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验算 能进行挡土墙土压力下的稳定验算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掌握 认真刻苦、按时独立完成课堂、课后作业 提前预习试验项目 能独立完成试验项目,掌握操作规范、实事求是 读数准确,且不得涂改数据 爱 护仪器设备保持试验场地干净整洁 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 3)主要内容: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岩石及其工程 地质性质 11 水利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4 6 12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评述 2 项目二 地质构造 21 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地质构造 4 6 22 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项目三 物理地质作用 31 物理地质作用表现形式 2 4 32 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项目四 地下水 41 地下水特征,类型及对工程建议的影响 4 4 项目五 水利工程常见 地质问题 51 水利工程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4 4 项目六 土的基本指标测定与工程 分类 61 土的物理指标检测 4 12 62 土的物理状态判别 4 63 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测定 2 64 土的工程分类 2 15 项目七 土的渗透性 特征 71 土的渗透及渗透系数测定 2 4 72 土体中的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2 项目八 地基变形验算 81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 10 82 土的压缩性指标确定 4 83 地基变形量计算 2 项目九 地基强度验算 91 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4 6 92 确定地基承载力 2 项目十 挡土墙的 土压力 101 土压力的计算 4 4 机动、考核 4 合 计 64 工程水文 ( 1)时间安排及学时学分:第二学期, 64 学时, 4 学分。 (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6 容,水资源概念和特点,水文现象及研究方法。 、水文要素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流域面平均降雨量的计算、径流常用单位的换算、水量平衡。 ,收集整理水文要素资料,进行水文调查。 律。 流分析计算方法。 库调节作用,水库特性曲线的绘制,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 站水能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基本原理,确定工程规模。 内容和任务,水库防洪调度图绘制,当年调节水库、多年调节水库的灌溉制度的制定。 ,并计算出流域特征值。 主河道长度。 单位换算。 线。 《水文年鉴》、水文手册、水文资料数据库和水文调查收集水文要素资料。 水过程线。 、设计保证率、来水过程、供水过程推求年调节水库的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用基本方式,计算水电站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和装机容量。 ,对无闸门控制水库进行调洪 计算,并确定出坝顶高程。 调度图,确定小型水库的洪水预报火成的抗洪能力。 度 —— 听课专注,思维积极,及 时 完 成 作业; 惯 —— 正确应用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风 —— 科学缜密,吃苦耐劳,认真敬业; 神 —— 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协同进步。 念 ( 3)主要内容 :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河流水文学的基本知识 8 24 文资料收集 6 10 项目二 水文要素测验及资料的整编 2 16 2 4 2 4 2 项目三 利用水文资料进行 水文水利调节计算 8 24 8 8 总计 64 17 森林植物学 ( 1)时间安排及学时学分:第四学期, 64 学时, 4 学分。 ( 2)教学目标: 知 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 1) 了解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掌握真核细胞一般构造与功能; ( 2) 熟悉植物细胞分裂分化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各过程的细胞特点,了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生物学定义与区别; ( 3) 熟悉植物组织的概念,熟悉各种组织在植物中的分布,掌握组织分裂和各类组织的结构特点; ( 4) 了解种子的构造和功能,了解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功能、来源,熟悉各器官的基本类型、发育和结构,掌握器官的基本形态及变态; ( 5) 了解植物的基本类群和进化关系,熟知其特征; ( 6) 掌握植物分类的单位、系统、命名、植物检 索表等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7) 掌握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方法。 ( 1) 能熟练使用显微镜; ( 2)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组织; ( 3) 学会观察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以及叶的解剖构造; ( 4) 能正确描述叶的形态、木材三切面; ( 5) 学会观察花、果实的形态、组成和结构; ( 6) 能识别苔癣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具有现场识别当地重要蕨类植物的能力; ( 7) 能正确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 ( 8) 能根据专业生产需要正确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爱岗敬业;廉洁奉献; ( 2) 具有与他人沟通与协作能力; ( 3)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 4) 守法、诚信、公正、科学; ( 5) 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 6) 具有创新能力。 ( 3)主要内容 :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第一 次课 2 项目一 植物描述 植物细胞和植物组织 4 22 植物器官的认识和描述 8 实训一 植物细胞结构观察 2 实训二 植物组织的观察 2 18 实训三 根的初生、次生构造观察 2 实训四 茎的构造观察 2 实训五 叶的解剖构造观察 2 项目二 植物类群 植物类型的认识 2 4 实训六 植物基本类群观察 2 项目 三 植物 分类学基础 植物分类与鉴定 4 4 顶目四 植物的识别 裸子植物识别 4 24 被子植物识别 16 实训七 与水土保持有关科的观察与识别 4 项目五 标本采集与制作 标本采集 2 6 标本制作 4 机动 4 4 总 计 64 土壤学 ( 1)时间安排及学时学分:第四学期, 64 学时, 5 学分。 (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理解土壤及土壤肥 力的概念; 2. 熟悉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性; 3. 了解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转化和调节; 4. 了解土粒密度、土壤干密度和土壤孔隙度; 5. 了解常见土壤结构的类型、特征和改良方法; 6. 了解土壤保肥性能的类型和特点; 7. 掌握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8. 理解凋萎系数、毛管断裂含水量、1. 能采集和处理土壤分析样品; 2. 能鉴别土壤质地、结构和墒情; 3. 能测定土壤含水 量; 4. 会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 5. 能提出当地主要土壤的改良利用措施; 6. 能识别常见的化学肥料。 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 爱岗敬业 ; 廉洁奉公; 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 能力 ; 自我管理能力 ; 、诚信、公正、科学 ;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19 田间持水量等土壤水分常数对合理灌溉的重要性; 9. 了解常用肥料的性质和施用方法; 10. 了解当地土壤的类型、特征及改良方法。 6.具有创新能力。 ( 3)主要内容 :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第一次课 2 项目一 认识土壤 土壤组成 8 18 土壤 水分 6 实训一 土壤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 2 实训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 项目二 利用土壤 土壤物理性质 6 26 土壤 化学性质 6 土壤养分与肥料 10 实训三 土壤质地、结构和墒情的鉴别 2 实训四 作物施肥量的计算 2 项目三 改良土壤 山西土壤分类、分布 4 16 山西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 8 实训五 土壤标本的观察 2 实训六 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与记载 2 机 动 2 合 计 64 1生态建 设与土壤侵蚀原理 20 ( 1)时间安排及学时学分:第四学期, 64 学时, 4 学分。 (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减免各种生态灾难方面的重要作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 和水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 和人类所带来的危害。 、侵蚀原理对水土流失现状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5. 初步掌握 土壤侵蚀与调查的基本方法。 掌握 各类侵蚀形式的影响因素和主要特点。 8. 初步掌握 我国及山西省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关系。 设原理与土壤侵蚀原理的能力。 根据地形图 、地貌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分析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建设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流域分水线,并计算出流域 面积、流域长度和沟壑密度等 特征值 的能力。 、形式和危害等进行实地调查的能力。 、 结构和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具有应用生态系统平衡原理设计与重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技术能力。 果的能力。 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本能力。 9. 初步掌握水土保持区划的方法与步骤。 山丘区、城市、风沙区和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具有灵活运用生态平衡、景观生态以及水土保持三大技术措施提出水土保持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内 容的能力。 ,求真务实 —— 树立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 知识 —— 正确应用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能将现代生态学、水土保持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相互结合和渗透 ; 协 作精神—— 互相 学习 、 各取所长 、协同进步。 的做事习惯 —— 科学缜密,认真敬业 ,坚持不懈 ; 能 过硬 ( 3)主要内容 :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环境问题与现代生态 学基本原理 2 18 12 4 项目二 土壤侵蚀形式与形成过程 4 30 、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冻融与冰川侵蚀以及化学侵蚀等侵蚀过程 18 21 4 4 项目三 水土保持区划 4 12 4 4 机动 4 总计 64 12 水利工程监理 ( 1)时间安排及学时学分: 第四学期, 64 学时, 4 学分。 (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设程序 任务。 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方法 同、信息、安全管理方法 本工作 ; 、构配件、设备使用条件的检查; 、工序、单元工程、分部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