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废水方案内容摘要:

量及水质的调节及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埋深,在调节池出水处设置污水提升泵,提升泵采用潜水泵,共 2 套, 1 用 1 备。 污水经泵提升后流至后续处理池。 调节池 1 设置 1 座,流态为推流式,钢砼结构,尺寸: ,调节容积 471m3, 停留时间 , 满足矿井废水 一个 排放周期 的存放量。 气浮系统 气浮主要用来对废水中的石油类进行处理。 本工艺中的气浮系统选用近年来新开发的浅层气浮工艺来对废水进行处理。 该工艺的特点主要有: ① 占地面积 小,单位负荷轻,全部预制构件组装,不需要操作室,设备以架空安装,也可多层组合。 ② 净化程度高,悬浮物去除率达 90%以上。 ③ 它结构巧妙,溶气效率高达 90%,体积仅为一般溶气系统的五分之一。 ④ 表面负荷高。 ⑤ 安装维修费用低,易于清扫 等优点。 气浮系统设置一套,池体为钢砼结构,有效尺寸为: Φ 5000 1500mm。 表面负荷为 /m2h。 混凝沉淀池 本工程主要采用 混凝沉淀的方法对废水中超标的 SS 进行治理。 混凝沉淀池采用 带有 斜板的 平流式沉淀池。 共设置 1 座,钢砼结构,有效尺寸为: ,有效面积为 54m2,表面负荷为 /m2h。 4 处理工艺设计 13 中间水池 处理至此,经处理的废水以可达到排放的要求,可以直接排放。 如需回用,再继续进行后续处理。 中间水池用来对后续处理的废水进行存放。 中间 水 池设置一座,钢砼结构,有效尺寸为: ,有效容积 90m3。 清水池 清水池用来对回用的废水进行储存。 清 水池设置一座,钢砼结构,有效尺寸为: ,有效容积 90m3。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用来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简单的 脱水处理。 浓缩后的污泥用污泥泵提升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干化处理。 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进行二次处理。 污泥浓缩池设置一座,钢砼结构,有效尺寸为: ,有效容积 90m3。 b)、生活废水: 格栅井 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其中的块状、带状悬浮物容易积累,堵塞工艺构筑物和设备、管道等,因此需要优先处理。 设置格栅拦截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格栅井设置 1 座, 钢砼 结构,平面尺寸 : ,有效水深。 调节池 2 由于此污水的水量和水质随时间变化很大,污水处理站需有足够的 调节容量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设置废水调节池,以保证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调节池内设置水下曝气装置间歇曝气以避免调节池底部沉泥,曝气系统采用新型穿孔曝气管,该曝气系统克服了微孔曝气易堵塞、对水体紊动能力差、难维护、造价高等缺点,并很好地改善水气传质效果。 为保证调节池内水量及水质的调节及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埋深,在调节池出水处设置污水提升泵,提升泵采用潜水泵,共 2套, 1 用 1 备。 污水经泵提升后流至后续处理池。 调节池 2 设置 1 座,流态为推流式,钢砼结构,尺寸: ,有 效水深 ,调节容积 230m3,设计调节时间。 在调节池 2 内设置曝气系统,采用鼓风曝气方式,主要起以下主要功能: 1)避免悬浮物的沉降; 2)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与累积; 4 处理工艺设计 14 3)提高后续构筑物的去除效果。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为钢砼结构,设置 1 座,流态为推流式,尺寸 : ,有效水深 ,容积为 120m3,设计流量停留时间 4hr。 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搅拌机进行搅拌。 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填料。 好氧曝气池 好氧曝气池为钢砼结构,设置 1 座,流态为推流 式,尺寸 : ,有效水深 ,容积为 206m3,设计流量停留时间。 好氧 曝气池 内设置曝气系统。 好氧曝气池内设置生物填料 二次沉淀池 污水经好氧池处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悬浮固体,设计采用 竖 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竖 流式沉淀池具有沉淀效果好,施工简易等特点。 二次沉淀池为钢砼结构,设置 1 座, 尺寸:。 二次沉淀池内部设置 气体装置及中心导流桶。 出水池 出水池为钢砼结构,设置 1 座, 尺寸为:。 污泥 池 污泥池设置 1 座,钢砼结构, 尺寸为:。 设备房 考虑将两类废水的设备房设置在一处。 设备房包括风机房、控制值班室 、 化验室、 污泥压滤间及加药间 共 五 间, 砖混结构,平面尺寸为:。 风机房用来放置风机; 控制值班室用来值班及安置控制柜; 化验室用来对处理前后的污水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COD、 SS、 BOD、pH、氨氮、总磷、大肠杆菌等项目); 污泥压滤间用来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 加药间用来放置絮凝剂及消毒剂的发生及投机装置等设备。 4 处理工艺设计 15 主要处理设备一览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性能参数 一、生产废水处理所需 主要 设备 1 调节池 1 泵 80WQ50103 2 台 Q=50m3/h, H=10m, N= 2 加药装置 BJYII 1 套 含计量泵及搅拌机 3 气浮系统 BQFII 1 套 Φ5000 1500mm 4 砂 滤 器 BGLII 2 台 Φ1500 3500mm 5 活性炭吸附器 BTLII 2 台 Φ2020 3500mm 6 过滤提升泵 80ZW5060 2 台 Q=50m3/h, H=60m, N= 7 污泥螺杆泵 G301 1 台 Q=6m3/h, H=26m, N= 8 刮 泥 机 BGN6 1 台 N=, L=6m 9 污泥压滤机 XAJZ20 1 台 S=20m2, N= 10 二氧化氯发生器 WJ1000 1 台 Q=1000g/h 二、生活废水处理所需主要设备 11 毛发收集器 BSJF3 1 台 Q=40m3/h 12 机械格栅 BWG1000B 1 台 B=, b=5mm, =70 13 调节池 2 泵 AS302CB 2 台 Q=40m3/h, H=10m, N= 14 鼓 风 机 SSR125 2 台 Q=, H=5m, N=15KW 15 曝气系统 RBQ10 3 套 用于调节池、曝气池及污泥池 16 潜水搅拌机 2 台 N= 17 生物填料 THZⅡ 200 m3 18 气提装置 AL10 1 台 Q10m3/h, H= 19 中心导流桶 BDL300 1 套 20 布水系统 BBS30 1 套 21 集水系统 BJS30 1 套 22 控制柜 RDKⅡ 1 套 PLC 5 高程设计和总图设计 16 5 高程设计和总图设计 高程设计 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站采用地下式,设备房采用地上式。 污水经过调节池一次提升,然后重力流经各个处理构筑物直至排放。 设计标高 污水处理站周围室外地坪的相对标高 177。 总图设计 污水处理站占地为 :生产废水 占地 平方米 ;生活 废水 占地 平方米 ;设备房占地 平方米。 周围设置道路,同时根据施工范围,并通过装饰工程,与周围原有建筑物协调。 6 建筑、结构设计 17 6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 污水处理站由处理构筑物和设备房组成。 充分注意环境的美化及建筑造型,尽量做到建筑物实用与观赏为一体,艺术与技术为一体,为与周边环境协调,处理构筑物上部种植绿化带。 设备房的外墙采用面砖和涂料装饰,外墙面以红、白为主色调,配以其它颜色以强化细部处理。 整体建筑造型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 鼓风机房的门窗采用隔声门窗,内墙设置隔声装置。 根据本 工程的规模、建筑等级,并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设计设备房的装修标准 设备房装修标准 序号 名 称 做 法 1 地 面 水泥砂浆打底、面贴防滑地砖 2 内墙面 水泥、石灰、砂浆打底、石灰砂浆批面,刷乳胶漆 3 踢 脚 水泥砂浆打底,瓷砖贴面 200 高。 4 天 花 水泥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批面,刷乳胶漆 5 门 窗 塑钢窗,塑钢门 ,木门,无框玻璃门,局部采用镀膜热反射玻璃 6 外墙面 水泥石灰砂浆打底,仿石面砖密贴,或刷外墙乳胶漆。 结构设计 结构形式 拟建的构筑物, 本着安全、经济、利于施工及结构合理的原则选择结构形式。 本工程构筑物设置于地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材料选用 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 C25砼。 基础垫层采用 C15。 水泥采用≥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钢材采用 Q235A。 7 电气、仪表及监控系统 18 7 电气、仪表及监控系统 电气设计 供电形式: 本工程为污水处理站,采用低压 线供电。 结线形式: 一路进线接入低压进线柜。 用电负荷 设备用电负荷估算表 表 711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装机功率 (KW) 能耗 (KWh) 一、生产废水处理部分 1 调节池 1 泵 2 台 2 2 加药装置 1 台 1 3 气浮系统 1 套 1 4 过滤提升泵 2 台 2 5 刮 泥 机 1 台 1 6 污泥 螺杆 泵 1 台 1 7 污泥压滤机 1 台 1 8 二氧化氯发生器 1 台 1 9 合 计 二、生活废水处理部分 10 调节池 2 泵 2 台 2 11 鼓 风 机 2 台 2 12 潜水搅拌机 2 台 2 13 机械格栅 1 台 1 14 合 计 照明系统 设计照度标准表 表 721 序号 照明场所 照度 ( Lx) 1 风 机 房 100 2 值 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