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卷3内容摘要:

( 4)岳步云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与后来的行为构成了巨大反差,你认为这种反差是否合理。 请从人物形象或情节 设计中任选一项,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3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 1968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 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 朱清 时说: “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 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 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 ”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 1974 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 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 文章让他翻译。 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 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 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听不懂。 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 “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 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 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 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 “博士后 ”研究员。 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 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 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 10 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 “扩招 ”政策。 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 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 ——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 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 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 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 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 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 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 „去行政化 ‟和 „教授治校 ‟。 ”朱清时说。 这些在 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 20 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 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20 年 3 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 “全球海选校长 ”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 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20 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 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 “去行政化 ”和 “教授治校 ”,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 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20 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 “第一个吃螃蟹 ”的校长的形象。 (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 请简要分析。 ( 5 分) (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 5 分) (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 分) A、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 否极泰来 . . . . ,因身陷 “捐款门 ”,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B、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 春秋笔法 . . . . 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 铩羽而归 . . . . , 《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D、王勃在滕王阁 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 率尔成章 . . . .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熠熠生辉。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四川成都一带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抓准了商机,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并且有个很大的生产者队伍。 C、傍晚时分,老红军刘德全漫步在延河之畔,看着巍巍宝塔山倒映在水中的美好的倩影,不禁想起当年在延安时的峥嵘岁月。 D、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