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诗歌鉴赏2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急,溷多茵少 ② 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江草自菲菲。 注 ① 归庄: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 这首诗作于清朝统治逐渐巩固的时期。 ② 溷多茵少:喻指恶浊的环境多,干净的环境少。 溷,粪坑;茵,华美的座席。 (1)请就颈联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答: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 (其二 )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1)请 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 (2)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 试作简要概括。 答: 答案精析 1. (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 诗的前两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海浪、风吹、雷鸣,渲染了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 “ 千山急雨来 ”的壮观景象。 2. (1)以歌姬舞醉、美酒盈樽渲染了宴会之乐,反衬下文酒醒观烛的凄凉。 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2)比喻和拟人 (“ 情景交融 ” 也。20xx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诗歌鉴赏2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春。 (1)词上片的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2)词的下片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赵令畤 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 玉窗红子斗棋时。 (1)“ 东风轻软弄帘帏 ” 一句中, “ 弄 ” 字用得极妙。 请简要赏析。
全句意为,唯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这间阁子中。 (1)诗人 “ 爱 ” 檀园,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效果如何。 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①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 ② ,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
暖。 (1)赏析 “ 杨柳于人便青眼 ” 句中 “ 青眼 ” 一词的妙处。 答: (2)这首词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长忆吴山 [注 ] 潘 阆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 庙前江水怒为涛。 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 时有阴云笼殿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 遥奠酒盈卮。 注 这首词是作者凭吊吴相国伍子胥之作。
以叔明为鉴云。 (选自《新唐书 李叔明传》 ) (1)叔明让曰: “ 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 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 ” 译文: (2)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下尚书省杂议。 译文: (3)殁数年,子孙骄纵,赀产皆尽。 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 译文: 8.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到人类文明是经过漫长的步行发展而来,揭示了 “ 迟行 ” 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8. ①“ 迟行 ” 意为人应慢慢走,在日常生活中应慢慢欣赏身边美好的风景。 ②“ 迟行 ” 意为人生应该迟行,要懂得放慢脚步,关注过程,在慢行时认识自我。 ③“ 迟行 ” 意为人类历史的缓慢进程,在缓慢的发展中体现历史文化感,走出文明的厚重绵长。 二 、议论说理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答: 6.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7.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土。 答: (2)他藏起我的老年,让我时刻回到童年。 答: 8.本文最后两段写到 “ 我 ” 失去了父亲,又说 “ 我 ” 和 父亲依然在相互倾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精析 5. ①“ 我 ” 需要一个父亲在 “ 我 ” 成年之后,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