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三、( 31 分) (一)( 11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 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 ③ 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 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 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 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 !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 ?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 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 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 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 ( 二 )( 10分) 莫愁湖畔海棠红 ① 四月的莫愁湖畔,树树海棠姿容优美,明媚动人灿如云霞,常常让游人沉醉而不知归路。 ② 海棠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素有“国艳”之誉,唐朝贾耽的《花谱》一书就有记载,把海棠称为“花中神仙”。 春季花姿俏丽,楚楚有致;秋日金果满树,芳香袭人。 历代文人墨客也被海棠的魅力折服,题咏不绝。 一代文豪苏东坡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③ 海 棠 品种多,分布较广。 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 这里所说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 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 西府海棠花形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是“海棠四品”中的翘楚。 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中就种有西府海棠。 在南京,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