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机械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当,装错或漏装了零件,零件未固定或固定不牢。 工件上的划痕、压痕、工具造成的伤痕以及加工粗糙可能造成用力集中而使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 (3)安装错误 文件名 机械事故发生原因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7 页码 55 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啮合调整不好,过紧过松,设备不水平,地脚螺拧紧,设备内遗留工具、零件、棉纱等,都可能使设备发生故障。 (4)维修错误 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都是维修错误。 当设备大修重新组装时,可能会发生与新设备最初组装时发生的类似错误。 安全装置是维修人员检修的重点之一。 安全装置失效而未及时修理 ,设备超负荷运行而未制止,设备带“病”运转,都属于维修不良。 (1)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程不完善。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4)劳动制度不合理 (5)缺乏监督。 ,未经培训上岗,操作者业务素质低,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态度不负责,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作规程,都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或落实现代安全生产责任制。 没 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调查整改不力。 关键是企业领导不重视。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1 一、危险性大的设备 根据事故统计,我国规定危险性比较大、事故率比较高的设备有:压力机、冲床、剪床、压延机、压印机、木工刨床、木工锯床、木工造型机、塑料注射 成型机、炼胶机、压砖机、农用脱料机、纸页压光机、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出厂前必须配备好安全防护装置。 二、机械的危险部位 操作人员易于接近的各种可动零、部件都是机械的危险部位,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险部位。 常见的危险零部位件有:。 ,如风机叶片,成对带齿滚筒。 ,链与链轮。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2。 ,如键、定位螺丝。 、搅拌翅。 、 锐边或利棱的零部件。 (皮带扣 )。 、尖角、利棱、凹凸。 三、危险的作业 本身具有较大的危险性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其危险性和事故率比一般作业大。 包括:。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现代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四、机械伤害形式 机械伤害的形式可分为 8 类: 这种伤害是在两个零部件之间产生的,其中一个或两个 是运动零部件,这时人体的四肢被卷进两个部件的接触处。 (1)挤压 典型的挤压伤害是压力机。 当滑坡 (冲头 )下落时,如人手正在安放工件或调整模具,就会受伤。 这种危险不一定两个部件完全接触,只要距离很近,四肢就可能受挤压。 除直线运动部件外,人手还可能在螺旋输送机、塑料注射成型机中受挤压。 如果安装距离过近或操作不当,如在转动阀门的平轮或关闭防护罩时也会受挤压。 (2)咬入 (咬合 )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4 典型的咬入点 (也可叫挤压点 )是啮合的明齿轮、皮带与皮带轮、链与链轮,两个相反方向转动的轧辊。 一般是两个运动部件直接接触,将人的四肢卷进运转中的咬入点。 这种伤害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比较重的往复运动部件撞人,伤害程度与运动部件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即部件的动量有关。 典型例子是人受到前进方向刨床床面的碰撞。 碰撞包括运动物体撞人或人撞固定物件。 另一种是 飞来物及落下物的撞击造成的伤害。 飞来物主要指高速旋转的零部件、工具、工件、紧固件固定不牢或松脱时,会以高速甩出。 虽然这些物体质量很大,但转速很高,而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动能很大。 飞来物撞击人体,能使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高速飞出的切屑也能使人受到伤害。 当人体接触机械的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直接接触人体时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运动部件一般指具有锐边、尖角、利棱的刀具,有凸出物的表面和摩擦表面;也包括过热、过冷表面和电绝缘不良而导电的静止物体的表面。 后者不属于机械伤害。 接触伤害有 4类: (1)夹断 当人 体伸入两个接触部件中间时,人的肢体可能被夹断。 夹断与挤压不同,夹断发生在两个部件的直接接触,挤压不一定完全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5 接触,两个部件不一定是刀刃。 其中一个是运动部件或两个都是运动部件都能造成夹断伤害。 (2)剪切 两个具有锐利边刃的部件,在 一个或两个部件运动时,能产生剪刀作用。 当两者靠近而人的四肢伸入时,刀刃能将四肢切断。 (3)割伤和擦伤 这种伤害可以发生在运动机械和静止设备上。 当静止设备上有尖角和锐边,而人体与该设备作相对运动时,能被尖角和锐边割伤。 当然有尖角、锐边的部件转动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更大,如人体接触旋转刀具、锯片,都会造成严重的割伤。 高速旋转的粗糙面如砂轮能使人擦伤。 (4)卡住或缠住 具有卡住作用的部位是指静止设备表面或运动部件上的尖角或凸出物。 这些凸出物能绊住、缠住人宽松的衣服,甚至皮肤。 当卡住后,有引向另一种危险,特别是运 动部件上的凸出物、皮带接头、车床的转轴、加工件都能将人的手套、衣袖、头发、辫子甚至工作服口袋中擦机器用的绵纱缠住而使人造成严重伤害。 五、机械伤害的结果 机械伤害的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轻则损伤皮肉,重则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GB6441— 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伤害后果有明确的规定。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6 可遍及全身各部位,如颅脑、面颌部、眼部、鼻、耳、颈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包括上肢、腕、手、下肢、踝及脚。 严重时可造成多处受伤。 受伤时可造成外伤、内伤或兼有内外伤。 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机械伤害包括:挫伤、轧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擦伤、刺伤、骨折、撕脱伤、扭伤、切断伤、冲击伤及多处受伤。 机械伤害造成的后果程度不同,最轻的只有皮肤表面的轻微外伤,一般不影响工作,这类伤害一般不统计上报。 我国规定 需统计上报的职工伤亡事故是指由于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已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1)伤害后果可分为: ①暂时性失能伤害 指伤害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必须进行治疗。 ②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指伤害者肢体或某些功能的伤害,包括局部肢体的截肢,有的经治疗可以恢复工作,有的可能需要变换工作岗位。 ③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伤害者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文件名 机械事故防范措施执行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8 页码 77 (2)伤害程度分类 GB6441— 86 规定以损失工作日来划分伤害程度。 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该规定对计算方法有严格的标准,计算损失工作日后即可确定伤害程度。 其分类如下: ①轻伤 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为 105~ 7 天的失能伤害。 ②重伤 重伤是指相当于现定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 105 日的失能伤害。 ③死亡 文件名 机械 设备本质安全措施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9 页码 31 一、本质安全的目的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对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 度的安全。 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危害的抵抗能力。 二、本质安全化的内容 设备的本质安全措施可以通过设备本身和控制器的安全设计来实现。 (1)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 许多机械事故是由于人体接触了危险点,如果将危险操作采用自动控制,用专用工具代替人手操作,实现机械化等都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 (2)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设备应有自动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 这些措施应能达到: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导致设备发生事故;即使出现故障,应能自动排除,切 换或安全停机;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论操作人员是否发现,设备应能自动报警,并作出应急反应,更理想的是还能显示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 (1)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 文件名 机械设备本质安全措施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9 页码 32 (2)采用可靠性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详见下一节。 (3)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当无法消除危险因素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因素是最常用的技术措施。 (4)安装保险装置。 保险装置又叫故障保险装置。 这种装置的作用与安全防护装置稍有不同。 它能在设备产生超压、超温、超速、超载、超位等危险因素时,进行自动控制并消除或减弱上述危险。 安全阀、单向阀、超载保护装置、限速器、限位开关、爆破片、熔断器、保险丝、力短限制器、极限位置限制器等都是常用的保险装置。 (5)采用自监测、报警和处 理系统。 利用现代化仪器仪表对运行中的设备状态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 (6)采用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是可靠性设计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即在设计中增加冗余元件或冗余 (备用 )设备,平时只用其中一个,当发生事故时,冗余设备或冗余元件能自动切换。 (7)采用传感技术。 在危险区设置光电式、感应式、压力传感式传感器,当人进入危险区,可立即停机,终止危险运动。 (8)安装紧急停车开关。 (9)向操作者提供机械关键安全功能是否正常 (设备的自检功能 )的信息。 (10)设计程序联锁开关。 设计对出现错误指令时,禁止启动的操纵器。 这 些关键程序只有在正常操作指令下才能启动机械。 文件名 机械设备本质安全措施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19 页码 33 (11)配备使操作者容易观察的、能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的显示器。 (12)采用多重安全保障措施。 对于危险性大的作业,要求设备运行绝对安全可 靠。 为了防止出现故障和发生误操作,应采用双重或多重安全保障措施,使设备运行万无一失。 文件名 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工作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20 页码 41 一、可靠性技术和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是设 备安全设计的重要内容。 任何设备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使用方便、容易维修、经久耐用。 在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设备用途和使用条件。 ,即“结构可靠性”高。 ,即“使用可靠性高”。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高,即设备的可靠性高。 这个时期的使用寿命 (无故障工作时间 ),在可靠性工程中称为“保险期”,要求使用寿命长。 ,即故障率低。 性高,出了故障能很快发现并容易排除故障。 后 6 个因素都与设备的可靠性有关。 二、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安全系数是指零件理论承载能力与实际承受负荷之比。 为了使构件可靠地工作,理论计算强度应大于实际负荷,其余量就是由安全系数决定的。 在确定安全系数时,既要考虑环境温度、湿度、 文件名 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工作标准 电子文件编码 SBGL14020 页码 42 振动、冲击等条件和使用中超负荷、误操作的后果,保证零部件在使用中不发生永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