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立柱施工技术方案(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严把原材料检验关:本工程所用的全部原材料进场前必须首先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绝进入施工现场,合格的材料由实验室签发合格通知书后方可使用。 进场材料要设明显标识,以防混用。 工程中所有的混合料配合比,均由实验室按照设计要求和原材料试验数据,依照试验规程中的方法作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 至少 在开工前 7 天 前 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 方可使用。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分项工程各道工序结束后必须经过内部检查验收,并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谁负责操作、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机构,设置专职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部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立柱 外观质量的保证措施 ( 1) 、 立柱 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 主要有蜂窝、麻面、气泡、泛砂、 混凝土 色泽不一致等现象,保证措施如下: ①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时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应尽量 选择最佳 含砂率和水灰比。 ② 混凝土 应强制拌合,罐车运输,连续 浇筑 ,杜绝坍落度不稳定,送料不衔接和每车 混凝土 级配不均匀、投料造成离淅的现象出现。 ③ 经试验掌握振捣的尺寸,既不能过 振形 成表面泛砂、 泌水 的现象,也不能因欠振导致蜂窝、麻面。 ④ 必须分层 浇筑 ,层厚能满足 振 实要求,在前层未凝固前进行下层的 浇筑。 ⑤ 模板刷油后如不能及时吊装,模 板 两头用塑料膜包裹,防止风沙污染模板 脱模剂 ,立柱安装后如遇大风,或雨天不能及时浇筑,应在上口覆盖塑料膜 , 防止粉尘,雨水污染到模板。 ( 2) 、 模板接缝、分层和分节施工缝的消除 ① 模板接缝:要求使用整块钢 模板 ,以减少接缝。 模板应试拼并监理验收,不合格的不能用于工程。 采用现场整体 拼装,减小模板错台。 模板接 缝内 涂抹原子灰 ,杜绝漏浆导致的表面缺陷。 ② 从原 材 料开始严格要求,砂过 塞 ,碎石水 洗, 通过严格 控制 混凝土配比(掺入高效 聚羧酸 减水剂 )拌和,运输过程连续, 科学计算,减少塌落度损失,确保混凝土连续 , 避免出 现 混凝土分层施工痕迹的出现。 ( 3) 、 控制保护层的总体工作思路 : ① 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 精确放样, 桩位放样 必须控制在 3mm 以内;加工钢筋时,确保钢 筋下料尺寸 100%合格 ;确保安放钢筋位置的精准度,误差控制在 177。 3mm以内。 ② 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 在立柱模板安放之前,在立柱钢筋的底部焊置模板定位钢筋;布置混凝土垫块,垫块的尺寸按照图纸设计的净保护层大小定做,垫块按梅花状间距 1m 均匀布置。 做到混凝土浇筑前保护层厚度合 格率为100%。 ③ 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垫块、 缆绳 )形成一个整体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时刻检查布置的垫块是否被碰掉、损坏,安置的 缆绳 是否出现松动,保证 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 九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安全目标 避免出现重大机械事故,坚决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出现重大火灾、水灾、交通等事故。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立在项目经理直接领导下的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主管安全的副经理 负责管理,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是安全领导小组 的主要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制定 安全 生产管理 制度和防护措施 ( 1) 、制定各类机械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 2) 、 制定 安全 用电 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作业场地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所有的机械电缆应定期检查,防止漏电 发生触电事故。 ( 3) 、各班组配备专职安全员, 每日对墩身模板的内外工作平台、支架和爬行梯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焊接点的牢固情况,和安全防护 网的完整性,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 4) 、 中小型机械安全使用保持 良 好状态,传动和刀口防 护和接零接地达标,操作人员按其使用要求持有效证 件 上岗。 ( 5) 、 各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要 按操作规程施工。 所有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 高空作业时 必须将安全帽、保险绳、防滑鞋等防护用品佩戴齐全。 严禁酒后上岗和疲劳作业。 ( 6) 、 每一 次 混凝土施工循环后,在进行下一次安装前须派专人对模板和工作平台支架集中进行检修和加固,防护网必须定期进行更新。 立柱施工危险源和控制措施 序号 生产活动 危险源 可能发生事故 控制措施 1 混凝土拌合站 操作人员误操作 机械伤人、落物伤 人 、物体打击 拌合站操作规程 2 起重和吊装作业 机械 /机具配置不合理操作人员操作不当 人员伤害、机械损 坏 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安全控制措 施 3 立柱模板施工 立柱模板施工作业时无可靠立足点 人员坠落 搭设操作平台, 安装防护护栏及防护网 4 立模板时无防倾倒措施 倾覆事故 即使拉风缆进行固定 5 模板拆除区域未设置警戒 线,且无监护人 物体打击 设置警戒区,由专人监护 6 作业面及临边无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安装防护 护 及防护网、 可靠的防护措施 7 电焊机作业 漏电未接保护零线 触电 事故 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 零线 8 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 事故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9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 触电 事故 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 有效 10 电气焊作业 未清理周围可燃物 火灾 事故 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配备灭火 器 11 混凝土 浇筑 浇筑时漏斗不牢固 脱落伤人 、高处坠落 每次施工前检查漏斗牢固情况, 发现问题立即修理 12 模板连接不牢固 倾覆事故 安装专人进行螺栓连接 检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