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芯筒液压爬模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操作规程进行。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严格按照规定,保证安全用电。 (5)认真做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检查和交接工作。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指令。 (6)在施工过程中,有关各方都要注意对爬模架各部件的保护工作。 爬模架各阶段注意事项 爬模架安装过程注意的问题 (1)爬模架在安装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合格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安装前必 须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检查所有运往现场的零部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使用。 (3)准确预埋好爬模架预埋套管的预埋位置,是确保顺利安装、爬升使用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控制预埋件和预埋套管垂直于墙体外表面,孔位上下、前后偏差177。 5mm,孔径偏差177。 2mm,左右偏差177。 5mm;为保证预埋位置的准确,应用辅助筋将预埋套管与墙体横向钢筋焊接固定,防止跑偏。 (4)正常情况下,在结构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0Mpa(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要求后,既可在预埋孔处安装 M48 直径的穿墙螺栓及爬模架的附墙装置。 用力 17 拧紧螺母达到 60~。 (5)附墙装置的安装必须符合使用要求,螺栓孔位偏差未达到要求的不得进行安装;预埋孔处墙面必须平整,并在安装附墙座时用锤子敲打外立面以防止附墙座与墙体件有混凝土残渣或沙砾存在,以保证附墙座与墙体的充分接触;前后螺杆丝扣必须露出 3 扣以上,且垫板一侧螺栓使用双螺母固定;螺母必须拧紧以确保附墙座与墙面的充分接触;并在螺杆露出部分用胶带缠上,以免混凝土落在螺栓上影响螺栓的拆装。 (6)在出厂前事先按要求,将 H 型导轨、上下爬升箱和三角架或主框架组装在一起,现场在塔吊的配合下,将其吊装插挂在附墙装置 上。 然后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吊装就位架体的水平梁架、竖向支撑架、安全防护系统、液压爬升装置、防坠落装置等零部件。 (7)爬模架上所有零部件的连接螺栓、销轴、锁紧钩及楔板必须拧紧和锁定到位,并用弹簧垫圈、弹簧销或开口销定位保险。 经常插、拔的零件要用细钢丝拴牢。 (8)架体支承跨度的布置,不能超过液压油缸的顶升能力。 两附墙点直线布置不应大于 6m,折线或曲线布置不能大于。 (9)架体的悬挑长度,整体式爬模爬架不得大于 1/2 水平支承跨度或 3 米,单片式架体不应大于 1/4 水平支承跨度。 (10)水平梁架及三角架 或主框架在两相邻附着支承装置处的高差应不大于20mm。 (11)三角架或主框架的防倾、导向装置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5‰或 30mm。 (12)搭设物料平台必须将其荷载独立传递给工程结构。 在使用工况下,应有可靠措施保证物料平台荷载不传递给架体。 (13)当 水平梁架 不能连续设置时,局部可采用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但其长度不能大于 2m,并且必须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其连接刚度和强度不低于 水平梁架的 结构。 三角架或 主框架、水平 梁架 的各节点中,各杆件的轴线应汇交于一点。 (14)悬挑端应以竖向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对称斜拉杆,其水平 夹角应不小于 45176。 (15)主承力点以上的架体高度为悬臂端,应在爬模架正常使用阶段将悬臂端的中间位置与结构进行刚性拉接固定,以减少风荷载对架体的影响,拉接水平间 18 距不大于 3 米。 (16)附加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按双排脚手架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 在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必须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 (上杆高度 ,下杆高度 )和挡脚板(高度 180mm) ,竖向钢管的水平间距为 米(要将整个架体上下通连),铺设平台的小横杆间距为 米,铺设脚手板厚度为 5cm; 架体外立面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剪刀撑 的 跨度不得大于 ;其水平夹角为 45176。 ~ 60176。 ,并应将三角架或 主框架、架体水平 、悬挑 梁架和构架连成一体。 架体升降时 主平台和 底层脚手板 最内侧与墙体之间 设置可折起的翻板构造,保持架体底层脚手板与建筑物表面在升降 过程中 和正常使用 时 的间隙,防止物料坠落。 (17)在爬模架的水平梁架上绑小横杆,在小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通过小横杆控制脚手板离墙的防护距离,要求脚手板离混凝土墙面的距离均应小于 100mm,并用翻板对结构面与架体空隙间进行防护。 (18)搭设架体各平台时,在每组架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平梁架中间位置留700 700mm 的 开口,用钢管向下层平台搭设梯子,将各平台连接,以使架体上下形成一个通道,在各平台开口处用翻板将洞口封好 ,并在洞口处设警示标志。 (19)爬模架安装到位后,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及时按有关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铺设脚手板及安全网。 铺设脚手板时应考虑架体单元体之间爬升时留有100mm 左右的间隙,并设置翻板结构,以防止爬升时相互碰撞。 架体的底层和外围侧面,以及爬升时的架体开口端的各平台相应位置都应加一道护身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防护,爬升时严禁进行其他作业(与爬升无关的)。 (20)所有的竖向钢管、小横 杆的搭设都必须通过扣件与架体的水平、悬挑梁架进行刚性固定。 (21)严禁在夜间进行架体的安装和搭设工作 (22)爬模架安装完毕后,应由设备所有单位与安装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包括负责生产、技术、安全的相关人员),共同对安装完的爬模架进行安装检查验收,双方验收合格签字后 即 可投入使用。 爬模架在结构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 (1)爬模架附墙作业时,墙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 10Mpa(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以上。 (2)结构施工时,爬模架施工荷载(限两层同时作业)小于 3KN/ m2,与爬 19 模爬架无关的其它东西均不应在 脚手架上堆放,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允许超载。 (3)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大风前须检查架体悬臂端拉接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大风后要对架体做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冬天下雪后应清除积雪并经检查后方可使用。 (4)非爬模架专职操作人员不得随便搬动、拆卸、操作爬模架上的各种零配件和电气、液压等装备。 (5)架体爬升完毕后或清理模板完毕后,都应立即将架体上的模板靠近墙体,并用模板穿墙螺栓将模板与墙体进行刚性拉接,模板上方的架体应与钢筋或钢结构做刚性拉接,拉接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 3 米,以便在架体上二层平台上 进行绑筋作业,同时确保架体上端有足够的稳定性。 (6)爬模架专职操作人员在爬模架的使用阶段应经常(每日至少两次)巡视、检查和维护爬模架的各个连接部位;确保爬模架的各部位按要求进行附着固定。 (7)在爬模架上进行施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如发现爬模架有异常情况时,应随时通报爬模架专职操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8)爬模架在结构施工中,严禁借助架体校模。 (9)模板退模 A、检查模板钩是否有缺失现象,如有缺失应立即通知甲方将其配备齐全,检查模板钩是否与模板紧固连接 ,如未紧固连接,应先连接紧固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B、敲打模 板上端以消除或减少模板与墙体混凝土表面的吸附力,同时调节一组架体竖向支撑架上的模板调节支腿,使模板向后倾斜; C、清理主梁齿条上的杂物,拔出滑车楔板,对一组架体用专用扳手同时操作将模板退出,退出最大离墙面距离为 700mm。 D、模板退出到位后,立即用滑车楔板将滑车锁定,同时调节调节支腿,使模板垂直。 E、清理模板表面 ,涂刷脱模剂。 (10)每施工 3 层或施工进度较慢及施工暂时停滞时每个月都应对导轨、主梁齿条、调节支腿、防坠装置、各连接螺栓等进行保养,以保证架体的正常使用。 爬模架在爬升过程注意问 题 (1)爬模架爬升时,架体上不允许堆放与爬升无关的杂物。 20 (2)爬模架爬升时,结构外表面不应有阻碍架体爬升的物料杆件伸出,相邻两组架体间不应存在搭接现象。 (3)爬升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爬升指令只能由一人下达,但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 (4)爬模架爬升到位后,必须及时按使用状态要求进行附着固定。 在没有完成架体固定工作之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或下班,未办交付使用手续的,不得投入使用。 (5)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爬升和拆 卸作业,夜间禁止进行爬升作业。 (6)正在进行爬升作业的爬模架下面,严禁有人进入施工现场,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爬模架在拆除过程注意的问题 (1)爬模架的拆卸工作须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2)拆除工作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爬模架的拆除必须经项目部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 (3)爬模架拆除属于高空特种作业,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症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拆除作业。 (4)操作人员需熟知 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 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操作人员将安全带系于墙体在台仓外一侧的墙体施工钢管操作架上,防止爬模架拆除过程中本身失稳造成坠落事故。 (5)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穿防滑鞋。 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团结协作,统一指挥。 不得“走过挡”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 (6)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7)拆除架体前划定作业区域范围,并设警戒标识,与拆除架体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 拆除架体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严禁抛扔物料。 21 (8) 拆架前应对架体进行拆除验收:液压电控设备须全部吊离架体,架体上的杂物须清除,架体上的混凝土凝块须清理,相邻架体之间不能有搭接现象,翻板结构须折起且捆绑牢靠,墙面不能有阻碍架体拆除的物料伸出,架体不能有物料杆件伸入结构,上支撑架与结构设立的拉接须解除。 (9)拆除作业时应根据机位布置特点配备数量足够的钢丝绳,外加导链平衡架体,保证待拆除架体受力均匀。 (10)架体拆除时 应: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 2~3 人协同操作,拆除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件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件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11)架体拆除作业时:如先行抽出导轨,需将下爬升箱与架体捆绑牢靠;如固定套抱导轨与架体一起拆除时,须将固定套与架体捆绑牢靠。 (12) 爬模架拆除后,要及时将结构周圈搭设防护栏杆;架体拆除一半时,结构出现的防护漏洞要及时进行搭设,并设醒目标志,在架体边侧搭设防护拉杆,防止人员坠落。 (13)遇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和雨雪天气、浓雾和雷雨天气时,禁止进行架体的拆除工作,并预先采取加固架体的措施。 (14)拆除工作因故不连续时,应对未拆除部分采取可靠的刚性固定措施。 主承力点以上的架体高度为悬臂端,应在爬架正常使用阶段将悬臂端的中间位置与结构进行刚性拉接固定,以减少风荷载对架体的影响,拉接水平间距不大于 3 米。 (15)拆除架体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16)拆除架体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 (17)拆除架体的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 拆下来的各种配件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 (18) 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9)禁止夜间进行爬模架的拆除工作。 6 应急预案 为确保爬模架顺利正常的使用,并保证爬模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有效 22 地解决发生的问题,特制定爬模架应急预案。 爬模架设备安装过程的应急预案 现场安装方法按施工方案安装步骤进行,两个附墙机位间的支模体系先在地面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后再用塔吊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塔吊挂钩没挂紧或挂钩位置不正确 爬模架在进行整体吊装前应预先在地面组装位置进行预吊装,重点解决挂钩位置问题。 先将架体稍稍吊起,看架体是否有变形,挂钩是否牢靠,待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吊装。 应找准挂钩位置,如吊起后架体倾斜过大应将其回落至地面,从新选择挂钩位置,待架体在吊起后没有较大倾斜的情况下再将架体吊装至安装位置,并做出标识,以便下次吊装时找准挂钩位置。 两三角支撑架间的水平侧片与连接板孔位不对 相邻两个主承力架安装入位后,连接两机位之间的水平侧片,水平侧片与三角支撑架上的连接板孔位不对 正时,首先检查选择的水平侧片尺寸是否正确,如选择的是正确的,说明预埋位置有所偏差,偏差小于 10mm可通过对附墙装置上的固定套调整以改变两三角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连接板上的孔位对正,若孔位偏差过大则需在墙体重新打孔并安装附墙装置(因此每次预埋都须严格检查)。 爬模架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架体螺栓松动或被剪断 如螺丝有松动现象,应立即对螺栓进行禁锢;如螺栓被剪断,应做临时固定并立即更换螺栓。 因超载导致局部架体变形 此时应立即清理架体上所有物品,对局部变形位置进行暂时加 固,立即安排更换变形部件的工作,做安全检查,看其他部位是否正常(施工过程中严禁架体进行超载或集中荷载作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