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试题5内容摘要:
第 Ⅱ 卷( 非 选择题 70分) 二. 实验题(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解答时只需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甲 乙 丙 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不必写出 演算步骤 . ) 11. (9 分 )一个试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试验。 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一物块 P 相连,用力 F水平向左拉物块下 面的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 P 受到 金属板 的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方向。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 P 重 N13 ,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则可推算出物块 P 的材料是。 12. (9 分 )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想 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B.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 悬挂 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C.将一根长约 30cm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栓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F1 ⑴ 在步骤 C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⑵ 在步骤 D 中,合力 F1= N。 ⑶ , 就可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 计算论述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 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 1。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试题5
相关推荐
的滑动摩擦系数 μ=。 8. 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 v=2m/s 向右运行 ,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 A端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若 A 端与 B 端相距 4m,求物体 由 A 到 B 的时间 为。 9. 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 45176。 的光滑楔形滑块 A的顶端 P 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当滑块以 2g加速度向左运动时
D.位移为 4m,不符合规定 C 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一定是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也不同 C.自由落体 运动属于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自由落体的速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C ,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是 S,则它在第 3s内的位移大小是 A. 5S B. 7S C. 9S D. 3S A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
S/ t2的比值的大 小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 “ 外推 ”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9. 汽车以 l0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 2s 速度变为 6m/ s,求: ( 1)刹车后 2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 2)刹车后前进 9m 所用的时间; ( 3)刹车后 8s 内前进的距离。 10. 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 每 空 2分,共 14 分 ) 11. 如图 所示 ,位于水平地面上的 重 为 300N的木 箱 ,在大小为 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α =37176。 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地面对木 箱 的支持力 N,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2.同一水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F1=6N、 F2=7N、
v o 2 4 6 B a t/ s o 1 3 5 2 4 D a t/ s o 2 4 C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2 分) 1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 s(单位为 m)和时间 t(单位为 s)的关系式为 221t7 ts += ,则该物体 的 初速度为 ________m/s,加速度为
s1=,s2=,s3=,s4=,s5=,s6=: (1)计算打点 计时器 在 打出点 5时 小车的速度 ,并填入表格中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 vt图象 . (3)实验结论:小车做 _____▲ _____运动。 四、计算题( 8+10+10=28 分 )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15min,随即改以 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 10min,最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