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xx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乙 【答案】 AB 【解析】 解:( 1)塑料瓶漂浮, F 甲 =F 乙 =G, ( 2)甲图塑料瓶漂浮, F 浮甲 =G 排甲 =G, 即: F 浮甲 =ρ 甲 V 排甲 g=ρ AV 液 g V 排甲 > V 液 , ρ 甲 < ρ A; 乙图塑料瓶漂浮, F 浮乙 =G 排乙 =G, 即: F 浮乙 =ρ 乙 V 排乙 g=ρ AV 液 g, V 排乙 < V 液 , ρ 乙 > ρ A; ρ 乙 > ρ 甲 , ( 3)已知两容器内液面刚好相平,即 h相同, 由 ( 2)可知 ρ 乙 > ρ 甲 , A A 甲 乙 图 2 图 3 根据 p=ρgh 可得,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 p 乙 , 综上分析, AB正确. 故选 AB. ( 1)甲、乙图中,同一物体都漂浮,由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浮力 F 甲 、 F 乙 的关系; ( 2)在甲图中,液体 A装入塑料瓶内放入甲液体中,下沉一些,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 A的密度小;在乙图中,液体 A装入塑料瓶内放入乙液体中,上浮一些,可知乙液体的密度比 A的密度大.然后可知二者的密度关系. 本题考查了漂浮条件和浮力大小的计算,理解:同样的浮力,液体密度大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是关键. 8. 将电阻 R1和 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若 R R2的电阻分别为 5 欧和 15 欧,如图 3所示,则闭合电键 S,电流表 A与 A1的的示数之比为 A 3 : 1 B 1 : 4 C 4 : 1 D 4 : 3 【答案】 D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1测 R1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 = = =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 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 = = . 故选 D.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1测 R1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9. 如图 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的质量相等,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 V 甲 、 V 乙 ,则 A V 甲 可能等于 V 乙 B V 甲 一定大于 V 乙 R1 S A R2 A1 乙 甲 R2 P A S R1 V C V 甲 可能小于 V 乙 D V 甲 一定小于 V 乙 【答案】 B 【解析】 解:由于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质量相等,即 m 甲 0=m 乙 0, 则: ρ 甲 gS 甲 h 甲 =ρ 乙 gV 乙 h 乙 , 由图可知: S 甲 > S 乙 , h 甲 > h 乙 ,则 ρ 甲 < ρ 乙 ; 由压强公式 p= = 可知:所以, p 甲 0< p 乙 0. 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的液体,则 两容器中液体 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甲 =ρ 甲 g△h 甲 , △p 乙 =ρ 乙 g△h 乙 , 由因为, △p 甲 > △p 乙 ,由 ρ 甲 < ρ 乙 , 可得剩余液体的深度, △h 甲 > △h 乙 ,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 V 甲 > V 乙 . 故选 B. 由图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和所盛液体的深度关系,根据压强公式 p=ρgh 可得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根据 △p=ρg△h比较甲、乙剩余部分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剩余部分的 体积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学生对压强公式、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熟练掌握. 10. 如图 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 S 后,现将 R1和滑动变阻器R2的位置互换,并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断开电键 S,两个电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 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将 R1和滑动变阻器 R2的位置互换,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测量干路电 流,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电流减小,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 AB错误,故 C正确; 断开开关 S,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故 D错误. 故选: C. 先判定电路的连接形式,根据电阻的变化和欧姆定律判定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不测带电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二、 填空题(共 26分) 11.家用电饭煲和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都为 (1) 伏,两者之间是 (2) (选填“并 联”或“串联” )连接的,当电饭煲 不工作时,电视机 (3) (选填“能”或“不能” )继续工作。 【答案】 220;并联;能 【解析】 解:家用电饭煲和电视机正常工作电压是 220V. 家用电饭煲和电视机是并联的,并联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电饭锅不工作,电视机也能继续工作. 故答案为: 220;并联;能. 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 220V,各家用电器之间并联,能保证各用电器正常工作,也不相互影响. 识记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家用电器的连接方法. 12.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 4)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 1654年,著名的 ( 5)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 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 10 5帕,则面积为 10 米 2墙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 6) 牛。 【答案】 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 10 6 【解析】 解: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利拆利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后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著名的实验, 1654年,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面积为 10m2墙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F=pS=10 5Pa10m 2=10 6N.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 10 6. 托里拆利实验是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首次有力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根据公式 F=pS计算压力. 托里拆利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都是大气压研究史上的著名实验,值得我们记住.同时,对影响托里拆利实验结果的因素,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该导体的电阻为 ( 7) 欧,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 8) 库。 当 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6库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 9) 欧。 【答案】 20; 3; 20 【解析】 解:导体的电阻为 R= = =20Ω ; 10s内通过导体的电荷为 Q=It=10s=3C ; 因为导体电阻与两端的电压无关, 图 6 所以 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6库时,电阻仍为 20Ω . 故答案是: 20; 3; 20.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但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求出其大小;根据 Q=It求出 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本题考查了电阻、电荷量,关键是公式的灵活应用和知道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4.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 号”深海潜水器曾潜到海面下 7062 米的深度。 如图 6,当它下潜到上表面距海面 10 米静止时,海水对潜水器上表面产生的压强约为 ( 10) 帕(海水密度近似等于淡水密度)。 当潜水器继续下降时,海水对潜水器上表面产生的压强将 ( 11) ,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将 ( 12)(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0 4;变大;不变 【解析】 解:( 1) 1000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 海水 gh=10 3kg/m310m=10 4Pa; ( 2)潜水器在水面下不断下 潜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ρ 不变, 因为 p=ρgh ,潜水器所处的深度 h变大, 所以,潜水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因此受水的压力也变大; 因为 F 浮 =ρV 排 g,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所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 10 4;变大;不变. ( 1)根据公式 p=ρgh 求出海水的压强; ( 2)潜水器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处深度变大,但水的密度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 p=ρ 液 gh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 F 浮 =ρ 液 V 排 g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 运用,得出排开水体积的变化和深度变化是突破口. 15.图 7为某同学设计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计重秤的原理图。 该原理图中, R2为 ____( 13)_____。 若车重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现将它串联在图中位置,则当车越重时,车重表的示数将 __( 14) __,若车重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现将它与 R1 并联,则当车越重时,车重表的示数将 _( 15) _(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答案】 滑动变阻器;越大;越大 车重表 S R2 R1 图 8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 R1为定值电阻,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R2为滑动变阻器; 当车越重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根据 I= 可知, 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车重表的示数越大. 若车重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现将它与 R1并联, 当车越重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 根据 I= 可知,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 根据 U=IR可知,电阻 R1两端的电压越大,即车重表的示数越大. 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越大;越大. 车重表的电路有电源、电阻、车重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组成,当车开上计重秤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下滑动,电阻变化,引起电流变化,车重表示数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欧姆定律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是突破口. 16.如图 8所示,边长分别为 a、 b 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 p,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 a:b=1:2,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 甲 : F 乙 =( 16)。 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 厚度 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p39。 甲 : p39。 乙 = (17)。 【答案】 1: 4; 1: 1 【解析】 解: ( 1)由 = 可得: = = , 因为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由 p= 可得, = = = =1: 4; ( 2)因为 p= = = = = =ρgh , 所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 = = = . 甲 乙 故答案为: 1: 4; 1: 1. ( 1)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面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然后可知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 ( 2)根据 p= = = = = =ρgh 得出二者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灵活 运用,要注意 p= 适用与一切求压强的计算, p=ρgh 适用与均匀、规则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17. 如图 9( a)、( 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 pa ( 18) pb,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 Fa( 19)Fb,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 pa( 20) Δ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小于;等于;等于 【解析】 解:( 1)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处深度有关,由于( b) 图中木块所处深度大于( a)图中木块所处深度,根据 p=ρ 水 gh可知,木块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pa小于 pb;。上海市杨浦区20xx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24 题图) A B x y C O (第 23 题图) F E G D C B A 点,以 P为圆心, PA 为半径的⊙ P 与射线 AC的另一个交点为 D,直线 PD 交直线 BC 于点 E. ( 1)当 PA=1时,求 CE的长; ( 2)如果点 P在边 AB的上,当⊙ P与以点 C为圆心, CE为半径的⊙ C内切时, 求⊙ P的半径; ( 3)设线段 BE的中点为 Q,射线 PQ与⊙
成 欢庆香港回归 开国大典 A B C D 20.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如 下 图所示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D.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二、 综合分析题 (共 60分) 2工业革命 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革命开启的,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多样性。 材料一:
C. all elevators are designed to open long enough D. no “close” button is fixed on the elevators 7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fake? A. Thermostat buttons. B. Elevator buttons. C.
17. 如图,用两根绝缘细线将 A、 B两小球连接后挂在天花板上。 A球带负电,电荷量为 2q; B球带正电,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在小球所处空间,外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 若两细线均被拉直, AB 间距离为 l,则细线对 B 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若突然撤去外加电场,之后 B 球的电势能的变化 情况是 _____________。
到达 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带电质点一定带正电荷 B、该带电质点一定带负电荷 C、 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a点的电场强度 D、质点在 b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三、填空题 ( 本题共有 6小题, 每空 2分,共 26分) 1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电气时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电能的来源。 如今常见的发电方式有 :① 火力发电、 ② 水力发电、 ③ 核电站
③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③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H2O CH2SH H │ │ │—NH—CH—CO—NH—CH—CO—NH—CH—CO—① ② ③35.①的中文名称是 ,主要存在于 中。 36.人体细胞中能够合成②物质的细胞器是。 37.①和②最终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中相同的是。 38.若③为谷胱甘肽(GSH),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