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络企业风险分析与管理范本内容摘要:

公司将抽调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的专业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对各项投资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所有投资项目按计划、保质、按期完工,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市场是很难长远预测的,我们要做的是时刻保持清醒、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掌控行为之道 互联网管理四个风险点 2020年 02月 25日 15:26 泡泡网 【转载】 作者 :赛迪网 编辑 :景琦 本文导航 第 01页:互联网管理的四 个风险点 第 02页:难点 第 03页:互联网行为管理要点 第 04页:行为管理的五个步骤 互联网管理的四个风险点 泡泡网 企业频道 2月 25日 近几年,从 防火墙 的诞生开始,我们所有的基础架构都在如火如荼地做着客体安全防护,防火墙 、 IDS、反垃圾以及纵深防御体系等。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内部管理层面很多情况下是 “ 因陋就简 ” 的,整体架构里一直有 “ 防御重于管理 ” 的理念。 但事实上,互联网的内部管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互联网管理到底有哪些风险点呢。 互联网管理的四个风险点 首先,对于主体 “ 人 ” 的管理。 “ 互联网 行为 ” 的定义是互联网主体主动或被动发生的上网行为,这里人的因素就比较关键,因为 “ 技术可以学习,流程可以复制,只有人是个性的 ”。 如果要关注人的行为安全,发现潜在的主体行为隐患,互联网上的管理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这是因为互联网行为已经成为人的第二行为,就像在著名的游戏《第二人生》中那样,任何人的真实行为在互联网中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体现。 当一个人想离职的时候,他会在互联网上出现一些苗头和征兆。 例如频繁访问 招聘网站 ,在友商的网站上浏览过多等。 如果我们通过友善的监控获悉这种苗头,管理者就可以去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的互联网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就现在的互联网现状来说,对互联网行为主体的识别并不清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常采用的是 IP 地址联系方式, IDS 和 防火墙 最常用的;第二,均采用地址转换技术 IPv4,因为IPv6现在还没有成熟;第三,没有专门的 互联网认证体系,虽然有 OA 认证、准入认证、数据库认证,但是互联网外发没有专门的认证,这给我们带来的风险点是很明显的。 内外定位均失效。 在内部,当我们想看一个人行为发展趋势的时候,只能看到 IP 地址,根本无法对应到个人。 对于外部,我们根本无法把内部和外部的地址连接起来。 因为经过地址转换以后,这个数据是瞬时的,是留不下来的。 其次,任何一个外部人到公司来都可以上网,可能会带来一定隐患(如病毒蔓延、信息泄密等)。 因此说,互联网管理其实只有 50%的管理是对主体的管理,是对人的体现。 其次,对互联网行为( 下拉与上传)的管理。 互联网行为是访问主体主动与被动的行为。 互联网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的 “ 下拉 ” 与 “ 上传 ”。 “ 下拉 ” 包括文字性的下拉、文件性的下拉。 可以说,下拉信息中大量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信息。 在 FTP 浏览当中,会有色情、病毒;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垃圾邮件也很多。 “ 行为 ” 的第二个层面就是 “ 上传 ”。 DLP(数据丢失保护)是现在一个很热的概念,它有文件级的,也有行为级的。 对于互联网来说,行为级是很重要的。 假如外发的文字没有记录,文件没有记录,人们根本无法谈 “ 阻断 ” ,这就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风险(例如法律 风险)。 很多人通过外发邮件、 BBS 发帖、博客记录,就有可能无意识地把公司的核心机密以及最新动向泄露出去。 由于对于文字和文件的外发没有任何记录,我们也很难控制核心信息的外泄。 第三,投资保护。 在 IT 基础设施中,软件硬件的投入都具有很高成本。 “ 低投入、高产出 ” 是用户信息化建设努力追求的目标。 倘若我们高价租用的带宽、高价采购的 服务器 被一些无关业务的流量(例如, 电影 下载、网络 电视 、网上购物)占据着,这种资源浪费是每位管理人员都不愿意看到的,更是企业所不允许的。 最后,工作效率。 互联网的诱惑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可以用一个百分比的图表呈现出来。 一项数据统计显示,我们企业员工平均的有效工作时间是 45%。 这就是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