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第五单元内容摘要:
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 出了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的伟大号召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40 分) 本卷共 3大题,第 13题 15分,第 17题 11分,第 18题分,共 13分。 16. ( 2020年安徽 安庆模拟 )( 15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 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 图1圣西门 图2《共产党宣言》 图3巴黎公社 图4攻占冬宫 ⑴ 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 2分) ⑵ 2020年 4月 6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 结合所学知 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 10分) ⑶ 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葬,该声明令俄这会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澜。 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国民,请谈谈你对此的观点。 ( 3分) 17. (11 分 )理论指导、史料研习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 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4分 )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 试验。 ”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 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 “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 %,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 %,到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 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 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分 ) ( 3)问题讨论 攻打 冬宫 井冈山会师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4分 ) 18.(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历史表明我曾经错了,我 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正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 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相关推荐
) ,反对生物进化论的人占大多数 , 被称为 “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 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 , 宗教势力叫嚣 “ 打倒进化论 ” 、 “ 粉碎达尔文 ” 等,这说明( )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神创说以致命的一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
是 ( ) A.法国总统 B.英国首相 C.德意志皇帝 D.美国最高法官 18.对于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由议会选出 B.都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C.都是国家元首 D.内阁都对总统负责 19.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中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 ) A.法国公民克里在家乡里昂投票选举总统 B.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
中国人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极力反对 【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中国内河航运权,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的内江和外海,极力排挤中国航运业。 【答案】 A 15.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 19 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 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 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 消息震惊了长丰镇。 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 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
( 2)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 4分) ( 3) 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 2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 题目。 ( 8分) 游月陂 (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 1) “ 林下泉声静自来 ”
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 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悲壮 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