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间约 7小时,如果少于或多于此时间,应乘以小于或大于 1 的系数(常用的系数为 ~ ) ( 2)设备负荷系数 以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使用负荷为基准,小于或大于此负荷时,应乘以小于或大于 1 的系数(常用的系数为 ~)。 ( 3)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状态系数 根据企业对设备维修和维护保养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乘以小于或大于 1 的系数。 设备维修和维护保养制度各企业均有,但实际执行情况差别较大, 因而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新旧程序(常用的系数为 ~ )。 ( 4)设备原始制造质量系数 确定本系数时,应了解设备是国产还是进口以及进口国家,如果是国产的,应了解是名牌产品还是一般产品。 一般来说,进口设备质量优于国产设备,名牌产品质量优于一般产品,但又有 文件名 设备成新率确定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07004 页码 43 较多例外,故在确定此系数时应较慎重(常用的系数为 ~ )。 ( 5)故障率系数 如果发现设备在近期(半年)以内故障发生的频率较高,应适当降低其成新率。 ( 6)工作环境系数 若设备周围工作环境较差,如室内腐蚀性气体、液体较多、粉尘较多等,应适当降低其成新率。 综合分析法适用于价值中等的设备。 技术鉴定法,是 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设备的成新率。 用于技术鉴定法费时费力,故一般用于价值较高的设备。 二、确定成新率的原则 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由于它是用来加工机器零件的,而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又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所以机床精度的检验占总体评分的 55%,而其他如操作系统、润滑系统、运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外观等占较小的比例。 机床精度指数是机械制造行业用以衡量机床综合精度的常用指标,现用以计算机床的精度综合值,以便于评分。 文件名 设备成新率确定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07004 页码 44 以汽车为例,发动机是汽车内最复杂的部件,也是最易发生故障的部件。 如果它发生故障, 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运行,因此,发动机的技术状态评分占汽车评分的较大比例。 以锅炉为例,锅炉本体(包括锅炉筒体、水管、炉墙、炉条运行机构、加煤机构等)约占锅炉总价值 55%以上。 此外,鼓、引风机及出渣、除尘系统占锅炉总价值的 30~ 35%。 故以上两部分的评分占较大比例。 文件名 机床成新率确定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07005 页码 41 一、概述 机床技术鉴定的方法有仪器测定法和肉眼观察法两类。 机床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测属于仪器测定法,机床运动系统的发热和振动也应通过仪器测定以取得有关数据。 操作系统的灵活与否,既可用仪器测定(如用拉力计测定操作手轮的旋转力矩),也可用手试,凭经验判别操作手轮(或手 柄)是否灵活、轻便及丝杠是否有“虚量”(即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 其他如润滑系统、机床外观等,一般用观察法进行鉴定。 电气系统的技术状态可以用仪器(如万用表等)结合观察法确定。 二、常用机械成新率确定方法 常用的机械成新率确定方法是评分法(也称权重法),得分数即为成新率。 由精度指数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 精度指数; Tp—— 精度实测值; Ts—— 标准精度值; n—— 实测项数。 文件名 机床成新率确定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07005 页码 42 机床精度的满分为 55 分。 评分范围如下: 注:几何精度及工作精度分别计算 T 值,然后算出算术平均值。 变速及溜板操作手轮或手柄是否灵活轻便,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 此项满分为 6分。 润滑油泵出口压力是否达到额定值,油管是否有泄漏,油路是否畅通。 此项满分为 10 分。 包括主轴箱、进给箱的齿轮传动系统,各部件轴承有无振动 文件名 机床成新率确定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07005 页码 43 及发热,各滑动面有无拉伤。 此项满分为 8分。 电控柜中电流开断装置如磁力起动器(带有热保护)、交流接触器、空气断路器(带或不带短路过载保护),以及各种继电器如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等触点有无烧损或接触不良,工作是否正常。 电动机在运转中是 否有发热(温升超过正常值)。 电动机的温升允许值因其绝缘等级不同而异,一般用温度计法和电阻法测定,可请企业电气专业人员配合。 此项满分为 15 分。 ( 1)机床附件是否齐全,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外观有无锈蚀、碰伤及油漆剥落等。 此项满分为 6分。 ( 2)如机床为数控机床,则应检查数控(电脑)系统及液压系统。 ①电脑系统先检查输入(包括软盘或磁带输入及人工编程输入)是否顺利,然后检查机床各部位动作程序是否按输入所要求的程序进行。 对于“闭环”系统,不应检查各部件的位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