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基础套箱围堰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便捣固。 预制时,应确保模板不滑移、不变形,特别是两节连接处,应确保尺寸准确。 b.设置滑道 从 预制场至河内一定距离设置滑道,滑道需伸入一定水深的河内,以满足龙门浮吊的吃水要求;滑道设 0. 5%的纵坡,以便围堰下滑。 待围堰节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千斤顶将其顶起,将滑道延伸至其下,推入运输平车就位并固定好,然后将千斤顶放松,使围堰节落到运输平车上,再解除平车制动,用卷扬机牵引至水上滑道。 在拖拉时为防止失控,在围堰后方设一台小吨位卷扬机控制溜车。 d.浮运定位 利用平驳或浮箱组拼空腹式龙门浮吊,然后拖至滑道位置,利用4 个吊构将围堰平稳吊离滑道,进入水域后缓慢放松吊绳,尽量降低其重心,然 后用缆绳将四角拉紧,利用 2 艘拖船或机动舟牵引,与定位船连结,退出拖船,利用锚绳进行定位。 e.围堰的下沉与拼装 由于薄壁围堰重量较轻,在流速较大的情况下极易偏移,因此,最好先在其墩位上下游设置定位桩,引导围堰下沉。 围堰下沉至接近河床时,潜水员下水清理刃脚处的卵石并大致磨平,然后用吸泥机吸泥,使其落于基岩上,再用编织袋装干硬性水泥砂浆刃脚垫平。 底节围堰就位后进行临时锚碇,然后沉放第二节围堰外壁,对位后穿螺栓连接。 之后沉放内壁,将刃脚处填塞找平。 两壁间吸泥干净后,在两壁间灌注封底混凝土。 围堰封底后,再依次沉放其 余内壁,直至设计标高,最后在内、外沉井间填充砂砾石。 3.应用实例 X 特大桥,位于赣江中游, 1 号~ 6 号墩位于主河道上,水深 10~15m, 2 号、 3 号墩处覆盖层 2~ 4m,为中密饱和的粗砂夹卵石。 本着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和资源、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和通航要求等因素,经比选,位于主航道的 2 号、 3 号墩采用双层薄壁钢筋混凝土围堰进行施工。 围堰外壁为圆端形,长 20m,宽 16. 34m,壁厚 20cm, 采取分节预制,节长 3m,节间法兰连接。 内壁为矩形,长 ,宽 13. 4m,壁厚 20cm,框内设十字形隔墙。 内、外沉井预制好后,按先外后内的顺序逐节下水浮运拼装,内外壁之间填充混凝土及砂砾石,组成挡水围堰。 围堰构造如图 4 所示。 四、钢套箱围堰 近年来,由于钢材价格的下降,以及钢结构加工、运输、下沉方便等方面的优越性,钢套箱 围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型深水桥梁的基础施工中。 1.结构形式和特点 钢套箱围堰按形状可分为矩形(圆端形)和圆形,其中每种围堰又有单壁、双壁以及单双壁组合式钢围堰。 圆形围堰,由于在水压力作用下,只产生环向轴力,可不设内支撑,因此能够提供足够。深水基础套箱围堰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拆模同条件试块(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或规 范要求可以拆模的安全强度),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对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同条件试块(控制冬季施工竖向结构模板拆除),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 ( 四 )、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原则 一般抗渗混凝土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 2 6 2层 框架柱与梁板节点 C35 2 2 7 1 层 外墙 C35 抗渗 P8 2 3《 1》 8 1 层 顶板 C35 6 8( 6)《 2》 9 1 层 框架柱 C35 2 2 余政储出( 2020) 56 号地块 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实体检测 方案 14 10 1层 框架柱与梁板节点 C35 2 2 楼区域地下室计划表 序号 施 工 部 位 设计砼 强度等级 标 准 养护 留 置组数
体强度、承载力等进行检测。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四、静压注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 现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 质安员、施工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质安员为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安全生产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施工员为所管辖的职责范围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
筑过程中另行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用木槌敲击钢模进行检查,从声音的沉闷来辨别内部砼密实,以确保外墙密实,避免地下室渗漏发生,另二个小班组负责内墙浇筑,要求相互密切配合好,特别是交叉搭接部位不发生漏振,确保主体结构牢固可靠。 ,分层厚度4005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时应先浇梁后施工顶板,顶板采用斜向赶浆法自西向东浇筑,随捣随抹平,顶板砼可先用插入式振动器基本捣实,然后再用平板振动器复振
就得一直工作, 一般工地都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食宿、交通都极为不便,常有人错过吃饭时间,饿着肚子继续工作 ,从而 保障了泵送工作的顺利开展 ; 生产上,全员 齐心协力 ,合理利用双站 5 条生产线,确保各工地的按时开盘及不间断供料,完成了公司月生产 11万 多 方的最高纪录 , 半年累计生产混凝土方量 60 万 4 m3。 六、 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 , 管 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新站的增设,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