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练习题:第4单元学业分层测评14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 , 梁思 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 , 观摩各地建筑。 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 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 , 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 , 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 他说: “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 , 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 匆匆回国 , 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 1932 年 , 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 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 “ 亲密伙伴 ”。 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 , 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 梁思成甘之如饴: “ 被 (臭虫 )咬得很厉害 , 但我追猎遗构多年 , 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 “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 , 共测绘了 2738座古建筑。 那是什么年代。 战乱。 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 ” 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 , 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 在这时 , 妻子患了严重肺病 , 长年卧床不起 ,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 , 行动不便 , 全家贫病交加 , 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 , 《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 , 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 , 这样一本著作 , 诞生于李庄 (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 , 1940年初冬 , 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 )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 ” 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 , 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 年 , 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 , 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 , 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 城市 —— 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他和林徽因一起 , 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 , 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 , 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 而此前 , 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 , 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 , 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 , 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 目睹古建筑被毁 ,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 , 都是人间悲剧 , 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 , 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 , 当 20世纪 50年代 , 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 , 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 , 秉笔直 书。 1950 年 , 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 , 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 , 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 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 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 , 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 , 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 , 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 , 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 如杨鸿勋所言 , 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当 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 , 他没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