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关于提升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内容摘要:

养、聘用与评价机制。 建立由 1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 15名 “双师 ”素质教师及 18名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三、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为桥梁,加强与汽车行业的合作,构建 “双向服务、互利互惠 ”的机制,增加校企共建互动平台数量。 采用 “校企结合,工学交替 ”模式,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作用。 完善 “+++”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 3 个学期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第 4学期到企业进行企业实践,第 5学期回校继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第 6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完善现有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 8 和校外半年工学结合的生产实习,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实现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 1) “校企一体,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一体,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模拟或真实企业环境中,通过基于汽车制造与装配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素质训练、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 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在校企结合中让学生感到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以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为载体,实施基于汽车制造与装配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管理规范和能力评价,使学生具备规范化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能力。 ( 2)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职业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借助 “航天精神 ”、 “航天传统文化教育 ”“文明建设 ”等活动,汽车工程系举办的 “汽车模型 ”等设计大赛,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拓展。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与强烈的责任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 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汽车制造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 “工学交替 ”的思路,依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设计学习情境,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特色教材,制定评价体系。 9 用人单位 输送合格人才 汽车制造与行业调研 信息反馈 工作过程 行动领域 装配专业的 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 图 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岗 位能力要求,优化课程设臵,构建 “基于汽车制造与装配工作过程 ”的课程体系。 通过 3 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带动本专业专业技术课程并编写特色教材。 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开展教学设计、综合训练项目设计,制定课程标准和能力考核标准,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 1) 建立课程体系 根据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校内外其他实训基地良好的硬 件条件,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完成按项目模块对课程门类的重新划分,构建 “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专业课程为主体 ”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系列项目课程和教材,并组织教学实施。 10 图 2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 2)课程教学改革 按照 “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的教学思想,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理实一体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与职业岗位 一致的课程标准。 ①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以汽车整车的制造和装配进行模块划分,将相关知识点 分解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实现,体现基于汽车制造与装配工 11 作过程的教学实践。 根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特点,把实践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大类,循序渐进,使学生基础牢固,各有特长。 密切产学合作,注重汽车新技术的引进,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有效的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 ② 教 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实验条件进行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突破 “以教为主 ”的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如采取多种形式的 “互动式教学 ”;突破课堂本位的教学模式,实行 “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在实训室或生产现场授课,教师边讲边操作演示、学生边学边练;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图 3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 12 图 3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 ③ 评价体制的改革。 在学生能力评价中,引入过程评价机制、企业参与评价机制、职业技能鉴定机制。 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工作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