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a-o方案内容摘要:
无混合搅拌设备,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上升运动,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的污泥层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 污泥床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因填料发生堵赛问题; UASB内设三相分离器,通常不设沉淀池,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 应区内,通常可以不设污泥回流设备。 主要缺点是: 进水中悬浮物需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 100mg/l以下; 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 九、结语 UASB工艺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应用面很宽,在各个行业都有应用,生产性规模不等。 实践证明,它是污水实现资源化的一种技术成熟可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某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 以染色、印花为主的加工型乡镇企业,废水主要来源分三个部分: ① 染料车间,主要由各类坯布染色后排放的含染料的废水混合而成,其中包括整个工艺中所需前处理水; ② 印花车间,半成品水洗及滚筒冲洗水等; ③各类生活用水。 印染混合废水具有如下特点: ① 废水量大,约占印染用水量的70%~ 90%; ② 水质复杂,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大,悬浮物多,并且含有微量有毒物质; ③ 受原料、季节、市场需求等变化的影响,使水质水量变化很大。 研究所于 1996年 8月承担了该项目的设计,针对印染废水的具体特点,采用了 O/A/O生化组合工艺。 在 进水 CODCr为 1600 mg/L(大于设计标准 )的情况下,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 GB 8978?88一级标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项目总投资 280万元,征用土地 3350m2,投运一年多来运行稳定、情况良好,于 1998年 12月通过了嘉兴市环保局验收。 1 废水处理工艺 设计原水水量: 2020 m3/d。 设计原水水质为印染混合废水: CODCr≤800 mg/L, ?BOD5≤250 mg/L ,色度= 500(倍 ), pH= 8~ 10。 设计出水达到 GB 8978?88一级标准,即 ?CODCr≤100 mg/L , BOD5≤30mg/L ,色度= 50(倍 ), pH= 7~ 9, SS≤70 mg/L。 预处理部分 ① 格栅井。 格栅井尺寸为 m m m。 设粗、细格栅各一道,前道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 20 mm,后道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 10mm。 60176。 角倾置,人工清渣。 ② 调节池。 容积为 450 m3,地下式,水力停留时间 5h。 内设穿孔管曝气搅拌,防止沉积,同时起到预曝气的作用并去除部分 CODCr。 ? ③ 竖流式沉淀池。 容积为 380 m3,上升流速为 mm/s,中间设涡流反应器一个。 集泥方式 为重力排泥。 通过泵前加药 (铁系混凝剂 )强化一级处理,可去除 50%~ 60%的 ?CODCr,并且使色度大大降低。 设我院研制的中文智能 pH在线监控仪一台,使 pH值控制在 8~ 9,可得到稳定的加药去除效果,确保后续 O/A/O生化工艺处于良好状态。 生化处理部分 ① 一好氧池。 水力停留时间 h,穿孔管鼓风曝气,内置弹性立体填料 200 m3,设计气水比 20∶1 ,容积负荷为 kgCODCr/(m3•d), CODCr去除率为本段进水的 40%。 ② 兼氧池。 分两段,前段水力停留时间 h,后 段水力停留时间 5 h。 采用我院设计制造的长轴生化搅拌机作底部水力搅拌,内置弹性立体填料共 600 m3,增加了污泥浓度。 CODCr去除率为本段进水的 15%,此段主要起水解酸化作用,提高 B/C。 ③ 二好氧池。 水力停留时间 ,穿孔管鼓风曝气,内置弹性立体填料400m3,设计气水比 25∶1 ,容积负荷 (m3•d), CODCr去除率为本段进水的 70%。 后处理部分 气浮池的停留时间为 5 h,采用 30%出水作回流溶气水,型式为竖流式, CODCr去除率为本段进水的 30%。 通 过气浮去掉二好氧池出水中被剥落的生物膜和其他SS,气浮污泥回流至二好氧池。 气浮池进水采用中文智能 pH在线监控仪作 pH监控,使出水 pH值稳定达标。 2 工程调试运行 本工程 1997年 5月初开始生物驯化和设备调试。 工程调试接种微生物取自杭州印染厂二沉池干污泥。 一好氧、兼氧、二好氧采用先间歇培养后用印染废水连续驯化的方式培养微生物,好氧池半个月,兼氧池一个月后,微生物培养驯化基本完成。 1997年 11月开始在初沉池进行加药试验,经一周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1998年 11月 18日 19日经嘉兴市环境保护 监测站进行连续两天采样监测,结果见表 1。 表 1 环保监测结果 采样时间 采样点 PH值 SS( mg/L) 色度(倍) CODCr( mg/L) BOD5(mg/L) 11月 18日 9: 20 进水 686 160 1570 276 出水 34 8 11月 18日 11: 20 进水 644 100 1960 857 出水 40 8 11月 18日 13: 20 进水 600 160 1710 704 出水 26 8 11月 18日 15: 20 进水 594 160 203 出水 22 8 11月 19日 9: 20 进水 256 100 1390 675 出水 32 8 11月 19日 11: 20 进水 428 160 2020 730 出水 40 8 11月 19日 13: 20 进水 481 160 1840 644 出水 34 8 11月 19日 15: 20 进水 1000 100 1540 120 出水 46 16 从表 1可见,治理设施出口各主要污染物指标八次监测均达到设计标准,出水水质较稳定,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较高 (平均去除率 CODCr为 %, BOD5为%, SS为 %,色度为 %)。 验收后二年来,处理设施一直稳定运转。 3 经济分析 ① 电费:按 100 kW计,功率系数取 ,电费为 /(kW•h),则 1 元 /d,即 /m3废水。 ? ② 药剂费:铁系混凝剂按 %投加, 350元 /t药剂,计 元 /m3废水。 聚合碱或酸按 200元 /d计,为 元 /m3废水。 PAM 元 /m3废水。 ? 共计: 1 910元 /d,即 元 /m3废水。 ? ③ 人工费:共 4人,平均每人每天工资 25元,则 100元 /d,为 元 /t废水。 ④ 固定资产折旧为 元 /m3废水。 ⑤ 维修费、污泥装运费等为 元 /m3废水。 ⑥ 处理成本为 元 /m3废水 (直接成本 /m3废水 )。 4 结果讨论 O/A/O处理工艺机理分析 O/A/O生物处理工艺综合了厌 (兼 )氧、好氧和 A?B法处理工艺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得三种工艺相得益彰,达到了环境目标和能源目标的统一。 ① 突破了传统的 A?B工艺生物吸附 ?氧化概念。 首先在形式上,将仍属活性污泥法范畴的传统 A?B工艺改为生物膜法 (接触氧化 ),增加了 MLVSS,提高处理效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少投资;其次在微生物降解机理上,将通常与吸附段伴存的污泥再生池省去,使得微生物再生在生物膜这一微生态系统内 得以实现;再是在功能上,革新了传统 A?B法只适于高效处理高浓度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而对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无能为力的概念,本工艺丰富了 B段的内容,采用 A/O克服了上述弱点。 最后,本工艺保留了 A?B法的优点,通过人为地制造浓度梯度,产生高效率的有机物去除效果。 ② 通过分格 (兼氧分二格 )分段的方法,使不同格段具有不同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其表现出来的优点为:处理有机物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对各有机物的去除更为彻底。 ③ 对 A/O工艺的改进。 这里的 “A” 是指兼氧水解 (酸化 )。 首先传统的 A/O法由于 A段前置,为了达 到除磷脱氮的效果,最后的好氧处理出水必须有几倍于处理水量的水回流至 A段,导致建设费用较大。 本工艺在第一个 O/A中已达到了去除磷、氮的效果;其次传统的 O/A法为了达到较好的出水,在 O段必须有足够长的泥龄,同时在 A段为了保持较高的 MLVSS而必须添加营养, O/A/O工艺很好地解除了上述限制,解决了矛盾,因为有了 “ 二氧化 ” 的把关,第一个好氧池可以大大缩短泥龄;最后,更重要的是水解 (酸化 )?好氧处理技术,较大地提高了 B/C比,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缩短了常规反应时间。 O/A/O组合工艺参数选择 O/A/O组合工艺从根本上说,是根据生物可降解性的不同,把废水中含有的不同性质有机物在空间上放在不同格段处理而达到经济目的。 虽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和要求,但应该以此为主要设计依据,其他要求为辅或作为验算依据。 在第一好氧段,以进水中易降解 COD数据为设计依据,按照好氧处理要求选择设计参数,达到基本去除易降解 COD的要求。 兼氧段,宜根据进水中难降解 COD数据,按照兼氧理论中水解段要求选择设计参数,达到大分子化为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第二好氧段,根据兼氧段出水和排放标准,按照好氧处理要求选择设计 参数,一般宜设计成延时曝气形式。 监控系统 采用自动监控系统,对泵、阀实现自动监控,运行过程基本无须人工干预。 由于 pH影响生物结构和处理效果,工程采用我院研制的中文智能型 pH在线监控仪,在加药、加酸、加碱控制 pH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在 Y/Δ 启动控制之外,监控系统对 2台风机实施了风压监控和自动卸压装置,使风机空载关停,改善风机使用条件,这些都对 O/A/O生化组合工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其他 ① 本工程利用脱水活性污泥接种的方式启动,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 SBR法相比,启动周 期大大缩短。 O/A/O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保证了运行效果 (出水水质 )稳定,总有机物去除率达 95%以上,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微生物恢复期较短。 ② 采用气浮池去除好氧池出水中含有的被剥落和淘汰的生物膜等固体悬浮物,半年的稳定运行表明:与二沉池相比,气浮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省,去除 SS效果好,有效地克服了二沉池污泥膨胀等缺点。 ③ 各段实际运行的有机物 (CODCr)去除效率:一好氧 45%,兼氧 15%,二好氧75%,达到了预计处理效率。 ? ④ 从经济分析看运行费用基本与应收排污 费持平,但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论 ① O/A/O 组合工艺不仅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而且容易得到较好的出水水质,在有脱氮除磷要求时可同时得到去除氮磷的效果。 ? ② 实际运行表明: O/A/O组合工艺使较大部分好氧污泥在工艺内部消化,大大减少了剩余污泥量,可以不必建单独的好氧污泥装置。 ③ O/A/O 组合工艺很好地体现技术经济的优点,减少了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与其他工艺相比,减少了停留时间,即减少了电耗 )。 ④ 实践证明, O/A/O组合工艺对处理有机物成分复杂的废水,特 别是对既含有易降解有机物又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这一类具有一定可生化性但可生化性较差的混合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思路。 一、活性污泥 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 Clark)和盖奇( Gage)发现,对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继而阿尔敦( Arden)和洛开脱( Lockgtt)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曝气试验是在瓶中进行的,每天试验结束时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开始,他们偶然发现,由于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着污泥时,处理效果反而好。 由于认识了瓶壁留下污泥的重 要性,他们把它称为活性污泥。 随后,他们在每天结束试验前,把曝气后的污水静止沉淀,只倒去上层净化清水,留下瓶底的污泥,供第二天使用,这样大大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 这个试验的工艺化便是于 1916年建成的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褐色的絮状污泥,可以见到大量的细菌,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它们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 正是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才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 泥排除系统所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人空气,空气中的氧溶人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 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 这样,污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反应。 随后混合液流人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 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 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 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 引起了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排放环境前应进行处理,防止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a-o方案
相关推荐
采用 架空板隔热 屋面。 四、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 根据安装设计,室内外 排水管和建筑电线管使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 五、使用塑料成品钢筋保护层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 六、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在本工程施工中,计划推广网络计划管理技术。 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流程、成本、资源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 并进行各种报表、网络计划、直方图等的绘制。 水岸人家 5楼及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
石英砂: 具有较规则的形状、而且是天然的。 适量的加入具有提高涂层机械性能、增强耐磨之功效。 所选用的石英砂粒径为 ~. 底漆施工:底漆按比例交主剂、硬化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在可使用时间内滚涂,滚涂时要做到薄而匀,涂布扣有光泽,无光泽之处(粗糙之水泥地面)在适量时候进行补涂。 在处理过的地面涂刷底漆,待底漆干燥后( 24 小时)开始中层漆施工, 墙面体角上墙高度十公分。 中层漆施工 : 中层
整理、文书的制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限期整改。 三、评查效果 通过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做到了摸清基本情况、总结行政执法成绩、查出了待整改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 )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得到加强。 评查结果显示行政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依法行政责任意识明显加强。 在贯彻《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了与本单位特点相适应一系列制度
验算 能进行挡土墙土压力下的稳定验算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掌握 认真刻苦、按时独立完成课堂、课后作业 提前预习试验项目 能独立完成试验项目,掌握操作规范、实事求是 读数准确,且不得涂改数据 爱 护仪器设备保持试验场地干净整洁 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 3)主要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岩石及其工程 地质性质 11 水利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4 6 12
凝土传力墙、传力框架或进行预应力锚固:对重力坝破碎岩体坝肩,当破碎岩体自身稳定没有问题时,可在破碎岩体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 (二)缓倾角软弱带处理 ① 将软弱带开挖清除回填混凝土,若上盘岩体尚坚硬完整,且全部开挖工作量过大时,可利用平硐或竖井开挖清除软弱带回填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固结灌浆工作。 ② 可用高压喷射装备清除软弱物质回填或灌注水泥浆及砂浆。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