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单元测试-第三章内容摘要:

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A. 工厂和交通 B. 建筑和娱乐业 C. 网吧和歌厅 D. 采矿和伐木 13. 图中 A 和 B 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A. 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 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 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 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答案: 12. A 根据图中等噪音量线呈线状分布可以推断,其主要噪音污染源是交通,由等噪音量线呈圆圈状分布可以 推断其噪音污染源是工厂。 答案: 13. B 注意题干中的 “ 迅速减小 ” ,因此应该是城市绿化带起了作用。 14. 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布局合理的是 A. 工业用地要考虑便利的交通,生活用地则不需要考虑 B. 城市的居民区内可以布局化学工业 C. 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D. 防护带内可以布置一些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学校、停车场 答案: 14. C 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这是为了保护生活区的环境。 下图表示 “ 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示意图 ”。 据此完成 15~ 16 题。 15. 曲线所反映的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 律是 A. 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 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 C. 大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 大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16. ① 阶段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 沿海地区 B. 热带气候区 C. 矿产丰富地区 D. 农业较发达地区 答案: 15. B 纵坐标表示的是大城市数量比重,分析图的走势特点不难得出结论。 答案: 16. C 最早的大城市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 17~ 18 题。 17. 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 分散疏松式 B. 组团式 C. 集中式 D. 条带放射式 18. ①②③④ 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是 A. ① 地 B. ② 地 C. ③ 地 D. ④ 地 答案: 17. D 答案: 18. C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以减轻工业区对住宅区环境的污染。 二、综合题 (共 5 小题,共 55 分 ) 19. (8 分 )读 “ 某城市工业分布状况图 ” ,完成下列问题。 (1)此城市的形态是 ________,形成这种形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