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③当底座板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后,开始拆除纵、横向模板, 不得影响 或中断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④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 外观 ,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⑤当混凝土底座板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底座上通行。 隔离层施工 隔离层铺设 ①在施工前将下部结构表面包括凹槽内清理干净,隔离层采用 4mm 厚聚丙烯土工布,聚丙烯土工布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②在 桥面上放样出单侧轨道板两侧各加 20cm 的边缘线,用红笔画出标记,将幅宽 的土工布纵向铺设在整孔梁上,根据限位凹槽位置,使用 4m 检尺靠近凹槽上边缘,顺检尺在土工布上作出标记(此前应分出土工布的中线),做完凹槽标记。 ③土工布接缝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贴,不能出现折叠和重叠。 ④凹槽顶面土工布预先按照凹槽尺寸进行裁剪并平铺,四周使用胶带粘贴,土工布铺设完成后表面要平整,无弯曲折皱现象。 安装垫板和泡沫板时用胶带一起固定密封。 ⑤凹槽处土工布铺设后加强保护,防止破损和污染。 表 聚丙烯 土工布主要技术指标 11 项目名称 单位 标准值 单位面积质量 g/m2 700177。 30 厚度 mm 177。 纵横向断裂强力 KN/m ≥ 48 幅宽偏差 % 断裂延伸率 % 纵横向 70177。 20 撕破强力 KN 纵横向≥ CBR顶破强力 KN ≥ 安装弹性垫板及泡沫板 ①根据设计在限位凹槽周围安装橡胶垫板和泡沫板,橡胶垫板分承载垫板( A型)和非承载垫板( B型)两种,弹性垫板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 A型):主要用于传递水平荷载,其外形尺寸为: (880 608)mm。 ( B型):不承受荷载,其外形尺寸为: (600 60 8)mm。 :不承受荷载,采用泡沫板加工而成。 ②安装时使其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不得有鼓泡、脱离现象、并用胶带封闭所有间隙。 表 弹性垫板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标准值 邵氏硬度 度 /HA 80177。 5 抗拉强度 MPA ≥ 12 扯断伸长率 % ≥ 250 撕裂强度 N/mm ≥ 30 压缩永久变形 % ≤ 30 耐碱性 % ≤ 5 阿克隆磨耗 Cm3/ ≤ 脆性温度 ℃ < 30 12 热空气老化( 7d、100℃) 抗拉强度 MPA ≥ 10 扯断伸长率 % ≥ 200 硬度变化 度 /HA ≤ 8 道床板施工 双块式轨枕现场存放及验收 双块式轨枕一般以堆垛的形式运送到施工现场,一垛轨枕高 6 层,每层 5根轨枕,层间以及每垛下部需要放置 10cm10cm 的垫木。 轨枕运输到现场后,轨枕垛间距 15 d( d为枕间距,如 d=650mm 则剁间距为 )。 轨枕垛之间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轨枕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轨枕卸车前,由施工单位质量检测人员检验轨枕垛,检验 项目包括:表面损坏情况、混凝土表面裂缝、钢筋变形、钢筋突出长度。 有质量缺陷的轨枕必须标记并从轨枕垛中取出,严禁应用于工程中。 如果单个轨枕垛中的一定数量的轨枕都存在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将不接受该垛轨枕并将其退还给轨枕生产厂。 对单个轨枕外观不合格,有破损的或者明显伤痕的,应在其端部竖面用黄漆标注,不得使用, 轨枕埋入前,用钢丝刷刷掉轨枕桁架钢筋上防锈灰浆,以提高握裹力。 轨枕外观质量符合下表要求: 表 轨枕外观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1 预埋套管内 不允许堵塞 2 承轨台表面 不 允许有长度> 10mm、深度> 2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3 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 10mm、深度> 2mm的缺陷 4 其它部位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 50mm、深度> 5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5 表面裂纹 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6 周边棱角破损长度 ≤50mm 7 轨枕桁架钢筋锈蚀 不允许生锈(入库时均匀涂刷水泥浆防锈) 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样 清除底座板和土工布表面的浮渣,灰尘及杂物。 根据梁缝宽度计算和调整轨枕间距,标记梁端轨枕位置,根据单元底座板中线位置弹出轨枕边 缘线 , 偏差不超过 2mm。 道床板底层钢筋布设 13 以 6400mm 标准 道床板为例,先将限位凹槽中的纵向 6根 N3( HRB335φ12 )按照凹槽中心位置对称铺设,再将限位凹槽中的 横 向 6根 N5( HRB335φ12 )、 2根 N4( HRB335φ12 )按照凹槽中心位置对称铺设在 N3 钢筋之上。 限位凹槽中的钢筋净保护层按照 35mm 控制。 随后将 10 根 N2( HRB335φ 20)道床板 纵 向钢筋以轨道中线对称进行铺设。 在 N2 钢筋上面沿中线对称铺设 30 根 N1( HRB335φ16 )钢筋,在每个底层纵横钢筋交点处 安 设钢 筋绝缘卡。 绑扎底层钢筋时不得损害土工布隔离层,如果损坏必须进行修补。 钢筋加工安装偏差符合下表要求。 表 钢筋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77。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177。 3 4 受力钢筋间距 177。 20 5 分布钢筋间距 177。 20 6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 177。 20 7 弯起点位置 30 8 保护层厚度 +10, 0 轨排验收 轨排框架由工厂制造,其主要部件有托梁、定位夹板、楔形夹板、调整夹板、双块式轨枕定位标、中心标 、螺柱支腿和轨向锁定器等。 螺柱支腿进行轨道排架高低、水平的调整,轨向锁定器进行轨道排架的横向调整和固定。 轨排框架 检查验收技术要求如下表。 表 轨排框架 检查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 1 轨距 1435177。 万能道尺检查 2 钢轨直线度 < 钢轨平面度 < 钢轨高度 < 水准仪检查 中心标必须以两钢轨对称偏差 < 直尺检查 散枕及轨排安装 14 散枕采用吊车配合人工散枕法,首先用吊车将轨枕吊放至桥面处,人工抬放轨枕至道床板上,将轨枕根据在土工布上标记点均匀布置轨枕,梁段标准轨枕间距为 650 ㎜ ,纳楞沟大桥(两联)、三塘沟大桥连续梁梁缝处轨枕间距标准值分别为 609 ㎜、 602 ㎜、 621 ㎜。 对轨枕表面进行处理。 检查调整轨枕块位置,并弹线将一侧的螺栓孔布成一条线,偏差小于 5mm。 按照轨排位置依次布设,根据测设的底座板轨道中心点位,辅助弹线, 用 3T 龙门吊 使轨排框架准确就位。 高程误差控制在 10mm,0、中线 177。 10mm。 在轨排框架落至道床板前,给螺栓支腿加套PVC 管,轨缝利用相邻的两轨排轨枕间距允许范围进行调整。 轨缝控制在 5~ 10 mm,钢轨接头要平顺,不得有错牙或错台。 将轨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的将排架放置在轨枕上。 复查轨枕位置并上紧扣件,安装扣件采用液压扳手,扭矩控制在 150~ 170Nm 范围内。 表 轨排组装检查验收标准 轨排粗调 本工程轨排粗调采用全站仪,道尺完成轨排初步调整。 调整原则为先 中线 后高程 ,高程误差宁低勿高,中线误差越小越好。 表 轨排粗调检查验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轨排轨顶标高 5~ 0 检查记录 2 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 177。 5 检查记录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至少观测附近 4 对 CPⅢ点,全站仪测设轨道中线、高程误差,并使用螺柱支腿等轨排架横向、纵向调整机构完成轨排粗调整。 轨排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采用夹板联接。 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接地焊接 钢筋绑扎 轨排粗调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道床板顶层钢筋。 以 6400mm 道床板为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1 螺栓拧紧扭矩 150~ 170Nm 扭矩扳手 2 轨枕间距 177。 5mm 轨检尺 15 例,先将 9根 N1( HRB335φ20 )道床板纵向钢筋以轨道中线对称进行铺设在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上 , 在纵向钢筋交叉点处位置安装上绝缘卡,等整根钢筋 绝缘卡安装完毕后,将钢筋抬起并通过绝缘卡卡在轨枕桁架钢筋上,然后再在桁架钢筋交叉点处安装绝缘卡。 在 N1 钢筋上面沿中线对称铺设 26 根 N2( HRB335φ16 )钢筋, 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 ;道床板内上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40mm,允许偏差 +10, 0mm。 接地焊接 钢筋绑扎完毕后,用电焊机将每块道床板顶层最两边和中间 共 三根纵向钢筋和任一根 HRB335φ16 横向 钢筋采用 L型钢筋焊接。 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 2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焊接厚度至少 4mm。 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焊接时应保证其与模板密贴,并保证接地端子不受污染。 钢筋绝缘检测 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 欧姆表。 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 2MΩ。 钢筋绝缘检测时必须有专人按照实测数据进行填写绝缘测试记录表。 表 钢筋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77。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177。 3 4 受力钢筋间距 177。 20 5 分布钢筋间距 177。 20 6 箍筋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