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xx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内容摘要:
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分 ) 二、本题包括 5小题,共 31分 21.( 9分) 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 2个氢原子 ,②一种钾肥 ,③ Fe (NO3)2 , ④引起 氢氧化钡溶液导电的粒子 是。 (写化学符号) ⑵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化学式: CH3OH)。 甲醇有毒,易挥发。 写出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 NaOH 与玻璃塞中的 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 Na2SiO3和 H2O。 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为。 22.( 4分) 牙齿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 [Ca10(PO4)6(OH)2]。 试回答: ( 1) 羟基磷酸钙中 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 2) 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3) PO4( 磷酸根)的化合价为。 ( 4)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23.( 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要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 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 2) 20℃时,将 50 g乙物质放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 ( 3) 30℃时,若要配制 32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解 g甲物质。 ( 4 ) 从 图 中 你 可 以 得 到 哪 些 信息。 ( 任写一条) 24.( 8 分)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以用“ A + B → C + D”表示: ⑴若 A为单质, A与 B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则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⑵若 A为气态化合物, A与 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 B是。 ⑶若 A溶液的 pH小于 7, A与 B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 B是。 ⑷ A 与 B 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质量减少,则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 A 与 B 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 pH 小于 7,则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 基本类型为。 25.( 6 分)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 化如图 13所示。 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 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⑶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a g时,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通用版】20xx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