mm,腹板厚为 12~16mm,主梁长度约为 38m,分为三节,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 主梁两端设有前后鼻梁,长约为 20m,分为两节,节间也用高强螺栓连接, 起 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导和承重作用。 ③横梁:横梁为焊接工字钢形式 , 跨中截面尺寸为 1000mm300mm,同一断面上每对横梁间销连接,横梁上设有销孔,以安置外模支架。 横梁通过机械支撑系统进行竖向和横向调整。 ④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 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 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 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外模板底面板采用 8mm 的钢板,缘翼板及侧模纵筋采用 6mm 面板加不等边角钢,底板纵筋采用 H型钢和不等 边角钢。 以起到减轻模板重量和增加模板刚度的效果。 外模节与节之间的拼装形式见右图。 ⑤ 内模:移动模架系统的内模系统采用小块组钢模板以方便拆装,加快施工速度。 ( 2)液压系统 MSS 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配有六套推进(滑移)小车液压系统。 每套液压系统有液压站、液压缸、液压管路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①推进小车 :每套推进小车液压系统设有一台高压液压站、两台推力 2600KN 行程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7 350mm 的竖向顶升自锁液压缸、两台推力 300KN 行程 500mm 横移液压缸、一台推力 470KN行程 1000mm 的纵移液压缸。 液压系统工作原 理:液压站驱动电动机通过联轴器驱动轴向恒功率变量柱塞泵,移动模架主梁作纵、横、竖方向移动时,油泵通过并联多路换向阀向纵、横、竖移动油缸供油,系统工作压力由多路换向阀前端阀所带的溢流阀限定在 32MPa。 液压站采用性能可靠的 YCY 恒功率变量泵,在液压缸完成一个行程的顶推工作回程时,所需油压较小,油泵排量自动增大,油缸回程速度加快,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的进口并联多路换向阀在不扳动换向手柄时(各阀芯处于中位),油泵排出的液压油经换向阀中位油道直接返回油箱,达到电动机处于空载起动,起动电流小,液压系统无冲击,节约能源的 效果。 ②液压元件 :自锁液压缸采用德州德隆集团产品;高压液压泵采用宁波恒力公司产品;高压控制阀采用意大利布雷维尼多路控制阀纵移顶推液压缸;液压软管采用济南军区军工厂产品。 液压站电源为三相交流电 380V,50Hz,控制电源为交流 220V。 ( 3)电气系统 MSS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六套液压系统都配有完善的电力驱动与电气控制系统。 ①推进小车电气系统原理及电器布置图 ②电气系统元器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要器件采用德国西门子技术国内合资企业产品;液压站驱动电机采用国内大厂制造的 Y系列电动机,安装型式Ⅵ,防护等级 IP44。 ③电源 电气系统的电源使用 3 相 380V, 50HZ 交流电源,允许电压波动177。 10%。 整套设备装配动力 73KW,最大负荷 44KW。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组装 ( 1)牛腿的组装:牛腿横梁为钢箱梁式结构,安装牛腿系统时先将牛腿支腿安装在承台上,吊装牛腿横梁时先装一边的横梁并用临时拉杆固定,再安装另一边的牛腿,全部固定好后,在牛腿顶面用水准仪抄平,再安装推进平车。 ( 2)主梁安装:主梁在桥下组装根据现场起吊能力可采用搭设临时支架将主梁分段 吊装在牛腿和支架上。 组成整体后拆除临时支架。 ( 3)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主梁拼装完毕后,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装完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8 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 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 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 4)造桥机拼装顺序:移动模架造桥机按如下工序进行拼装:牛腿的组装 —— 主梁的组装及其他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 —— 牛腿的安装 —— 主梁吊装就位 —— 横梁安装—— 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 —— 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安装(在绑扎完底板钢筋后)。 移动模架 造桥机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用作上部结构施工使用。 、主要拼装方法 1)高强螺栓连接施工一般规定 ( 1)高强螺栓连接在施工前应对连接实物和摩擦面进行检验和复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表面上和螺栓螺纹内有油污或生锈的应以煤油清洗,清洗后于螺母的螺纹内及垫圈的支承面上涂以少许黄油,以减小螺母与螺栓间的摩擦力。 ( 2)拼装用的冲钉其直径(中间圆柱部分)应较孔眼设计直径小 ~,其长度应大于板束厚度。 ( 3)对每一个连接接头 ,应先用螺栓和冲钉临时定位。 对一个接头来说,临时定位用螺栓和冲钉数量的确定,原则上应根据该接头可能承担的荷载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不得少于接头螺栓总数的 1/3。 ② 临时螺栓不得少于两个。 ③ 穿入的冲钉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 30%。 ( 4)高强螺栓的穿入,应在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力求一致。 安装时要注意垫圈的正反面,螺母有圆台面的一面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面; 对于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靠近螺栓头一侧的垫圈,有倒角的一面应朝向螺栓头的方向。 ( 5)高强度螺栓安装时应能自由的穿入,严禁强行穿入。 如螺栓不能自由的穿入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9 时,孔应该用绞刀进行修整,修整后的孔最大直径应小于 倍螺栓直径。 在修整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确保连接板紧贴,防止铁屑落入板缝内。 其后再进行绞孔,严禁使用气割法扩孔。 ( 6)高强度螺栓在终拧以后,螺栓螺纹外露应为 2至 3扣。 2)大六角头高强螺栓连接施工 ( 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 对于大六 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紧螺栓时,加到螺母上的扭矩值 M和倒入螺栓的轴向紧固力(轴力) P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M=K*D*P 式中 D—— 螺栓公称直径( mm) P—— 螺栓的轴力( KN) M—— 施加于螺栓上的扭矩值( ) K—— 扭矩系数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 K 是衡量高强度螺栓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具有一定离散性的综合系数。 该值由厂家根据试验数理统计值取得并提供。 主梁拼装检查: ① 移动模架安装,应符合钢 桥安装的相关规定。 ② 连接板连接之前,应先检查主梁及连接板连接面是否喷砂。 ③ 高强螺栓终拧完毕后,将部分抽检螺栓做好标记,用标过的扭矩扳手对抽检螺栓进行紧固力检测。 检测值不小于规定值的 10%,不大于规定值的 5%为合格。 对于主梁节点及纵横梁连接处,每栓群 5%抽检,但不得少于两套。 不合格者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20%,否则应继续抽检,直至达到累计总数 80%的合格率为止。 对于欠拧者补拧,超拧者更换后,重新补拧。 3)横梁的安装 用吊机将横梁一片片吊起对齐与主梁连接起来。 先装靠近墩身的横梁,保持平衡,横梁安装好后,再装各连 接撑杆。 横梁与主梁连接时,连接螺栓先不拧紧,单侧横梁连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20 接完毕,要检测纵桥向横梁的直线度,如果纵桥向横梁不在一条直线上,用垫板调整,两侧横梁连接好后,主梁横移至合模状态,将两侧横梁连接,此时,因横梁与主梁未拧紧,可适当进行微调以保证两侧横梁连接,全部连接完毕后,再将主梁与横梁拧紧。 横梁装完后,两行走小车向墩身靠近,使横梁对接起来,并用连接螺栓将横梁栓接起来。 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系统。 4)外模板的安装及调整 ①顶升千斤顶,使主梁脱离支架,拆除支架顶垫块,拧紧螺旋支撑、锁定。 ②纵移主梁至模架浇注 位置。 ③调整两侧主梁,使横梁对接,用螺栓固定。 ④安装机械调节支撑座、侧模支撑梁。 ⑤参照外模平面展开图,将外模的底模、侧模及翼板底模依次吊装在外模支撑架上,并边安装外模边调节其预拱度直至满足其精度要求。 ⑥外模安装完毕,用拉杆将侧模与侧模支撑梁对拉。 ⑦模板的调整: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移动支撑系统挠度值的影响因素要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 该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a、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 b、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 c、牛腿沉降产生的挠 度值。 以上每个构件在拼装前及每道工序在安装后均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移动模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所有的安装,确认安装无误。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抽查5%的受力螺栓。 MSS32900 移动模架预压施工方案 为了检验移动模架受力状况,各部位的强度与刚度和测量移动模架在箱梁施工全过程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量,控制模板的预拱度,确保箱梁浇筑过程安全与质量,移动模架组装后应进行模拟箱梁施工过程的加载预压。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21 、预压重量的计算 预压重量按 MSS32900 移动模架在箱梁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状况(现浇 32m箱 梁)进行考虑,其箱梁浇筑过程的荷载如下(见表 4): 表 4 32m 箱梁浇筑过程中荷载重量估算表 第一次浇筑( 32m梁)荷载重量 内模重量( T) 钢筋、钢绞线重量( T) 底板砼 总重量( T) 斜腹板 砼重量( T) 顶板翼缘板砼重量( T) 施工附加荷载( T) 合计 ( T) 30 71 212 166 292 17 788 q1=注:施工附加荷载按砼重量的 2%。 、加载顺序 MSS32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