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捣施工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筑过程中另行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用木槌敲击钢模进行检查,从声音的沉闷来辨别内部砼密实,以确保外墙密实,避免地下室渗漏发生,另二个小班组负责内墙浇筑,要求相互密切配合好,特别是交叉搭接部位不发生漏振,确保主体结构牢固可靠。 ,分层厚度4005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时应先浇梁后施工顶板,顶板采用斜向赶浆法自西向东浇筑,随捣随抹平,顶板砼可先用插入式振动器基本捣实,然后再用平板振动器复振,以确保楼板砼既平整又密实。 :在浇捣砼之前,将楼层标高用卷尺及水准仪由标高基准点引测至板面柱钢筋上,离板砼面50厘米用红油漆涂红做好标志,在浇筑时利用此标志,由砼工在各柱子间拉线控制底板混凝土的厚度。 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浇筑中必须做到精心施工并严格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a、施工缝按设计要求采用3㎜厚钢板止水带抗渗,高出基础地板面300mm以上,二侧必须用扣件或拉筋与外墙板连接牢固,确保位置正确。 b、施工缝两侧的砼浇筑时,应严防漏振和底部“吊脚”,为此底板上翻部位砼应在底砼振捣完毕,(此时砼已减少塑性,开始收水,有少量的凝聚力,但砼尚处于初凝以前),然后进行浇筑。 浇筑时,安排经验丰富的砼工专人负责,认真地加以振捣(不得漏振、不得强振),必要时可采用小铁棒人工辅助振捣,但务必达到密实,上翻部位两侧的底板允许略高2030mm,并待砼初凝以后再凿除,以确保密实和有效防治“吊脚”缺陷。 c、施工缝的表面砼应适当毛糙,在墙板支模前,应派专人将表面浮浆和疏松的石子仔细清除干净,并经质量管理人员和业主(总监)等人验收合格,方准墙板支模。 d、墙板砼浇筑时,振动机头子应将止水带两侧的砼均振捣到位,不得遗留。 e、模板安装时,止水带必须增设直径14MM的对销螺栓拧紧加强,使模板与底部砼紧贴,避免水泥流失较多。 、施工缝施工 、施工缝设置结构整体受力和抗渗的较薄弱环节。 地下室等结构的整体受力牢固和抗渗有很高的要求,认真做好施工每步节点,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缝采用钢筋和双层密目钢丝网,双层钢丝网的钢筋骨架主筋采用双向ф14 @150,其中竖筋的长度根据底板砼保护层厚度进行计算,并与底板上、下层横向主筋进行绑扎,后浇带、施工缝左右两侧竖向及高度的中心横向各设置一根,并与上下层横向主筋电焊固定,作ф14@ 150双向钢筋的支撑骨架,然后再包扎网眼为1—2mm的密目钢丝网一层。 施工绑扎时由于底板上层钢筋密集,难于人员进入绑扎双层钢丝网,所以底板上皮的局部纵向(长向)钢筋可每3根中,除1根应与后浇带、施工缝骨架钢筋进行绑扎形成临时骨架外,其余2根可暂时性紧贴和集中吊放在左、右两侧,以形成400—500mm左右的施工操作空间,待后浇带、施工缝钢丝网绑扎成形后,再按设计要求重新分均匀间距绑扎好上皮纵向主筋。 . 后浇带、施工缝两侧范围内不准直接下料,砼下料处逐步流淌和振捣后输送过来。 . 后浇带、施工缝两侧范围内的砼振动器必须采用功率较小,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大功率的插入振动器不得在此范围内使用。 ,后浇带两侧应当砌筑120mm以上砖砌矮墙挡水并加木盖板临时封闭,以避免垃圾和雨水(含施工用水)进入后难于清理,以确保后浇带内的干净和二次浇筑质量。 砼后浇带、施工缝的第二次封闭连接浇筑时间原则上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1)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浇筑:  a、浇筑前应制定浇筑计划,检查后浇带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部位应清理干净。 b、当施工中遇到雨、雪、冰雹需留施工缝时,对新浇混凝土部分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当出现混凝土已硬化的情况时,应在其上铺设30mm~50mm厚的同配合比无粗骨料的膨胀水泥砂浆,再接着浇筑混凝土。 c、超长的板式结构采用膨胀加强带时,应根据后浇带的构造形式,按规定顺序浇筑。 在浇筑前,应将先期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充分湿润。 d 、水平构件应在终凝前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三次抹压。 2)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  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暴露在大气中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潮湿养护,常温施工时,可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并定时洒水、铺湿麻袋等方式。 b、在冬期施工时,构件拆模时间应延至7d以上,表层不得直接洒水,可采用塑料薄膜保水,薄膜上部再覆盖岩棉被等保温材料。 上部主体结构砼施工本工程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形式和施工做法与地下室基本相同,工作量较大,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工作集中在上层主体上,上部结构的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除按地下室施工要求进行外,重点补充以下几点。 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立即按设计要求做好初次沉降观察记录,以后每施工完一层即进行观测记录一次,并对每沉降点的上方做好妥善保护,以免钢管、模板等材料不小心下坠后冲击变形,影响数据的正确性。 为大楼的竣工提供正确的沉降数据。 将主楼的主、辅定位线(纵横向各设一条)正确的引测到顶板的预埋钢板上,采用垂准仪控制准确地向楼层引测,以确保主楼的尺寸和垂直度 大面积楼面板由于板厚相对较薄,采用优质九夹板等大型轻质板材支模,搁栅间距控制在300350mm以内,以保证平直和施工进度。 ,应先在施工缝交接处的外墙面上(离上口10—20mm)粘贴20mm宽、3mm厚泡沫柔性单面胶垫层,然后安装模板,并收紧对销螺栓,使模板与混凝土外墙面紧密贴实。 内墙模板安装后,底部缝隙应提前1—2天用水泥砂浆嵌实,并在外部增设木压条支撑加强,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的流失,造成根部混凝土麻面、孔洞、疏松、烂脚等现象的出现,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浇筑方案除按地下室外,还应注意由于楼面板中钢筋小,所以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板面负钢筋的位置的正确性,避免受施工操作人员踩踏后严重变形,其防治方法为:A、加强教育管理,使操作人员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钢筋位置,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踩踏;B、在人员频繁出入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搭设运输道对板面钢筋加以保护;C、增加钢筋小撑马来确保上面负钢筋的位置正确性;D、安排好钢筋工在浇筑砼前以及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整修,以确保主体结构牢固。 ,应沿主体结构管道井弄或外脚手架的内立杆向上安装1寸自来水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用水,同时沿管道井笼竖向布设和保护好电缆线,并引入到各楼层,每个楼层应分别设置照明和动力电箱各一只,不得混合使用。 ,为防止砼发生离析,需要配备砼串筒进行布料,确保布料均匀,无离析产生,有效保证砼灌筑质量。 楼层顶板适宜和墙柱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其优越性不仅可以大大加快施工进度,而且也减少了施工缝的清洗和修凿等处理难度,减少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但施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防止因竖向结构发生沉陷和收缩而导致顶部细微裂缝的产生,浇筑时应按规范要求在竖向结构浇筑完成后应采用适当间歇施工的方法,(或者采用二次复振的方法加以处理),以避免细微收缩缝的产生,确保结构质量。 平板砼的标高控制:在浇捣砼之前,将楼层标高用卷尺及水准仪由标高基准点引测至板面柱钢筋上,离板砼面50厘米用红油漆涂红做好标志,在浇筑时利用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