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苏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1内容摘要:

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④一九六七年的冬天,母亲忽感不适,我陪母亲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我的母亲得了亚急性播散型红斑狼疮,生日已为数不多。 巨大的打击令我喘不上气来,面色苍白地坐在医院的长椅上,我心里发颤,迈不动步子,我说:“妈,咱们歇一歇。 ”母亲说:“歇歇也好。 ”她便在我身边坐着,静静地攥着我的手,什么也没问。 那情景整 个儿颠倒了,好像我是病人,她 是家属。 ⑤从医院回来的下午,我在胡同口堵住了下学回家的妹妹,将实情相告,她一下吓傻了,睁着惊恐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我,竟没有一丝泪花。 半天她才回过神来,哇地一声哭起来,大声地问:“怎么办哪。 姐,咱们怎么办哪。 ”我也哭了,憋了大半天的泪终于肆无忌惮地流下来……是的,怎么办呢。 惟有隐瞒。 我告诫妹妹,要哭,在外面哭够,回家再不许掉眼泪。 一进家门,妹妹率先强装笑脸,哄着母亲说她得的是风湿,开春就会转好的。 我佩服妹妹的干练与早熟,生活将这个十四岁的孩子推到了没有退路的地步,我这一走,更 沉重的担子便由她承担了,那稚嫩的肩担得动么。 ⑥回到屋里,妹妹已经起来了,她说今天要送我去车站。 我让她别送,她说不。 我心里一阵酸涩,想掉泪,脸上却平静地交代由火车站回家的路线,塞给她两毛钱嘱咐她回来一定要坐车,千万别走丢了。 我来到母亲床前,站了许久才说:“妈,我走了。 ”母亲动了一下,脸依旧朝墙躺着,没有说话,我想母亲会说点什么,哪怕一声轻轻的啜泣,对我也是莫大的安慰啊……我等着,等着,母亲一直没有声响,我迟迟迈不动脚步,心几乎碎了。 被妹妹拖着,我向外走去,出门的时候我最后看了一眼古旧衰老的家,看了一眼母亲躺 着的单薄背影,将这一切永远深深印在心底。 ⑦赶到火车站,天已大亮。 捆行李的绳子由行李架上垂下来,妹妹站在椅子上把它们塞了塞,我看见了外套下面她破烂的小褂。 我对她说:“你周三要带妈去医院验血,匣子底下我偷偷压了十块钱,是抓药用的。 ”妹妹说知道,又说那十块钱昨晚妈已让打在我的行李里了,我怪她为什么不早说,她说妈不让。 “妈还说,让你放心走,别老掂记家。 你那不服软的脾气了得改一改,要不吃亏。 在那边要多干活,少说话,千万别写什么诗啊的,写东西最容易出事儿,这点是妈最不放心的,让你一定要答应……”我说我记着了,她说这些 是妈今天早晨我还没起时就让她告诉我的。 我的嗓子哽咽发涩,像堵了一块棉花,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母亲担忧的正确,因“诗的问题”打入另册以后我才体味到母亲那颗亲子爱子的心,但为时已晚,无法补救了。 我至今不写诗,一句也不写,怕的是触动那再不愿提及的伤痛。 为此我愧对母亲。 ⑧那天,在火车里,妹妹突然说该给我买两个烧饼,路上当午饭。 没容我拦,她已挤出车厢跑上站台。 我从车窗里看她摸了半天,掏出钱来,那钱正是我早晨给她的车钱。 我大声阻止她,她没听见。 这时火车开动了,妹妹抬起头,先是惊愕地朝着移动的车窗观望,继 而大叫一声,举着烧饼向我这边狂奔。 我听到了她的哭声,也看到了她满面的泪痕……我再也支撑不住,趴在小桌上放声大哭起来。 火车载着我和我那毫无掩饰的哭声,驶过卢沟桥,驶过保定,离家越来越远了…… ⑨半年后,妹妹插队去了陕北。 母亲去世了。 家乡一别二十七年。 (选自《中国最美的散文》,有删改) 【注】叶广芩,国家一级作家。 北京人, 1948年出生在 北京,祖姓叶赫那拉,清皇族后裔。 1968 年下放,后扎根 西部,不愿回籍。 其散文被誉为“历史细部的检讨,时代深处的回音”。 12.第 ② 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 6 分) ▲ ▲ 13.文章 ④⑤ 两段属于哪一种叙述方 式。 请分析这两段在文 章 结构上的作用。 ( 4 分)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