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1内容摘要: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 ,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 但到 19 世纪 40 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B.英荷关系的改善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D.英国实力的衰落 [ 2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 世纪 70 年代后,面对经济 ‚ 滞涨 ‛ , 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 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该表是 1750~ 1900 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各国及地区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部分)。 表格中的这些数据可以证明( ) A.在此时间段中,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 C. 1900 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份额中无足轻重 D.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2下图中所反映的是 19 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英国议会大厦 清政府军机处 A.决 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 2% 28. 1% 34. 2% 53. 2% 61. 3% 62. 0% 中国 32. 8% 33. 3% 29. 8% 19. 7% 12. 5% 6. 2% 印度 24. 5% 19. 7% 17. 6% 8. 6% 2. 8% 1. 7% 腾八中 2020—— 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 历 史 答 题 卡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总分: 100 分 第Ⅰ部分: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60 分 ) 2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皇帝统而不治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 1848 年问世的 《 共产党 宣言》中有一句名言: ‚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 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有学者 提出 ‚ 消灭 ‛ 应 翻译 为 ‚ 扬弃 ‛。 理由是原文 ‚Aufhebung‛ 出自 黑格尔的 《小逻辑》 ,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为 ‚ 扬弃 ‛ 则能 表示 ‚ 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 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 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 ) A.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 B.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 C.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 D.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 2下列关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新 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 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C、 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D、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 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 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 ‛ 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C.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