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期末测试4内容摘要:

主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D. 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巩固统治而不断调整统治策略的结果 7世纪末,康熙帝面临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有 ①地方叛乱 ②台湾割据 ③西藏独立 ④外来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思想核心是 2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孙中山遗嘱中有 :“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废除不平等条约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2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的报告 A. 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为文化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 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D.是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小题,计 50分) 2 (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远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江西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涵》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引自康有为《请定 宪法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明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有何异同。 ( 6分) ⑵结合材料一、二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