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内容摘要:
,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盐酸( HCl) 过氧化氢 次氯酸钠 (NaClO)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 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 若大理石的污垢用洁厕灵清洗, 主要 现象是。 ( 3) 在盛有少量 “ 彩漂液 ” 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 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 洁厕灵 ” 与 “ 漂白水 ” 不能混用。 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 氯气( Cl2) ,化学方程式为。 28.( 4分)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 ( 1)单质硅( Si)是半导体 材料 ,硅元素属于 (填 “ 金属 ” 或 “ 非金属 ” )元素。 ( 2)石英 的 主要成分为 SiO2, 其中 SiO2属于 (填 “ 氧化物 ” 或 “ 混合物 ” )。 ( 3) 工业上 用 石英和焦炭反应,高温 条件下 获得 硅和一氧化碳, 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科普阅读理解〗 29.( 5分)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改编自屠呦呦 2020年 12月 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 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 研究组 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 “ 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 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 有效成分。 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为 282,得出了青蒿素 的 化学式。 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有机所 得 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 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图 1. 青蒿素结构简式 图 2. 双氢青蒿素结构简式 (化学式: C15H22O5) (化学式: C15H24O5) 由于 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 通过 人工合成 制成 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 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 衍生物之一是 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 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 “ 高效、速效、低毒 ” 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 2020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 (填数字 序号 )。 ① 确定结构 ② 分离提纯 ③ 人工合成 (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 ( 3)青蒿素 分子中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 (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序号 )。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生产实际分析〗 30.( 3分) 轻质碳酸钙的成分是 CaCO3,是无味的白色粉末。 它 应用 于 铜版纸、邮票纸等纸制品中,可以提高纸制品的稳定性、硬度和耐热性。 它在国内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碳化法,生产流程如下: ( 1)步骤 ③ 中包含的操作名称是。 ( 2)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石灰石与轻质碳酸钙的差别是 (写出一条)。 31.( 3 分) 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对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大势所趋。 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 下 图所示 , 根据下列流程图回答问题。 ( 1)该工艺的主要原料为氧气、 和。 ( 2)赤铁矿与 CO反应的 化学 方程式为。 ( 3)在催化反应室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2.( 5分)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 1~3种元素组成。 ( 1)甲 的固体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 ( 2)乙是 密度最小 的 气体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20xx届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相关推荐
(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铁 ( 3)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在该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科普阅读理解〗 29.(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 ,熔点为 650℃,沸点为 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镁还能和乙醇、水反应生成氢气。
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为此科学 家提出 : 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 具体做法有: 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 CO2 转化成甲醇( 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CE, ED=1, BD=4,那么 AB= 1 如图,在△ ABC 中, ∠ A=30176。 ,∠ B=45176。 , AC=2 3 ,则 AB=。 1计算 45tan30cos 60sin 的值是 1 △ABC 中, ∠A 、 ∠B 都是锐角,若 sinA= 32 , cosB=12 ,则 ∠C= . ( 2020)如图,在 □ 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 O,点 E是
A.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用泥沙扑灭 C. 用湿抹布盖灭 D. 用水冲灭 30. 下列实验现象 不能 . .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个小题,共 24分) 31. ( 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填物质类别)。 ( 2)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 大气的是(填序号)。 A.
寂寞与单调 ,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 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 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 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 (傅斯年 )和 (陈 )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 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 个读书人学习。 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 少读书
(4)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别看 , 猫头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 8.(6分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图 ① 中 , 转动 时 , 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 能够使标本放大到一定倍数的结构是 和 4。 (填标号 ) (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有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等 , 图 ② 是其中的哪一步 骤。 (3)制作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 需要染色 (如图 ③ ), 通常所用的染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