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量小形成扬尘,污染环境。 试验室在灰土拌合站配备 2 名试验人员检测含水量和灰土含量,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运输至施工现场。 对选定的石灰和土进行原材料 、 土工 等各项试验 , 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经过试验主要 确认填料的重型击实、 CBR、含水量、颗粒分析等技术参数), 配制时确保充分拌合及颜色均 匀一致, 确保灰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 ( 3)、 机械 配置 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振动压路机 LSS2101 1 2 振动 压路机 SR22MP2 1 3 打夯机 平板型 3 4 挖掘机 R225LC7 1 5 装载机 ZL50 2 6 推土机 SD16 1 7 洒水车 8m3 2 8 平地机 PY180 1 13 技术员 现场测量。 14 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15 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16 专职环保监督员 负责环保工作的检查、监督。 17 机械工程 师 负责现场机械组织调配。 连霍洛三(豫陕界)段改建工程 TJ**标段桥涵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13 页 六 、施工方案 施工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 桥台隐检 (包括沉降缝防水等 )―→ 填前碾压 ―→ 第 0 层验收 (包括压实度等) ―→ 第一层填料 ―→ 碾压 ―→ 压实度检测 ―→ 整平 ―→ 第一层交验―→拍摄工程照片―→ 第二、三 ...层填料 ...交验―→台背回填完成。 (后附: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方法 ( 1) 、 承台 台身 (涵洞盖板) 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 ,台后 方可 进行 5%石灰土 填筑 ,填土时两个台背同时对称分层夯填。 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15cm, 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20cm,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20cm,测量工程师测出基底顶面处及结构物顶面高程,根据回填料的分层厚度,测算出每处结构物的回填层数,用红油漆在结构物背墙上每隔 15cm由下至上水平标出层厚和层数,以利 控制填筑厚度,每填筑一层需要对应留下施工照片,做好台账。 划红色标线前保证台背表面已做完沉降缝的防水层。 ( 2)、 将涵洞基坑完全开挖至设计要求,并进行基坑清理。 底部距基础外缘宽度不小于2m,按 1: 1 的比例放坡 至涵洞盖板顶平齐(拱涵放坡至拱圈底上口平齐)。 ( 3)、 分层压实时设置 2%~ 4%的横坡度以利排水,每层应于两侧各超填宽出设计宽度 30cm 以利最终路堤边缘的压实。 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控制厚度。 粗平完成后,使用平地机进行细平。 ( 4)、 涵洞 基础顶面以上回填要等盖板安装完成方可进行。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 应无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 ~。 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 距台背 20cm 处改用平板振动夯 (或其他满足施工要求的小型振动夯) 人工夯实,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施工中做到层层压实度检测,每50 ㎡检测一点,不足 50m2时应至少检验 1 点,台背回填压实度均按≥ 96%控制,合格率保证 100%。 碾压完毕后,由 项目部 实验员先自检,合格后报 驻地试验 监理抽检, 监理抽检率100%, 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 层灰土填筑的施工。 ( 5)、 涵洞台背回填 每层填料 施工完成后 , 由项目部技术 员和现场监理共同拍摄 每层的工程照片,照片上 要体现结构物背墙上的红色标线所显示的层厚和层数( 参照物 )以及 说明图板,能够直接、清楚地反映每层的填筑状况,照片将做为质量评定的部分资料归档。 ( 6)、桥梁 两端的台背路基填筑范围:底部处理长度为构造物基础外缘沿路基方向(填 连霍洛三(豫陕界)段改建工程 TJ**标段桥涵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13 页 土高 度 +6 米)处,顶部长度为(填土高度的 倍 + 米)处。 ( 7)、桥梁 台背路基填筑与一般路基采用台阶搭接,搭接台阶宽度为 米,高 米,自基底 1: 的坡率 向 上搭接至路床顶面。 ( 8)、 桥梁 台背填土高度大于 米处 以及路床顶以下 40cm处 设置 单向 土工格栅, 搭接部分可用 U 型钉连接或 铁 丝 穿绑。 ( 9)、 填土高度≥ 米时,为防止台背填土较高处桥头差异沉降出现跳车, 在台背墙面 垂直增设 L 型 (长 边 *短边 *厚)100mm*63mm*8mm角钢将土工格栅固定 ,角钢上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上用(长 *厚) 100mm*6mm的钢板压制, 台背墙面的角钢 与压条钢板 用膨胀螺栓固定。 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拉伸型,抗拉强度不低于 80KN/m,屈服伸长率不大于 10%。 施工注意事项 台背 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注意台背回填时,必须待 台身 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的 75%以 上时 ,方可 进行 回填。 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不小于 96%,并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筑到位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洞身两侧, 要 对称分层回填压实,填料 压实后厚度不大于 15cm。 配备合理的碾压机械,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 作业面比较窄小的台背回填,对于台背、涵背碾压不到位的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