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试题10内容摘要:
物体从一定高度处自由落下 , 已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15m/s, g取 10m/s2,则 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是 s,最后落地瞬时的速度是 m/s. 12. 2020年 4月,亚洲最高旱地喷泉 “ 落户 ” 北京顺义潮白河森林公园 ,如图所示 .据了解,喷泉高度可达 米,由此我们可以估算出水柱刚离开喷头时的速度约为 m/s,水流从离开喷头到落回水池的时间 差 约为 s.(保留 2位有效数字) 13.小明在观看杂技演员做抛球表演 时 ,他看到杂技演员每只手能让四个球在空中循环抛出并接住,假设不计 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 ,则小球在空中的最大高度为 m.( g=10m/s2)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本题共 2小题,共 10分) 14.( 4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 的 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OA 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 OAED 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 OD 的长度表示 . P 为 DE 的中点,连接 OP 且延长交 AE 的延长线于 B,则 AB的长度表示 . 15.( 6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但是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容包含的矛盾.指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v 乙 甲 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下落速度为 8,小石头下落的速度为 4,当我们把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体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 8.但是两块石头拴在一起,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大于 8.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断 “ 重的物体不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试题10
相关推荐
增大. 例 如图所示,车厢中有一倾角为 30176。 的斜面,当火车以 10m/s2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 m与车厢相对静止,分析物体 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 【精析】以物体 m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 .以加速度的方向求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也可以将加速度分解到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 【解答】 解法一:对 m受力分析, m受三个力作用:重力
mBa① 对 A、 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弹 = (mA+ mB)a② mA= 2mB③ 由 ①②③ 得: F 弹 = 3F,所以选项 C正确. 答案: C 3.如右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 (空气阻力不计 ),两个小球稳定后所处的位置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两个小球稳定后与车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
s2。 求: ( 1)人从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 5m/s ( 2)人滑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 3)人离开 C点后还要在地面上滑行多远才能停下。 6如图所示,质量为 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受到大小为 20N,与水平方向成 30176。 角斜向上的拉力 F 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 g 取 10 m/s2) 7
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 J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6.如图所示, AC、 BC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根光滑细杆, A、 B、 C 三点恰好位于同一圆周上, C 为该圆周的最低点, a、 b 为套在细杆上的两个小环.两小环同时分别从 A、 B 点由静止下滑,则 ( ) A. a环先到达 C点 B. b环先到达 C点 C. a、 b环同时到达 C点
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 F 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10.如图 2所示,用轻质细线拴住同种材料制成的 A、 B两物体,它们沿斜面向下作匀速运动,关于 A, B 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 A. A受三个力作用, B 受四个力作用 B. A受四个力作用, B 受三个力作用 C. A, B 均受三个力作用 D. A, B
下方的力推木箱,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 F与水平方向成θ角,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类型二 有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1.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 m=60kg,以 v0=2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倾角θ =30176。 ,在 t=5s 的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