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h型钢的通用工艺内容摘要: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零件对角线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应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注: t 为切割面厚度 3. 切割变形的控制 自动切割机在一次多条切割时,钢板最边上有一条应有一个切割工艺边,这个边宽视被 5 切割钢板厚度而定。 一般厚度小于 10mm 时,留 10mm 为佳;厚度大于 10mm 时留有15mm 左右。 宽度小于 180mm 的翼板下料时除采用第一种切割工艺措施外,还应采取端部留 30mm连体,长度每隔 5m留一连体,总长度切割完后, 用手工气割将连体切开。 四、 H 型 钢 组 对 1. 组对前的准备工作 对组对的工艺条件进行复核(包括设备、各种工具的完好状况和工艺环境等) 对上道工序转来的半成品板材进行相关质量复核,不符合组对条件的严禁进入组对生产线。 对上道工序转来的半成品板材查验生产编号标记,进行分类堆放,并对明显疑点进行复核。 对有对接缝的半成品板材,按图号、工厂编号,将接口位置分类交错摆放,保组对时翼板与腹板接口错开。 对半成品板材严禁水平吊装。 料场每隔 ,而且表面应平整,高度无明显差异,严禁用铁料作垫。 气割后的熔渣应彻底清除,尤其腹板切割时的缺陷应在组对前用角磨机磨平后方能组对,以保证 H 型钢几何尺寸的准确性。 对生锈以及钢材表面氧化严重的翼缘板在组对前应在宽度中心处用角磨机打磨,宽度50~60mm,保证组对后,两行焊道无锈和氧化皮等,以确保焊接质量。 全熔透焊接要求的焊缝,对大于等于 10mm厚的腹板要开坡口,如图中有要求,则按图中要求开坡口,如图中没有要求按表 6 中的要求执行。 表 6 埋弧焊焊接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mm) 6 2. H 型钢的组对 对半成品表面曲度超差的板材应进行矫正后再进行组对,严禁超应力组对。 组对时应注意对接的翼缘板和腹板的焊缝的相互位置,其翼缘板和腹板的对接焊缝相距应大于 3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长度不应小于 600mm。 不允许有沿着腹板方向的拼接焊缝。 如图纸有特殊规定,按设计图纸规定执行。 待组对的翼缘板与定位夹辊应接触均匀,压力适宜。 组对时,应首先摆正组对件的位置,与纵向组对移动轨迹相平行,前后偏置不超过100mm。 认真调整各导向工定位夹辊,使工件正确定位,并能纵向移动自 由,无阴碍,其组对尺寸和形位公差应符合工艺规范的要求。 定位前的导向辊不得任意拆除,其导向高度应大于 H 型钢高度的 2/3。 进行 T 组对时,上辊应有相应的沟槽,进行 H 型组对时上压辊为平辊,严禁使用带槽的压辊。 3. 定位焊要求 定位焊的高度不得超过焊缝高度 2/3;设计有坡口的,组对点焊,其点时高度不应超过坡口尺寸。 定位焊间距以 200mm为宜,偏差不超过 20mm,而且两端面必须点焊。 严禁在焊缝区外的母材上引弧,在坡口内引弧局部面积不得留下弧坑。 7 定位焊缝应熔焊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和夹渣现象出现。 在每根 H 型钢组对 之的同时,在两端部必须设引弧板和收弧板,尺寸及规格见第 2 条。 五、 H 型 钢 的 焊 接 1. 采用单臂焊接机或埋弧自动焊机。 首先应对上道工序的半成品进行复核, H 型钢的允许偏差如表 1 12 所示: 焊前详细阅读钢结构总说明,并严格按总说明中的要求执行。 如焊角高度,焊接质量等级等。 焊前应确定 H 型钢合理的焊接工艺,防止焊后变形过大。 对双面非对称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后焊浅坡口侧、最后焊完深坡口侧焊缝隙的顺序; 对于双面对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