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北京的小胡同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 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 —— 有时还挺长,像“硬面 —— 饽饽”,中 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 9)那时 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 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 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 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 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 反正也能飞起 ,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 —— 还有油葫芦。 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 它叫起来可优雅啦。 当然,金钟更好 听,却难得能抓 到一只。 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 点水就成了。 ( 11)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 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 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 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 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 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 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 就搞猛了。 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 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 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 13)但愿北 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1993年 10月 6日 11. 从第( 4)段中找出与第( 1)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2. 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 13. 阅读第( 9)( 10)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