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出租车公司安全生产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费用是指本企业按照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 介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企业对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 年度结余下年度使用,当年计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对在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中形成的资产,本企业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26 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列支。 接受地方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附 :客运业务 安全经费 按营业收入的 %提取;普通货运业务按营业收入的 1%提取;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含管道运输)按营业收入的 %提取。 27 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积极预 防、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保护公司、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发生道路行车安全事故后,当班驾驶员及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同时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二条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 发生道路行车安全死亡事故后,公 司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四条 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财产损失金额、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五条 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小组应将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以书面形式向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第六条 事故处理 1.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 28 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 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制定整改措施。 3.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 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臵。 5.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 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第七条 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1. 事故快报表。 2. 事故调查报告。 3. 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 4. 事故认定书。 5.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6. 整改措施 其他有关的资料 29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贯彻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安全工作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在特大事故中被认定负有领导责任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经理、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 安全生产委员会人员 在重大责任以上事故中被认定负有管理责任的,因 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缓报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处 理 外,公司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行政处分。 三、公司驾驶员发生一般交通责任事故的,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对驾驶员给予处罚,酒后驾车或将车交无证人员驾驶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一年内发生重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一 次的,公司 与 驾驶员解除合同关系。 30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出租汽车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通讯联络组、处臵救援组、 后勤组。 其组织机构和职责如下: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组成 . 主要职责: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本公司发生的重特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监督公司各职能部门对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工作职责履行情况。 (二)安全事故应急处臵领导小组 设 办公室 ,由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 (三)通讯联络组 主要职责:负责节假日行政值班人员安排及夜间值班人员安排,保证突发事故时的通讯联络畅通和信息传递,及时有效上效下达各项救援抢险指令。 (四)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计划采购和配备,抢 险救援车辆的维护保养,迅速及时地准备、发放抢险救援器材,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救援处臵组 主要职责:负责公司突发安全事故治安事故的救援及处臵工作,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援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1 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臵程序: (一)报告和报警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应急通讯联络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 客服 值班人员一旦发现交通、治安、火灾事故 马上向上级领导 报告。 (二)实施救援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迅速下达抢险救援指令和要求,救援处臵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 序,组织救援器材和车辆及时到位。 按照领导小组及相关领导的指令和要求实施救援工作或配合专业救援单位实施救援,并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报告救援情况和接受上级部门指示。 上报事故材料 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事故原因、抢险救援情况、善后处臵和后续文字材料。 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日常工作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臵办公室在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对各小组执行本制度所规定的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 组织好救援队伍、救援器材和对援救人员进行培训的演练工作,并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四、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 (一)出租汽车发生一般擦 刮 小事故,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规定,由事故双方自行协商,交管部门出具快速处理通知书,通知保险公司,责任驾驶员自行处理,事后通知公司备案。 32 (二)出租汽车发生较为严重的碰撞事故,责任驾驶员应马上通知交通部门到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同时通知保险公司,驾驶员对事故处理有困难时,通知公司技安员到现场协助处理,处理结果公司备案。 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应对事故进行分析。 找出事故原因,排除事故隐患,在公司安全学习会上对事故进行通报。 (三)出租汽车发生一 般伤人事故,责任驾驶员应立即通知交通部门、保险公司到现场,同时通知公司 安全员。 伤者需到医院进行检查时,责任驾驶员应陪同前往,或提供帮助。 根据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结果,对伤者进行赔付或垫付。 公司 安全员 协助处理事故。 处理结果备案。 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应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排除事故隐患,在公司安全学习会上对事故进行通报。 (四)出租汽车发生严重伤人事故,责任驾驶员应保护现场,首先通知 120 急救中心抢救伤员。 同时通知交通部门、保险公司、公司 安全员 到现场。 安全员 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往现场,同时通知公司负责人启动应 急救援机制。 公司指定专人对事故进行处理。 配合相关部门对伤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 事故责任人对急救费用不能及时到位的,公司应先期垫付,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做好伤员家属工作,召开安全生产会,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要求事故责任人写出书面材料,吸取教训。 根据交通部门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处罚。 事故处臵结果公司备案。 (五)出租汽车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公司接到通知后负责人及安全生产小组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同时通知公司法定代表人, 33 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 迅速成立以法人为代 表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2小时内将事故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24 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事故书面情况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根据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的任定,作好善后及赔付工作。 协助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查清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吸取教训,召开公司全体人员安全会,对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并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34 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 (一)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树立“三个意识” ⑴服务意识。 驾驶员的工作,是通过车辆运送乘客和货物, 包括运送本单位的人员和货物,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一种服务性工作,需要讲究服务意识。 对驾驶员来讲,树立服务意识就是尊客爱货,把乘客或乘坐人当亲人,视货物为家珍。 ⑵安全意识。 安全是第一位的,作为机动车驾驶员来说,安全行车是头等大事,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也关系到他人和自己家庭的幸福。 要做到行车安全,就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保养好自己驾驶的车辆,不开故障车,行车中要谨慎驾驶,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不辜负社会和家庭对你的期望。 ⑶守法意识。 遵守交通管理法规和各种规章,是维护驾驶员职业活动下常开展的重要保证。 驾驶员要学法、 懂法、守法,用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自觉接受交通管理部门的依法管理。 这是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弘扬“三种精神” ⑴敬业精神。 机动车驾驶员担负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交通往来的重任。 不论是专职驾驶员还是非专职驾驶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35 ⑵见义勇为精神。 当今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因素,违法犯罪现象还时有发生,道路上的各类意外事故也经常可见。 当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受到威胁,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危害时,机动车驾驶员 应该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⑶救死扶伤精神。 救死扶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突发性的伤病员,如交通事故中的受伤者,急需救助的病人和孕妇,遇到这种情况,驾驶员应急群众之所急,将伤、病者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二)违反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表现 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遵守各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同时还要遵守职业道德行为。 列举如下不良行为,希望驾驶员自我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谁都不希望发生,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一般 是一种过失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象,抢救伤者和财产,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 这是驾驶员法定的义务。 但是极少数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夜间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撞伤、撞死人时,不是立即停车积极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及时报案,而是臵伤亡者于不顾,抱侥幸心理,驾车或弃车逃跑,甚至将伤者带离事故现场隐藏和抛弃,致使受伤者伤势加重,以至延识抢救时机而死亡。 这种行为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后果严重的是一种犯罪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开故障车 36 有些驾驶员缺乏安全责任感, 平时忽视对车辆的例行保养,不能保持车况良好,在明知方向、制动等安全装臵存在严重故障的情况下,也不及时修理。 开着这样的病车上路,对自己,也对其他车辆或行人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惨祸。 酒后驾车 酒后开车对安全行车危害极大,酒后不准驾驶车辆,这是每个驾驶员都知道的。 可是有些驾驶员就是喜欢明知故犯。 有的驾驶员酒后显得十分兴奋,开快车、开冒险车,左超右钻,横冲直撞;有的驾驶员酒后极易发怒,一不顺心就产生报复心理,你不让,我也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