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 黄巢建立政权 ④ 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分析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时人口数约 1 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 四年 (726年 )时人口数约 4 142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时人口数约 5 292万。 安史之乱后期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 )时人口数约 1 699万。 (1)唐朝初年 ,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人口统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3)从 755年到 760年短短的 5年时间 ,人口数为何会急剧减少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时期 ,虽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出现了盛世局面 ,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 加之 ,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 ,“ 口有蜜、腹有剑 ” 的奸相李林甫 ,把持朝政达 19年之久。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 ,更是一个 “ 不顾天下成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分层测评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 ,他们选定的主题是 “ 唐代的中外交往 ”,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 其中 不正确 . . . 的是 ( ) 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回答问题。 (1)图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 (2)鉴真 (图 2)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 ?他对日本有何贡献 ? (3)图 图
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 ,虚怀博纳 ,从谏如流 „„ 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 “ 君道 ”, 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 „„ 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 ,用贤良 ,退奸佞 ,因而忠贤满朝 ,人才济济 „„ 重视地方政治 ,慎择刺史 ,吏治比较清明。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贞观之治》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的男主人公是谁 ?在你的心目中 ,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诗 ,结果他被斩首 „„ 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 “ 一把心肠论浊清 ”, 乾隆帝看了竟说 :“ 加 ‘ 浊 ’ 字于国号 ‘ 清 ’ 字之上 ,是何居心 ?” 结果 ,胡中藻和族人被杀 ,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曾经提出建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 ,必用读书人。 ——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 ,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 “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
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11. 标 志着我国封建君主 专制 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 1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清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 的管辖,在西藏设置的政权机构是 ( ) 第 II卷(非选择题) 18.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 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14.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 1小包干燥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 (简称 A类,下同 );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 (简称 B类,下同 )。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