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安装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和 吸收比绝缘电阻 应 不低于出厂试验的70%;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 10KV 等级耐压值 35KV, 1 分钟。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值; 13 绝缘油试验。 9.弱电施工 弱电施工准备和与土建配合施工 弱电施工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要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认真审图,了解弱电工程和系统配置的安装要求,参加图纸会审,处理好与强电等其他管线在线缆敷设路径上的关系,避免因安装上的原因,造成强电系统的 干扰。 熟悉设备和特殊器材的说明书资料,熟悉图纸资料,编写作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如综合布线系统作业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作业设计,有线电视系统作业设计,技术交底卡等技术文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了解建筑结构和装饰工程的施工,进行暗装管线的预埋和安装用预埋铁件的预埋,按图纸要求预留孔洞,对预留孔洞核对其位置,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要求,以上除预埋暗管和线槽外,其他由本专业委托土建专业进行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本专业应有人在现场进行旁站检查核对。 认真做好配合土建施工。 编制好材料、施工机具和人力资源的需量计划。 本工程弱电系统施工拟投入作业人员 20 人,在配合土建阶段投入作业人员为 5~ 8 人。 弱电施工专业性强,作业人员应持有合格的上岗证书,此外,所需的一些特殊的施工仪表和机具,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土建装修施工时,应配合吊顶的施工,进行吊顶中的配管或敷设线槽,当管线与其他专业交叉时,应在现场调整路由,必要时应征得设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弱电施工安装对建筑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正式进行弱电系统设备安装和线缆敷设前,应对安装点的建筑施工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 建筑预留孔洞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设备间、分配线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结束,地面平整,门窗已完并 14 装锁 (门的尺寸应该不妨碍设备进场 ),弱电竖井内抹灰喷浆结束,有活动地板的房间,应进行专门检查并符合要求,设备间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均应满足设备进场安装条件。 弱电系统的接地安装 本工程弱电系统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1Ω。 如采用自然接地体,弱电系统接地线应在结构基础施工时,在接地板处用 PVC 塑料管穿进弱电接地线,随结构施工引至机房的接地配电箱内, (设计另有要求时应 按设计 )。 施工过程中,应与电专业密切配合。 对有特殊要求的防静电活动地板施工,在活动地板下面应做好防静电接地连接,按设计要求安装接地网,进行等电位连接。 设备、器材的现场验收 设备材料进场后应按批次进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检查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做检验和验证记录,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需进行复检的送样品进行复检。 对线缆的检测,应符合设计和制造厂的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标志、标签内容齐全、清晰。 线缆的外护应套完整无损,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对电缆 的电气性能进行抽检,即从本批次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 100m 电缆,加上工程中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质检员、监理签证。 对光缆的现象验收,应在开盘后应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的端头封装是否良好,检查光缆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测试衰减可采用光纤测试仪,如测试结果超标或与出厂测试结果相差太大时,应选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以做出正确判断;长度测试应对每根光纤进行,其结果一致,如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 光检查,以判定光缆是否有断纤的现象。 对光纤接插软线 (光跳线 )检验要求:光跳线两端活接头端面装配合适 15 的保护盖帽,每根光跳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并符合设计要求。 对接插件的检验要求是: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部件完整,其塑料材质满足设计要求,保安单元的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 对光纤插座检查,其连接器使用形式和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 对配线设备进行检查,其光、电缆交接设备的形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应与设计相符,位 置清晰、正确。 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传输系统安装 电缆传输系统安装 (1) 缆线敷设:线缆敷设时,线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 8 倍,并应避免过紧缠电缆,避免弯曲超过直角,避免损坏线缆的外皮,不要损坏线缆内的芯线。 对线缆牵引,可用拉绳牵引,拉绳与线缆连接点应尽量平滑,可以采用电工胶带缠绕在连接点外面来保证平滑和牢固。 也可直接用人力手拉牵引。 从设备间引至弱电井,再从弱电井敷设至各层配线间的主干电缆采用由下而上布放的方法。 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采用人力向上牵引,在牵引时,各层均安排操作人员,统 一指挥。 当线缆未端到达顶层时,用夹具将线缆固定,并做好标识。 (2) 缆线连接 缆线布设完后,进行线缆连接,线缆连接选用的器材和步骤、方法应按专门的技术交底进行。 (3)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机柜、机架按设计要求安装后,其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3mm。 机柜、机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机柜、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以同色标油漆补漆。 柜、架上标志正确完整。 机柜架安装应牢固。 (如要求抗震应另采取抗震措施 ) 16 在活动地板上的机柜、机架,采取按设备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 (底座高度与活动地板面高度相同 )。 将底座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然后铺设活动地板。 挂式机柜底距地面不小于 300mm。 (4) 配线架安装要求 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色标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 3mm,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 2mm。 接线端子标志应齐全。 背架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线管理架安装在可靠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应紧固。 (5) 信息插座的安装 信息插座接线完后,检查其接线应符合要求,把端接夹放回,压下,重新组装好信息插座,将装好的信息插座压到墙上去,螺丝拧紧固定 在墙上,其安装尺寸 (位置、高度 )应符合设计。 光缆传输系统安装 (1) 光缆敷设:光缆布放应沿弱电竖井由下向上布放。 光缆盘不要离竖井槽孔太远,一般宜为 1~。 光缆应从盘的顶部放出。 牵引光缆时,牵引力不应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张力,同时光缆的弯曲半径上不能小于其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按说明书的要求 )。 布放时,速度应慢,在每个楼层处和所有槽孔、管口处均应安排专人导送光缆进入槽口、管口,为避免在槽口、管口处操作损伤外护层,应预先在入口处安装一个塑料导向板。 光缆布放到位处,在两端处留 5~8m预留长度,在竖井中,每隔一米用缆带将光缆固定一次。 (2) 光缆连接 光纤的交叉连接,光 纤互连,光缆端接架安装,光缆连接件制作的有关工艺,组装方法,及光纤连接器的互连的步骤,应编制作业设计,进行技术交底,按作业设计进行操作施工。 系统测试、验收 17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及相关接插件安装质量对整个网络通信至关重要。 (1) 电缆测试 ① 安装过程中的测试:采用单端电缆测试仪对完成连接的每一条电缆的连接进行边施工边测试,以排除连接故障;对信息插座接线应该在作完一个接头时,立即检验接线和电缆,如发现问题,则在面板未被固定在墙上之前找出连接故障并消除故障,然后用测试仪验证其正确性。 这种“随装随测 ”的安装过程应贯穿于每个连接或终结的工作中。 ② 布线系统的认证测试:认证测试在电缆配接线完成后进行。 论证测试应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20)的要求进行。 应编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经业主和监理批准。 测试的模型和参数有:基本链路或通道、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挠等,其它需测试参数经参加各方商定。 (2) 光缆测试 光缆测试应在电缆和连接器安装完后进行,所有光缆芯线都应测试。 对光缆和接插件产生的衰减应进行全面测试,对能产生光纤连接线路损失曲线示意图的反射测量,必须进 行测试。 应测量的参数:衰减测量 (第一级测量 ),用反射测量进行测量 (第二级测量 )。 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全技术 (1) 进行光纤接续时,应防止线芯折断崩眼,作业时应带眼镜、手套、穿工作服,并远离人群。 (2) 光纤裸露部分带电时,不能用肉眼直接观看或用手可触摸,防止造成人身伤害。 (3) 不允许用光学仪器去观看已通电的光纤传输通道器件。 (4) 只有断开所有光源情况下,才能对光传输系统进行维护操作。 (5) 机柜、机架运输,安装时应防止设备倾倒。 通讯系统的安装及调试 分线、 交接设备的安装 (1) 分线箱 (盒 )的安装 ① 分线箱(盒)安装后,其正面应标注明显的配线区号,分线箱(盒)编号及其 18 线序,应和图纸中编号一致,书写应工整,清晰牢固;分线箱(盒)安装高度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② 分线箱 (盒 )在装配之前,应校对成品分线设备的尾巴电缆色谱是否正确。 ③ 分线箱(盒)装配完毕,其内部接线,尾巴电缆必须无串、地、混、断的障碍线路,分线设备外观应整洁,漆皮完好。 交接箱安装 (1) 交接箱的安装采用落地式或挂墙安装。 (2) 交接箱电缆配线根据交接箱形式可分为旋转式交接箱配 线、卡接式交接箱配线和成端模块式交接箱配线。 施工时应根据图纸上的设备型号采用具体的配线方式。 系统测试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测试 电线、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做绝缘电阻测试,对整个工程逐一回路进行测试,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大于 时即为合格。 防雷接地电阻测试 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测试,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即为合格。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通讯系统按其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调试。 有线电视及电脑 前端设备的安装调试 (由设备承包商负责 ) 前端 设备安装 (1) 应按设计需求进行机架和播控台定位,要注意操作方便,兼顾美观。 机架、播控台要竖直平稳,垂直度同电气盘柜要求,与地面接触垫实。 (2) 连接线应有序排列并用扎带固定,线两端应写好节目来源、动向的永久编号。 (3) 射频信号的输出、输入电缆,应避免平行布线,而且应采用具高屏蔽性、反射损耗小的电缆,以减小干扰和泄漏。 19 (4) 尽量缩短信号连接电缆的长度,信号连接线应适当留有备份。 (5) 连接头的质量和接头制作应控格控制。 (6) 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开布置。 (7) 机房的接地线应直接从接地总汇集 线上单独引入,接地线可采用铜线。 机房内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星型连接。 连接到设备机架上的地线截面应选用不小于 6mm2 的多股铜线,并连接可靠。 前端设备统调 仔细核算系统指标占用系数,并尽量降低占用系数,以提高 CATV 的质量指数。 干线传输系统施工调试 调试程序 供电系统调试 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