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而人则要在 “ 不确定 ”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这句话在全文起 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九、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习题。 ( 17 分) 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 ”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 第二个人说:“是呀。 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 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 ⑴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3 分 ) 适可而止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气喘吁吁 ⑵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分 ) 适可而止: ⑶ 用“ —— ”画出写第一、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 3 分) ⑷ 用“ ~~~~~~”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 2 分) ⑸ 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 4 分) ⑹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4 分) ① 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十、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根据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 ( 30 分) 题一:每个人总有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20xx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相关推荐
+641+...的结果( ) 1。 A、等于 1 B、小于 1 C、大于 1 一堆煤用去32还剩下34t,用去的和剩下的比较( ) A、用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无法比较 一种商品,先降价101,再提高101,最后的售价( )原价。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某商场要表示 2020 年到 2020 年销售额的增长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三
质数的数是( )。 六( 2)班参加课外活动的有 25 人,比全班人数的还多 1 人。 计算全班人数的正确列式是( )。 A.( 251)247。 + 1 247。 1 按☆☆○○□□□☆☆○○□□□„„的规律排序,第 50 个图形是( )。 A. ☆ B.○ C.□ 用长 6cm、宽 4cm 的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张。 一个汽油桶可装汽油 60dm179。 ,它的( )是
(10 分 ) 中国北京申奥成功了,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改为反问句: 人们历尽艰险,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登上顶峰。 缩句: 大兴安岭真美丽。 改成打比方的句子: 月亮被黑云遮住了。 改成拟人句: 这地方的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 (写排比句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18 分) [短文一 ]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 f f239。 )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
) 14把 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二、判断。 ( 对的打 “√” ,错的打 “” )( 5分) 所有 的奇数都是质数。 ( ) 两个质数的和是一定是偶数。 ( )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 任意一个奇数减去 1,结果是偶数。 ( ) 2个棱长 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12cm2。 ( ) 三、选择。
5%)你的理想是什么。 简单地说说,为了理 想,你要怎样奋斗。 九、阅读理解。 14%( 4+2+2+2+2+2)(一)芭蕉 春天,两鬓班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 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 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 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
四、给“ 、 、 =”找家。 (每题 1 分 , 共 6 分 ) 32+9 〇 6 7 153 〇 12 247。 4 3+3 〇 3 3 7 9〇 8 8 6 3○ 20 2 5 2○ 5+ 2 五、判断下面的话对吗。 对的画“ √ ”,错的“ ”。 (每题 1 分 , 共 4 分 ) 计算 35( 2312)时,先算 2312。 ( ) 12247。 4=3,这道算式表示把 12分成 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