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绩效考核定量过程评估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子因素类别详见不同薪酬类别的业绩考核表): 月度 货款回收率; 月度成本控制率; 投入 /产出比率(经济效益); 员工考核月份的主要工作(关键工作)的量化目标 /标准( KPI)。 /策略和员工上述业绩考核因素 /子因素来源,选择合适的业绩考核因素 /子因素类别和权重,编制实行不同薪酬类别员工的《业绩考核表》框架。 /标准合约的培训和指引。 由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通过对被评估者当月的工作责任、任务的分解,找出当月的主要工作绩效范围, 共同商订合理且具挑战性的、量化的目标 /标准;在被业绩考核当月的 5 号前(含)形成被考核者当月的量化的关键绩效目标 /标准承诺,填入与被评估者薪酬类别相对应的《业绩考核表》中,经双方签名后和部门负责人签名作为考核当月被考核者的绩效合约。 员工考核期内的主要工作绩效范围 从员工被考核当月的工作任务清单中,把不同的职责、任务加以分类,逐条列出;根据职责 /任务对完成部门 /公司目标的重要程度分类,影响程度较重要的绩效范围(由重要的职责、任务反映)为员工当月的主要工作绩效范围( Key Performance Confines)。 关键绩效目标和标准(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 system) 目标和标准是被考核者工作责任的量化表达方式;考核者必须深刻理解目标和标准,并且精通怎样在业绩考核中自如地运用它们。 目标是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责任要达成的结果的表达;而关键绩效目标就是对个人 /部门 /公司的业绩发生关键 /重要作用的目标。 例如:任我行 20xx年 8月份的销售回款额目标为人民币 100万元;达成此一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销售成本为人民币 20 万元,总权重为 20分, 每减少 1%的销售回款和增加 1%成本投入减少 1分。 陈小小 20xx 年 8 月份要进行 300 人次的关于新产品处理吸引力的调查;达成此一目标所需成本不得超过人民币 200元;权重为 10分;每减少一个调查量的百分点和增加一个成本投入的百分点减少 1分。 标准指的是一种延续的、须一次又一次地达到的准则。 标准通常是以数量来表达的。 当这些标准的执行者参与制定这些标准时,标准将最为有效。 例如:所负责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必须在 98%以上;返工率在 2%以下;电话响铃三次以内(含)的接听率在 98%以上;培训的合格率为 100%;职前训练的准时率为 100%等。 目标/标准要具备下列的因素: 目标/标准要具有可衡量性; 目标/标准描述了达到期望的结果所需的条件; 达到结果所需的时间表; 公司为达到期望的结果所愿意投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