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创建方案内容摘要:

当于一个村子的 “小宪法”;村规民约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是调整村民与村、村民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体村民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定,相当于一个“小民法”。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就是要从建立健全两项制度入手,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依法建制。 两项制度的每一条款都必须做到于法有据。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主要依据《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对会民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调委会、治保会、卫生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任务、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基本问题信出明确的规定,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村 规村约要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有关规定,不能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条款。 二是要从实际出发。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当地农民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实在管用。 三是制度的起草过程一定要严格程序。 第一步,由党支部、村委会讨论确定制度起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第二步,由专门起草小组进行起草,第三步,召开各方面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反复修改;第四步,召开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修改;第五步,报司法所进行合法性审核;第六步,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第 七步,张榜公布,同时报乡镇政府备案。 (三)要形成一个符合自治要求的矛盾调解机制。 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可避免村民与集体之间、村民相互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 这些问题往往构不成刑事处理和治安处罚,但明显违反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规定,而法律又没有给村民委员会设定处罚权。 在创建中可以以人民调解组织为依托,建立一种矛盾调处机制,凡涉及村民与集体、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村民委员会出面调解,形成调解协议,双方自觉执行。 一方反悔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样的一个矛盾调解机制就相当于一个 “小民庭” 可以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