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度处理与回用a2o工艺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TP 去除率 %905 %10000  TP TPTP aTP (1) 反应池容积 V )( 08132020 30 mXN SQV   (2)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 17 )(1 3 . 0 9)( hdQVt  (3)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比 : 厌氧∶缺氧∶好氧 = 3:1:1 : 1)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511 ht  2)厌氧池容积 : )( 45451 31 mV  3)水深取为  考虑厌氧池 的超高,故池总高为: 5 .0 m0 .54 .50 .5hH  4)厌氧池面积: m 1hVA  取 830m2 厌氧池分两格,即每格面积为 415m2 5) 每格厌氧池 宽取 20mB ,则池长 m0220400BAL1  缺氧池的计算: 1)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2 ht  2)缺氧池容积 : )( 49 07 45 4 .5 5151 32 mV  3)水深取为  考虑缺氧池 的超高,故池总高为 5 .0 m0 .54 .50 .5hH  则缺氧池面积: m 1hVA  取 830m2 缺氧池分两格,即每格面积为 415m2 每格缺氧池 池宽取 20mB ,则池长 m0220400BAL2  好氧池的计算: 1)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 )(3 ht  2)好氧池容积 : )( 45453 33 mV  好氧池面积: 2724 .51 04 7 2. 7 3A  故取 2328 2m 18 好氧池分 4 格 每格面积 Ao 为 581 每格好氧池 池宽取 20mB 则池长 2058 1BAL 3 故取 30m 考虑 反应池 的超高,故池总高为 5 .0 m0 .54 .50 .5hH  采用五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廊道宽 10mb ; 单组反应池长度: mHBVL 64  校核: 210/5b/h  (满足 b/h=1~ 2); 8 .78 7 .2 8 /1 0l/b  (满足 l/h=5~ 10); 3)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① )/( 3m a x SmQ  ——— 为安全系数 分四条管道,则每条管道流量为 SmQ / 339。  管道流速 m/s  管道过水断面积: mVQA  管径 )( mAd   取 300(mm)DN  ② 回流污泥管 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管设计流量 SQRQ mR / 0 024 32 0 3 —— 安全系数; 管道流速取 m/s 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 DN 300 mm 4)剩余污泥 PsPxX  取污泥增殖系数 Y=, 污泥自身氧化率 Kd=, 将各值代入 )/(172813443072 . . 0 50 . 0 2 )( 0 . 1 8320200 . 6 0)( dkg VQYPx XKSS vdeo  d)L SS3 0 4 0 ( k g SSM 50%32020)6( 2 .550%T SSe ) Q( T SSPs 1010 54 dmdkgPsPxX /)/(506632301836 3 19 5) 厌氧池设备选择 (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 厌氧池设导流墙,将厌氧池分为两格, 每格内设潜水搅拌机 2 台, 所需功率按 5W/m3 池容计算 . 厌氧池有效容积 )(3 5 0 053520 3mV  混合全部污水所需功率为 )(1 7 5 0 03 5 0 05 W 6) 缺氧池设备选择 (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 缺氧池设导流墙,将缺氧池分为两格, 每格内设潜水搅拌机 2 台, 所需功率按 5W/m3 池容计算 . 厌氧池有效容积 )(3 5 0 053520 3mV  混合全部污水所需功率为 )(1 7 5 0 03 5 0 05 WP  7) 污泥回流设备 污泥回流比 %50R。 安全系数 污泥回流量 )/(896)/( 33 hmdmK R R  二沉池 设计要求: (1)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以澄清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因此,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因为沉淀和 浓缩效果不好,出水中就会增加活性污泥悬浮物,从而增加出水的 BOD 浓度;同时回流污泥浓度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曝气中混合及浓缩影响净化效果 . (2).二沉池也有别于其他沉淀池,除了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并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由于二沉池需要完成污泥浓缩的作用,往往所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要的面积 . (3) 进入二沉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浓度,有絮凝性能,因此属于成层沉淀,它沉淀时泥水之间有清晰的界面,絮凝体结成整体共同下沉 . (4) 本工艺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次沉定池 设计参数: 20 )/( 3 3 3)/(3 2 0 0 0 33 hmdmQ  OA/2 反应池悬浮固体浓度 )/(2 20 0 LmgX  二沉池底流生物固体浓度 )/(6 6 0 0 LmgX r  回流污泥比 %50R 图 3 沉淀池计算简图 设计 计算 ( 1)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F ,根据生物处理段的特性,选取二沉池表面负荷 ))/(( 23 hmmq  ,设两座二沉池, 2n . )( 2mqnQF  ( 2) 池子直径 D )( 4 044 mFD ,为与机械刮泥机配套,池子直径取为 (m)D ( 3) 校核固体负荷 G )]/([ )(24)1(24 2 dmkgF XQRG   ( 4) 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 2h ,设沉淀时间: ht 2 mtqh  ( 5) 沉淀区的容积 V ,设计采用周边传动的刮吸泥机排泥 ,污泥区容积按 2h 贮泥时间确定 . 21 )(202066002200 )(22)1(2 3mXX XQRTV r    每个沉淀池污泥区的容积 )(1000220202 3mVV  ( 6) 污泥区高度 4h ① 污泥斗高度 . 设池底的径向坡度为 , 污泥斗直径 )( mD  上部直径 )( mD  ,倾角 060 , 则 )( a n2 a n2 00214 mDDh  )()(12 )(12 32222212141 mDDDDhV   ② 圆锥体高度 mDDh 14  322211242 )(12 )(12 mDDDDhV   ③ 竖 直段污泥部分的高度 mF VVVh 0 0 0214  污泥区高度 )( mhhhh  (7) 沉淀池总高度 H , 设超高 mh  , 缓冲层高度 h m. )( mhhhhH  混凝沉淀 设计絮凝池 一.工艺参数 隔板絮凝池根据隔板的设置情况,可分为往复式两中,二者也可结合使用。 例如,起始段用往复式,末端用回转式, 构成往复 回转式双层平流 22 隔板絮凝池。 隔板絮凝池的设计要点如下: 1. 池数一般不少于两个,絮凝时间为 10~15min; 2. 池内廊道流速按变速设计,从起端的 ~, 逐步递减到末端的~,通常用改变隔板间距(即廊道宽度),或变更池底高度的方法来达到变速的要求; 3. 为便于施工、清洗和检修,廊道宽度应大于。 小型池子 当采用活动隔板时可适当减少,进水关口应设挡水装置。 避免水直冲隔板; 4. 隔板转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应为廊道断面面积的 ~ 倍; 5. 絮凝池超高一般采用。 6. 为便于排泥,池底排泥口的坡度一般为 ~,排泥管直径不应少于 150mm。 7.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总水头损失为 ~,回转式为 ~; 8. 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可根据场地情况和沉淀池宽度,进行不同布置; 9. 絮凝池内的平均速度梯度 G 一般为 20~60s 1 ,GT 值需达到 1 104 ~1 105 ; 10. 隔板材料可用一砖墙、预制钢筋混凝土插板或现 浇钢筋混凝土柱间砌半砖墙等,墙深应有够强度,以防倒塌。 二、工艺设计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设计两座絮凝池 ( 1)总容积 3360 33 360  QTW , T 取 15min, ( 2) 单池净平面面积 ’F ,设水深 H1为 31 mHWF  23 ( 3) 池长(隔板间净距之和) mBFL 39。 39。  絮凝池与和沉淀池一样 取 B 为 32m. ( 4) 廊道宽度和流速 廊道宽度 na ,按廊道内流速不同分为 6 档 ,将 na 的计算值,采用值 na 39。 以及由此所得廊道内实际流速。 mvHnvQa nn n1 0 0 3 336 0 0  设计流速 vn(m/s) 廊道宽度 an/m 实际流速 vn/(m/s) 计算值 采用值 v1= a1= a1= v1= v2= a2= a2= v2= v3= a3= a3= v3= v4= a4= a4= v4= v5= a5= a5= v5= v6= a6= a6= v6= nv 39。 = a n的计算结果,列表分析得各廊道和流速的关系。 ( 5) 水流转弯次数,池内没 3 条廊道宽度相同的隔板为一段, 共分 6 段,则廊道总数为 63=18 条,隔板数为 181=17 条,水流转弯次数为 17 次。 ( 6) 池长(未计入隔板厚度) 39。 L maaaaaa )(3)3(= 39。 639。 539。 439。 339。 239。 139。 L  ( 7) 池子总长 L 隔板厚度按 2 0 . 5=3 . 4+1 7 . 1=)118(0 . 2+ =L L 39。 ( 8) 水头损失 h,按廊道内的不同流速分成 6 段进行计算。 各段水头损失计算如下 nnn nnn lRC vgvSh 22202   24 式中: 流速该段隔板转弯处的平均0v 数该段廊道内水流转弯次nS 廊道断面的水力半径 nR 等因素确定池底和池壁的粗糙系数流速系数,根据 nRC nn ,回转隔板为系数,往复隔板为隔板转弯处的局部阻力 该段廊道的长度之和。 nl a. 流速该段隔板转弯处的平均0v , 度取为隔板转弯处面积,宽 1na nHanQv n 139。 00   = 39。  na= m b. 廊道断面的水力半径 nR , 流速系数nC 1111n 2Ha HaRnn nRC ynn 式中 :为粗糙系数。 絮凝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及砖组合结构,外用水泥砂浆抹面,n= )(  nRny nn 絮凝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