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xx秋)八上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的像,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透镜位置不动,小芳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后,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 “远离 ”或 “靠近 ”)透镜方向移动。 ( 1)最小最亮( 2)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等)( 3)投影仪(幻灯机) 靠近 20. ( 12 朝阳)小强用一个焦距为 8cm的凸透镜做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 50cm 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 38cm 的位置,乙 屏幕 像 平面镜 镜头 投影片 甲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50 cm 0 50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① 此时的像是_______的实像(填 “放大 ”或 “缩小 ”)。 向左移动蜡烛,像变_______(填 “大 ”或 “小 ”)。 ② 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____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 “能 ”或 “不能 ”)。 ③ 小强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_____移动光屏(填 “左 ”或 “右 ”)。 ④ 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 45cm 处,此时小强应站在_____一侧(填 “蜡烛 ”或 “光屏 ”),观察蜡烛的像。 ① 放大 小 ② 能 ③ 右 ④ 光屏 21. ( 12 哈尔滨)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 , 使用的器材如图。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刻度尺上标记着点 , 相邻两点间距为 10cm。 ( 1)实验前 , 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 2)凸透镜放在 D点 , 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 , 蜡烛应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 , 在( 2)实验基础上 , 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 ,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 ( 2) B 和 C 两点之间(或 “在透镜左侧 , 距凸透镜 10cm 至 20cm之间 ”; “在透镜左侧 , 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l倍焦距 , 小于 2 倍焦距 ”) ( 3)将蜡烛移到 B 点左侧 22. ( 12 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和 “探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 ( 1)在甲实验中,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 “自己 ”是用 ____ (选填 “左 ”或 “右 ”)手点燃蜡烛的。 ( 2)在乙实验中,图中光屏上成有清晰的像,像和蜡烛相比是 ____ (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实像;如果将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____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凸透镜方向移动。 ( 1)右 ( 2)放大 靠近 23. ( 12 聊城)某实验小组进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12cm O F ( 1)由图 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 cm。 (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 填 “ 上 ” 或 “ 下 ” )移动。 (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 a、 b、 c、 d 四点中的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 1) 15 ( 2)上 ( 3) c 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 24. ( 12 泉州) 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 ( 1) 小明 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 F( 如图所示 ) ;该凸透镜的焦距 f= cm。 将一支 高 放在凸透镜前 30cm处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 的实像. ( 2) 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 ,在光屏上成了 3cm 高的像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9cm B. 12cm C. 18cm D. 27cm ( 1) 12 倒立 等大 ( 2) C 25. ( 12 北京 ) 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 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上 50cm刻线处, 将光屏和 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 凸透镜的两侧, 如图所示。 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 ____ 移动(选填 “ 左 ” 或 “ 右 ” )。 小彤将光屏 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 焰 清晰 的 像, 则该像是 ____ 像(选填 “ 实 ” 或 “ 虚 ” )。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 移动到 光具座上 35cm 刻线 处 , 移动 光屏 可 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 烛焰 清晰的 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____ 的成像特点(选填 “ 照相机 ” 、 “ 幻灯机 ”或 “ 放大镜 ” )。 左 实 幻灯机 26. ( 12 安顺)如图所示,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 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 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该怎样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 ( 2)蜡烛在凸透镜 2 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m 60 50 40 b a c d 2f P P' F F′ 甲 乙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 10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 8cm,从光屏的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 4)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 ( 1)同一水平直线上( 2)倒立、缩小、实像 ( 3)正立 、 放大 、 虚像 ( 4)亮度变暗 27. ( 12 大连) 小明在探究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____ 上。 ( 2) 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____ 焦距。 ( 3)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物距 u/cm 14 16 18 20 22 24 26 像距 v/cm 35 27 22 20 18 17 16 ( 4) 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 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 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 15cm 刻线上,如图所示。 移动光屏在 a 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 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 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 ____。 (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 字母 填在横线上 ) A. 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 a 位置在 44~46cm 刻线之间 C. 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 b 位置在 19~21cm 刻线之间 ( 1) 高度 ( 2)大于 ( 3) ( 4) ABC 28. ( 12 岳阳)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 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 作u/cm v/cm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16 18 20 22 24 26 2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 m 10 20 30 40 60 50 70 90 80 cm 左 右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A 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 cm; ( 2) 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 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____ (选填 “ 上 ” 或 “ 下 ” )调节; ② 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 (选填 “ 放大 ” 或 “ 缩小 ”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____ ; ③ 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 5cm 处,无 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这时应从 ____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 “ 左 ” 或 “ 右 ” )。 ( 1)会聚 10 ( 2) ① 上 ② 缩小 照相机 ③ 右 29. ( 12盘锦)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 1) 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填 “ 上 ” 或 “ 下 ” )调节凸透镜。 ( 2) 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____(举一例)。 ( 3) 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 30cm 处,光屏应向____调( 填 “ 左 ” 、 “ 右 ” )到_____ cm 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_____(填 “ 大 ” 、 “ 小 ” 或 “ 不变 ” )。 ( 1)下 ( 2)放大 投影仪( 3)右 70 小 30. ( 12 包头)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 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 f 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 B 比像 A变大了。 ⑴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 f′与 f 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B 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__移动。 ⑶ 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____________些。 f′f 右(透镜) 大 31. ( 12 广东)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 甲 图 乙 桌上 现有 A、 B 两个凸透镜 , 其中凸透镜 A的焦距为 50cm, 凸透镜 B的焦距为 10cm。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所示。 ( 1) 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应选用 ____ 凸透镜 (选填 “A‟‟或 “B”)。 ( 2) 小王在 如 图的光具座上 , 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 , 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 ,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 下 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 实验 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 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v/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① 从实验次序 4可以看出 , 当成实像时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 , 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____ ; ② 同一凸透镜 , 成实像时 , 像距 v 随物距 u 的增大而 ____。 ( 3) 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 ?请提出你的看法 ( 只需写出一种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 B ( 2) ① 大 减小 ( 3)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不够全面。 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记录不够全面。 (或只通过一块 凸透镜成像 情况,要得到 凸透镜 的 成像规律,欠普遍性。 或只研究了 凸透镜 成实像的情况,没有研究成虚像的情况等等) 31. ( 12 宁德)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 1) 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 ( 2) 当物距为 20cm 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