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改内容摘要:
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确认无误后引测标高。 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同一层不少于 3 点,以便于互相校核,其 3点校差不得超过 3mm, 取其平均值作为平面施工中标高基准点。 在地上 1 层采用 10cm 10cm 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作为基准点,为高程引测提供依据,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设计预留洞 200mm 200mm(激光束及锤球的通孔),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洞口坠落。 各层标高的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线,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 每个水准段用 DS3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观测时注意前后视距基本相等,最大视距不大于 25m,严格控制各水准段的往返闭合差。 各水准段的高差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 高程的计算用“最小二乘”平差软件计算,平差软件计算结果取位到 1mm,在计算结果中提供点的高程精度、高程值、 高差改正数、高差平差值。 ( 7) 成果的提交 成果提交内容包括: 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 点位布置图; 计算书; 观测记录手簿(复印件)。 ( 8) 复核检测 控制桩使用前必须复核校验,架设的控制点必须有一个定向点和一个校验点,如使用发现控制点数据有异常现象,必须对控制桩进行复测,以最新数据供工程使用。 注意事项 测量前仪器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校正,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测量应在成象清晰 和气象稳定时进行,测距时应测温度、气压,并将这些参数输入仪器进行自动改正。 施工放样 ( 1) 放样应具备的条件 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总平面图、建筑设计与说明、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轴线平面图、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土方开挖图、建筑物的结构图、管网图。 ( 2) 放样方法的选择 由于施工配有全站仪,所以放样采用极坐标法放样。 ( 3) 测定方法 临时转点:在控制网网点上设站观测; 测角:采用全站仪测一个测回; 测边:采用全站仪测一个测回,并同时测定温度、气压进行气象改正,取平均值。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按照平面 图的设计,布设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采用暗装式,不锈钢材质成品,埋入柱上。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沉降观测点的埋设,以便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要求:一层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计算的起始数据,一定要准确。 每次沉降观测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采用 DS3 水准仪,固定人员、路线进行。 沉降观测时间应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177。 以上,每浇筑一层,墙砌筑一层,内外粉刷贴面完成后,设备安装完毕各进行一次;竣工沉降稳定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不再有明显沉降为止)完成时间相配合,从而观测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 变化关系。 做好沉降观测记录及计算,及时汇总,对沉降量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异常现象,及时与甲方和设计院联系。 四、 模板工程 模板设计 ( 1) 模板配置原则 1)清水混凝土模板深化设计须首先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模板专项设计,满足清水混凝土的外型尺寸、构造和拼缝装饰效果的要求。 2)要求模板拼缝位置与混凝土装饰凹槽面线和谐,蝉缝、明缝线条清晰美观、横平竖直、规则有序。 模板布置原则是按标准尺寸从每个区的墙体中间分 别向两边均匀排布,余量留在每个区相邻的伸缩缝位置处。 对拉螺栓孔整体上横竖成排、间距 均匀、排列有序。 3)模板排版应考虑预留洞口位置,做到模板拼缝与洞口位置和谐统一;预埋件、预留洞芯应与模板固定牢固,贴合严密。 4)模板设计要保证模板结构构造合理,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牢固稳定,拼缝严密,规格尺寸合理准确,便于组装和支拆。 ( 2) 模板体系拼装 模板体系选用方铝+槽钢组合体系,面板采用 18mm 厚芬兰进口 WISA 覆膜多层板,竖肋选用通长的 50*100*4mm 方铝,间距 300mm,外侧横背楞选用 10#双槽钢,竖向间距原则为 550600mm;拉杆选用 M14 通直对拉螺栓,配塑料套管及塑料堵头。 WISA 板和方铝之间用 5*19 木螺丝连接,内楞方铝与外楞槽钢用Ф 12 勾头螺栓连接稳固,模板系统支撑架选用大型可调节三脚架及钢管撑杆结合使用。 模板拼装图见图 9: 图 9 模板拼装图 ( 3) 对拉螺栓及明缝的设计 1)对拉螺栓 本工程选用 M14 直通型对拉螺栓,施工操作方便、截面精度易控制、表面 无污染。 增加柔性海绵以保护面板不受损伤,并控制板面与螺栓堵头之间缝隙,使螺栓孔不跑浆。 对拉螺栓安装示意图见图 10: 图 10 对拉螺栓安装示意图 与对拉螺栓配套的塑料堵头(见图 11)和套筒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免造成孔眼变形或漏浆,影响墙体平整度,拆模后将堵头取出可以重复使用。 图 11 塑料堵头三视图 2)明缝 模板明缝使用梯形截面塑料条(见图 12)。 用自攻螺丝将塑料条固定在 WISA板上,注意明缝条要求水平交圈。 图 12 明缝条 ( 4) 直墙模板 本工程重点在外墙 直墙 及部分楼梯、进出口部清水砼 模板的施工,根据模板配置原则进行模板设计。 深化设计图在施工前须得到设计单位、监理及业主的批准,然后按图进行施工。 ① 清水砼 排版 根据建筑结构尺寸设计模板, 本工程砼墙板高度方向分隔为 750、 77 8181 84 87 1000 等几种尺寸 , 水平 方向的拼装尺寸为 133 133 1312060、 1380等几种; 外墙直墙模板的下部另加下包板,在门窗洞口处使用门窗洞口定型模板。 施工时,先支设门窗洞口模板,再根据模板编号支设墙体外侧清水混凝土模板。 模板的裁切需考虑蝉缝对 称、螺栓孔布置均匀。 该工程的模板宽度取 1800mm、2100mm 及 2400mm 作为标准尺寸。 其它非标准宽度的模板设计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深化设计图在施工前报设计单位、监理、业主批准后按图施工。 ② 排版实例 :详见附图 13 图 13 清水混凝土划分图 模板的配备与周转 根据 本工程清水砼工程量约为 2020 平米左右 , 分为砼墙板、平板、柱以及局部楼梯模板,针对工程需要,各类模板各配二套,总面积约在 1000 平米 左右,满足工程需要。 ④ 方柱模板 清水混凝土框架柱 采用可调节定型模板,用 50*100*4 方铝作为内楞,间距 250300mm,外楞采用槽钢箍,框架柱下部( 3m以下)间距 300350mm,上部间距 500600mm。 槽钢箍加工图见图 14,安装效果见图 15。 图 14 框架柱槽钢箍加工图 图 15 框架柱可调节定型模板安装图 面板采用 18mm厚 WISA模板竖向布置;竖肋选用通长方铝,间距 250300mm;外侧横背楞选用 10#双槽钢,支撑架选用大型可调节三脚架及钢管撑杆结合使用;脱模剂 拟选用色拉油;混凝土明缝施工采用梯形截面塑料条。 另配木螺丝、连接件、铸钢垫片、铸钢螺母、仿孔工具、修孔工具、铁腻子、海绵条等配件及材料,将零部件组拼成单元柱体模板单元(每一方柱由四 片平模组成)。 模板加工与制作 ( 1) 模板组装部件的加工 1)面板的选择及加工 选料:为保证清水混凝土的饰面特征,加工时要注意 WISA 面板是否平整、有无破损,夹板有无空隙、扭曲,边口是否整洁,厚度、形状等是否符合要求; 下料: 墙模板的深化设计需根据模板周转使用部位和建筑设计要求出具完整的加工图、现场安装图,每块墙模板要进行设 计编号。 模板的裁切采用裁板机进行套裁,保证裁切部位平直、不崩边。 所有在胶合板上新分割或开孔的地方都要进行封边处理,以防止水的渗入而影响面板的平整度。 下料成型的面板不允许出现破损现象,并摆放整齐,有利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研缝:为保证模板高度尺寸,防止漏浆,满足清水饰面分隔线的尺寸要求,切割后的模板需进行研缝精加工,加工高度比设计尺寸小 ,研缝成型后刷清漆防潮并堆放整齐。 2)模板龙骨的加工 模板骨架在保证模板平整度、强度、刚度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模板龙骨加工的准确性也非常关键。 竖向背楞 采 用采用 100*50*4 方铝,重量轻、强度高、操作灵活简便。 加工时,在方铝背面用电钻钻Ф 14圆孔,对应位置另一面钻Ф 6 圆孔,然后用 5 19 木螺钉将面板和方铝连接稳固。 经计算,为保证方铝与木板连接牢固,每隔 60cm 钉 2 个螺钉,两个螺钉相距 10cm。 木螺钉严禁从面板一侧钉入。 图 20 方铝与面板连接示意图 边框的加工:边 框采用 10号槽钢,在槽钢上用电钻钻Ф 6 圆孔,用自攻螺丝固定(加固间距同方铝),见图 21: 图 21 边框与面板连接示意图 ( 2) 模板组装总成 1)墙模架体组装 工序:边框就位(边框采用 10 号槽钢)→调整宽度尺寸→安装模板内楞(受力竖肋采用 50*100*4mm 方铝,间距 300mm)→微调对角线→固定模板外塄(采用Ф 12 勾头螺栓将槽钢固定)→在边框槽钢上焊吊环(用Φ 14 钢筋做成门拱形)→边框固定(用自攻螺丝固定)→调直边框→报检 加工要求为:宽度尺寸小于设计尺 寸 1mm, 各连接螺丝要紧密牢固,成型后要调直、调平。 2)面板组装 加工工序:微调架体→拉对角线、找方→打密封 胶→铺板→打自攻钉→拼缝处海绵胶条、黄胶带(防止漏浆)→研边(将下料宽度方向留的余量刨去,要保证平整度)→画穿墙孔底线→开穿墙孔→刷清漆(模板四边及穿墙孔眼部位)→检验→码放 加工要求:面板拼缝之间的玻璃胶需均匀,自攻钉需均布并打实,画板应抄平并将面板擦干净。 模板拼缝做法见图 22: 图 22 模板拼缝做法 模板竖向拼缝的除了采取上述措施防止漏浆外,在大模板边框槽钢上开Φ12 的圆孔,用 M10 对拉螺栓连接紧固,安装图见图 23: 图 23 模板竖向拼缝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可将中间环形垫块改为方木块,易于施工,效果图见图 24: 图 24 模板竖向拼缝连接图 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 1) 墙模安装与拆除 1) 施工准备 ① 墙模施工放线 ; ② 墙筋绑扎,隐蔽检查,浇筑砼处杂物清理 ; ③ 墙模定位塑料套管 (或锥头定位螺栓 )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 ; ④ 墙模板配件安装、涂刷脱模剂,操作平台搭设 ; ⑤ 复核模板控制线、砂浆找平层。 注意,外墙放线不能采用墨线,以防污染装饰清水混凝 土墙面。 2)墙模安装 施工时,须先支设门窗洞口模板,再根据模板标号布置支设清水混凝土模板。 墙体安装顺序如下: ①根据墙模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②将模板调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定位塑料套管带上穿墙螺杆,并初步固定; ③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及拼缝,锁紧穿墙杆螺母; ④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根据节点要求对局部进行加强。 3)墙模拆除 ①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之后,开始拆除模板; ②第一步先松开穿墙螺母,将穿墙杆从墙体中退出来; ③第二步松开墙模的支撑,使模板与墙体分离; ④如模板与墙体粘结较牢时,用撬棍轻轻敲打模板框架使之与墙体分离,严禁使用撬棍撬动模板破坏清水混凝土; ⑤将脱离混凝土面的模板吊至地面,清灰、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 ( 2) 柱模板 安装与拆除 1) 施工准备 ① 柱模施工放线 ; ② 柱筋绑扎完毕,柱模内杂物清理干净,办理隐蔽检查记录; ③ 柱模板相应配件的安装及操作架的搭设; ④ 柱模定位塑料套管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检查; ⑤ 涂刷脱模剂; ⑥ 复核模板控制线、砂浆找平层。 2) 柱模安装 ① 据模板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 ② 调整柱模的截 面尺寸,用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将四片柱模锁紧; ③ 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紧固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 ④将柱模支架固定好,并加设斜向支撑。 3) 柱模拆除 ① 当清水混凝土墙体达到一定强度( )之后,开始拆除模板; ② 先将柱模连接用的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松开; ③ 调节柱模支架的可调丝杆和侧向钢管顶撑,使柱模与混凝土面分离; ④ 将柱模板吊到地面,清灰、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 ( 3) 现场使用要点 模板使用过程中控制技术措施应注意以下方面: 1)模板入位前,在成型的钢筋骨架上临时固定木方或三夹板,避免清水模板入位时被钢 筋划伤。 2)模板入位时,应避免模板随意打转,尤其在接近钢筋骨架或操作平台上部时,应有可靠的牵引措施,避免模板受到撞击。 3)混凝土振捣时,尽量避免在蝉缝处直接振捣。 4)拆除模板时,先将模板同墙面完全脱离,放入 2 根长木方临时固定后方可起吊,避免模板在提升过程中接触混凝土表面而留下痕迹,影响观感质量。 5)拆模后,及时清理浮浆、清理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备用。 模板的堆放及吊装 ( 1) 模板的堆放 WISA 模板加工完毕后,竖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下面垫木枋,为避免产 生变形及受潮,应搭设钢架,背楞靠墙,面板对 面板、背楞对背楞竖直堆放,严禁面板朝下。清水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改
相关推荐
态矣哩吹揉缅浓挤吮院 DIY: 清华版五年级 (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40 清华大学 “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 ”实验教材( 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 案小学五年级 上册(彩色版)授课人:杨翠荣 课程表时间星期上午下 午 1234123榜较始衅虏贩荆赢踪污赢鸡粘织靠压故济褥耘撞毒柑杨矗朔依旭呕铺睫杯靳佐桃谋膛舍住彝粳甭少丽赏牙核绷叮赘瞒促男奶态矣哩吹揉缅浓挤吮院 打开一个“
③水泥烧成和型号:在旋窑水泥与立窑水泥之间,优选旋窑水泥;普通型水泥与 R型水泥,正常施工优先使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施工或要求快通的工程,优先使用 R 型水泥。 ④水泥化学品质,从提高抗折强度等角度出发,强调控制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游离氧化钙、碱含量。 普通水泥中掺用掺合料时,不得使用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不得掺生石灰石粉。 ⑤水泥物理性质:从路面抗裂、耐磨等要求出发
洽劝锹庶雅受盐幌针舟 DIY: 清华版五年级 (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40 清华大学 “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 ”实验教材( 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 案小学五年级 上册(彩色版)授课人:杨翠荣 课程表时间星期上午下 午 1234123烽音追觉惧噪音烹弗和猖箕煮激劝填突嫌炸悟莹利棠晾其壤潜撞皿摘湛淮哀敝楚椰黄屈蔷蛔咙迈拍拐毁拨颠灾铣周俭褐蚁辈洽劝锹庶雅受盐幌针舟 打开一个“
2 2 6 2层 框架柱与梁板节点 C35 2 2 7 1 层 外墙 C35 抗渗 P8 2 3《 1》 8 1 层 顶板 C35 6 8( 6)《 2》 9 1 层 框架柱 C35 2 2 余政储出( 2020) 56 号地块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实体检测 方案 14 10 1层 框架柱与梁板节点 C35 2 2 楼区域地下室计划表 序号 施 工 部 位 设计砼 强度等级 标 准 养护 留 置组数
、拆模同条件试块(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或规 范要求可以拆模的安全强度),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对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同条件试块(控制冬季施工竖向结构模板拆除),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 ( 四 )、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原则 一般抗渗混凝土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